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1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卢靖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34-135
目的:总结分析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安全用药管理方法。方法:统计门诊开具的中药处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器官、系统。结果:不良反应发生于皮肤及附件62例(44.9%),心血管系统40例(29.0%),胃肠道系统16例(11.6%),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16例(11.6%),呼吸系统4例(2.9%)。不良反应重度7例(5.1%),中度117例(84.8%),轻度14例(10.1%)。138例不良反应中,剂量使用不当52例(37.7%),个体差异38例(27.5%),剂型因素25例(18.1%),联合用药不当17例(12.3%),药物自身因素6例(4.3%)。剂量使用不当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中药材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等安全用药管理方法,可使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2.
我国经过近30年的高校扩招与医学教育改革,非直属附属医院数量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临床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但非直属附属医院依然面临在基础建设、教学资源、师资水平、人文素养等方面与高校附属医院存在的明显差距。近年来陆续有文献就深化“医教协同”开展了分析与探讨,许多院校亦分享了提升教学与管理的有效范例。文章就此对非直属附属医院“医教协同”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概括、分析与思考,学习前人工作总结与经验,以提升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3.
目的验证拔毒生肌膏配方组成的合理性。方法采用熔合法制备拔毒生肌膏。结果优化拔毒生肌膏配方为:炸油量900ml、硼砂40g,蜂蜡基质120g,此配方制备的工艺产品性状良好。结论用熔合法制备优化的拔毒生肌膏工艺简单,生产可行。  相似文献   
94.
目的:回顾性分析Lcp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6例,采用Lcp钢板施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6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结论:作为内固材料,Lcp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清毒胶囊配合外用药治疗HIV感染者合并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清毒胶囊配合外用氟替卡松乳膏治疗56例HIV感染合并痒疹患者,疗程1个月,观察指标包括: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皮疹面积评分、瘙痒程度评分、总有效率、皮肤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患者皮损严重程度、皮疹面积、瘙痒程度及皮肤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生存质量中的生理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清毒胶囊配合外用氟替卡松乳膏可显著改善HIV感染者相关性痒疹的症状、体征,提高了感染者的皮肤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6.
肺动静脉瘘(PAVF)是肺动静脉短路使肺动脉血未经肺泡直接进入静脉的一种罕见肺部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低,如未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较高。明确诊断可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常用影像学检查有超声、胸部X线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及磁共振成像(MRI)。DSA是诊断PAVF的金标准,CT的使用价值也已得到公认,而超声检查、MRI检查是迄今尚未证实会对受检者造成附加损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分析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及耐药性药物控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0例患者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培养,统计分析菌检阳性患者,和阳性患者所患疾病情况,同时采集阳性患者清晨痰液分泌物标本送检。常规培养分离后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PA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RO>TIM>FTX>GEN>AMK>CFP>CIP>CAZ>PTA>IMP>PIP>CFS;12种抗生素对PA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从高到低依次为:TIM>FTX>CRO>CIP>PIP>PTA>CFP=CFS=AMK>GEN=CAZ。结论临床使用抗生素时也要尽量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抗生素,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抗生素联合使用,才能降低耐药率,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解化攻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清解化攻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借助DAVID数据库和R软件对药物疾病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清解化攻方的202个药物活性成分和225个潜在靶点,其中210个靶点与SAP相关。靶点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清解化攻方可能作用于炎性因子、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清解化攻方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清解化攻方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发挥抗炎、调控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等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从肝论治"疗法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肝气郁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从肝论治"法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后中医证候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疗效及证候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及HAMA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6.7%vs 70.0%),随访后对照组证候复发率高于治疗组(56.7%vs 26.7%)。结论:"从肝论治"疗法可改善IBS-C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焦虑情况。  相似文献   
100.
<正>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创新,临床上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疮得到了广泛应用,PPH主要适用于Ⅲ度、Ⅳ度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1],与传统手术疗法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良好等优势。然而,任何手术治疗都会有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尿潴留是PPH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几年文献报道,PPH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