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194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因其具有更长的"时间窗"和更高的开通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围术期护理是机械取栓的重要环节,已经越来越被医护人员重视。现对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围术期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预防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正椎管内肿瘤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1])。根据椎管内肿瘤与脊髓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下、硬脊膜外和横跨硬脊膜的椎管内外沟通性"哑铃"形肿瘤。手术切除是椎管内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脊髓减压手术可以改善神经功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2])。手术过程中,不仅要尽量切除肿瘤,减少肿瘤对脊髓的损伤,也要兼顾到术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本文对全板切除术、单侧半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颅内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集的13 712例脑脊液样本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877例颅内感染,感染率为6.40%。革兰阳性菌占81.64%,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46.86%,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18.70%,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菌占18.36%,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出广泛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及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结论 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多数耐药。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前应用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D-FLAIR)定位丘脑底核(STN)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40例。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两组, 其中20例术前采用T2加权成像(T2WI)定位STN靶点(简称T2WI组), 另20例采用3D-FLAIR定位靶点(简称3D-FLAIR组)。分别计算T2WI与3D-FLAIR上STN与周边白质的对比度;计算实际电极位置在平行前连合-后连合的轴位平面上的径向误差。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STN与周边白质的对比度、开机6个月药物关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及其改善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前UPDRS-Ⅲ评分(药物开期、关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2WI序列比较, 3D-FLAIR上STN与周边白质的对比度更高(分别为0.48±0.10、0.34±0.11, t=-4.49, P=0.001)。两组比较, DBS电极植入的径向误差、STN-DBS开机6个...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脂滴进入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症状性破裂椎管内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影像学检查显示破入脊髓中央管的游离脂滴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信号略有衰减,脂肪抑制序列呈极低信号。患者均经MRI和手术证实为腰骶部椎管内皮样囊肿伴脂滴破裂进入脊髓中央管和(或)蛛网膜下腔,术后随访1~4年(平均2.3年),患者KPS评分较术前有所提高。结论皮样囊肿破入脊髓中央管和(或)蛛网膜下腔的MRI表现具有特异性,当患者出现症状性椎管内皮样囊肿破裂,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7.
68.
背景: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热点。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的定向分化调控机制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方法:以“neural stem cell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chemic brain injur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至2012年相关文献;以“神经干细胞,干细胞移植,缺血性脑损伤”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2005至2012 年相关文献。分析神经干细的定向分化调控机制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内容,排除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有胚胎来源、脐血来源和成体来源,主要采用机械分离法和胰酶消化法进行分离。②目前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分离鉴定的标记物有巢蛋白、波形蛋白1、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③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调节是通过正负双重作用实现的,负性调节是通过对称性的分裂来增加神经干细胞数量,包括Notch信号途径和一些生长因子等。正性调节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包括参与细胞合成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途径等。④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时间窗选择在实验动物脑缺血两三周后,时间过早和过晚均不适合细胞的存活。神经干细胞通过脑立体定位仪直接进行脑内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移植后可见细胞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内和梗死中心均可长期存活,并可广泛迁移,移植神经干细胞后观察到其运动行为学评分有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69.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紊乱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噬性细胞死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在多种通路的调控下,自噬和肿瘤可以进行双向调节.不仅如此,自噬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对肿瘤进行双重调节.由于自噬与肿瘤之间存在大量调节通路,所以将自噬与肿瘤免疫治疗相结合是一种新型有效并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多模式治疗策略.本文总结了自噬与肿瘤研究的相关内容,并且着重讨论了自噬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以及自噬在新型多模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正>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从1985~1991年统计的年发病率为116~219/100 00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5%。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分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21.5%、栓塞性脑梗死7.5%、腔隙性脑梗死40.6%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梗死或TIA~([1])。可出现不同的功能缺失表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即使经过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