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3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患者,男,66岁,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13 h"于2019年12月12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既往身体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有吸烟史,每天10支、未戒烟,否认饮酒史.外院查头颅CT示"未见出血及占位",本院查头颅MRI示"左侧基底节区、左侧额颞岛叶多发急性梗死",诊断"急性脑梗死".入院查Plt 281×109/L,Hb 158 g/L,WBC 5.02×1012/L,ALT 33.3 U/L,AST 33.4 U/L,SCr 89 μmol/L,凝血功能、肌钙蛋白、心肌酶、尿常规和粪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2.
目的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报道1例肥厚性硬脑膜炎(HCP)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血和脑脊液实验室检验、影像学(CT、MRI、SPET)及硬脑膜病理资料,并对治疗反应和1年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男性,61岁,主因两个半月来头晕、耳鸣、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伴头痛、抽搐入院。既往有眼球摘除史。查体以左侧为主的多组脑神经受累的体征,脑脊液(CSF)白细胞、蛋白轻度增高,头颅MRI硬脑膜异常增厚和明显强化以及较典型的硬脑膜病理改变,对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良好,停药后复发特点,支持HCP的诊断。结论临床有本病的症状体征的患者要尽早做强化头颅MRI和硬膜活检,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3.
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为一组影响认知、语言、人格和社会能力的原发退行性痴呆,占老年前期痴呆的20%。由于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检测方法,确诊主要依靠尸检病理结果,在此极易误诊为Alzheimer病(Alzheimer disase,AD)或精神疾病。现报道2例,并结合磁共振成像(MRI)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口崩片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8月天津市安宁医院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40~60mg/d(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立哌唑口崩片,5~10 mg/d(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HAMD评分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8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S1+S2时间均显著缩短,实际睡眠时间、REM、S3+S4时间以及睡眠效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入睡时间、S1+S2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REM、S3+S4时间以及睡眠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对照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8周后,治疗组患者甲状腺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口崩片联合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HAMD评分,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患者的甲状腺素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压与性别、年龄、病程、左旋多巴剂量、治疗时间及Hoehn-Yahr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166例帕金森病患者,测量直立位1和5 min时血压和心率,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左旋多巴剂量及治疗时间.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第3部分(UPDRSⅢ)和Hoehn-Yahr分级评价其运动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166例患者,76例(45.78%)直立位血压无明显变化;30例(18.07%)直立位1 min时血压下降,至直立位5 min时血压恢复至正常值范围;60例(36.14%)至直立位5 min时血压未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其中28例(16.87%)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各组患者年龄(F=3.448,P=0.018)、病程(H=19.834,P=0.000)、左旋多巴剂量(H=16.890,P=0.000)、治疗时间(H=19.543,P=0.000),UPDRSⅢ评分(F=33.542,P=0.000)及Hoehn-Yahr分级(H=48.215,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病程作为校正因素,年龄(r=0.212,P=0.015)、UPDRSⅢ评分(r=0.616,P=0.000)和Hoehn-Yahr分级(r=0.487,P=0.000)与直立性低血压呈正相关;以Hoehn-Yahr分级作为校正因素,病程与直立性低血压呈正相关(r=0.174,P=0.02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直立性低血压主要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亦与年龄和病程相关,而与左旋多巴剂量和治疗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低频电刺激周围神经对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1例急性脑梗死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偏瘫侧肢体周围神经(对感觉障碍显著部位重点刺激).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Lindmark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经14 d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1或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脑卒中偏瘫伴偏身感觉障碍患者基础上,如辅以低频电刺激患者偏瘫侧肢体周嗣神经,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48.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 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IS)1869被伟大法国神经生物学家,神经内科医生Jean—Martin Charcot命名。ALS是一种致命性的进行性运动神经元变性疾病。发病以成人为主,男女比例为(1.4—2.5:1),青少年少见,约有5%-10%患者为家族遗传性属年龄依赖性外显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S发病呈全球分布,国外发病率为2/10万,  相似文献   
49.
1例以视力障碍起病的克雅氏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1患者女性,77岁,河北籍。因视力下降,言语混乱、躁动1月余,加重5d于2008年4月3日入院。2008年3月,患者受到精神刺激后出现视力下降,表现为双眼阵发性视物不清,曾在当地医院以“白内障”行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仍双眼阵发性视物不清,并出现言语增多、混乱,乱语乱喊,躁动,夜间睡眠减少。当时生活尚能自理,3月底在当地医院以“脑血管病”进行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后患者出现言语减少且言语含混不清,肌阵挛,不认人,不能与人交流,不主动进食与吞咽,卧床不起,不能下地活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  相似文献   
5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志云 《医学综述》2006,12(15):923-92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为成年起病的遗传性动脉病,与第19号染色体短臂Notch3基因突变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血性病变和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MRI显示白质异常信号以及病理学明确的小动脉病变是本病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