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05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581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71篇
  4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铬细胞瘤起源于嗜铬细胞,90%位于肾上腺,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康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8月~2007年8月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8例,通过加强术前、术后护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手术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腓肠内侧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髌前和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介绍皮瓣切取手术方法的改进. 方法 2003年5月- 2005年8月,在利用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带蒂皮瓣修复的基础上,改进穿支皮瓣切取方法治疗16例髌前或胫骨上端伴骨或肌腱外露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4~59岁.髌前区9例,合并骨折4例;胫骨上端7例,合并骨折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 4.5 cm×3.0 cm~6.5 cm×5.5 cm.先从皮瓣近侧显露血管蒂,顺行向下分离至皮瓣的穿支血管,以其为中心切取皮瓣.皮瓣切取范围 5.5 cm×4.0 cm~7.5 cm ×6.5 cm.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4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有小的皮缘表浅感染,经换敷料2周左右逐渐愈合.全部获随访 11个月~3年半,平均 2.1 年.局部骨折均在 14~18 周愈合,皮瓣质地、厚薄及颜色均较好,功能恢复较满意.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供区愈合良好,未见明显功能障碍. 结论 采用顺行法先显露血管蒂再找穿支的方法,较逆行法先切开皮瓣找穿支再显露血管蒂的方法操作更为简便,避免了先切皮瓣对穿支血管的误伤.  相似文献   
13.
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指伤后没有颅内占位或缺血性损害,但患者持续昏迷>6h,严重者可表现为去皮层或去大脑状态。DAI是常见的危重颅脑外伤之一,致残及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患者昏迷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因此,对DAI患者的促醒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本院近5年来对41例DAI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合早期高压氧(HBO),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15~61岁,平均34.1岁。诊断标准:①明确外伤史,头部加速性损伤;②伤后原发性昏迷>6h,无中间清醒期;③GCS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995年4月至2005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食管贲门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上腹部手术后再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曾行胃大部切除术17例,溃疡穿孔修补术8例,脾切除术7例,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和右半结肠切除术各2例,腹部闭合伤手术1例.原切口类型:上腹正中切口19例,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7例,左侧、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向上过脐)各4例,左上腹横切口3例.手术成功34例,中转开腹3例;手术平均48分钟;术后住院平均3.5天全部治愈.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结石患者,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17.
腮腺区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杰  王小兵  吴存平 《广西医学》2003,25(7):1283-1284
腮腺区肿块的定位、定性对制定一个合理的手术方案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腮腺区的肿块术前活检视为禁忌 ,腮腺造影被认为是经典检查方法之一 ,但存在影像分辨率不高 ,对周围情况不了解等局限性。 2 0世纪 70年代末CT扫描技术开始应用于腮腺区肿瘤的诊断 ,临床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本文对我院在 1 996~ 2 0 0 1年收治的 2 4例临床腮腺区肿块的CT检查结合临床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4例患者 ,男 1 5例 ,女 9例 ,年龄 6~ 71岁 ,平均年龄 4 4 4岁 ,病程最长者 2 5年 ,最短 3个月。其中左侧 1 1…  相似文献   
18.
林长生 《临床医学》1997,17(3):45-45
老年人食管裂孔疝并不少见,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10年来误诊的23例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62~81岁,平均68岁,肥胖体型16例。病史2年~19年。均无外伤史。1例12年前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 1.2 临床表现:疼痛21例,以胸骨后及剑突下最为明显,疼痛阵发性,有隐痛,胀痛、绞痛,多在饱餐后出现,疼痛向肩、背部及左手大鱼际放射。呕吐  相似文献   
19.
王笑秋  王兴鹏 《广西医学》2002,24(4):547-548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因存在肝功能障碍及高阻力、高动力的血液动力学特点 ,其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布应与普通人群上消化道出血不同。由于内镜检查是首选的诊断方法( 1) ,我们回顾分析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1 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经胃镜检查的 1 7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结合文献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资料 :本组男 1 1 3例 ,女 66岁 ,年龄 1 3~ 80岁 ,平均 49.2岁。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证实存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或既往有明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史。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发生呕血和 /或便血 (黑粪及…  相似文献   
20.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论治妇科病,强调调经贵在补养脾肾,安胎详察寒热虚实,求嗣之术,权在命门。论述精微,辨证确切,每多独到之见,兹略抒浅见,籍与同道切磋。1调经之要贵在脾肾张氏认为妇女月经与脾肾至关重要。盖女子以血为本,故询月经调与不调,可视其健康否。张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