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54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3g/L盐酸洛美沙星眼凝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8例(203眼)细菌性结膜炎和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平行对照试验,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情况、角膜炎症面积缩小情况、病原菌清除效果和不良反应。试验组(testgroup,TG)65例(103眼),对照组(controlledgroup,CG)63例100眼,分别应用3g/L盐酸洛美沙星眼凝胶和3g/L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结果:①TG治愈率(80.6%)高于CG治愈率(65.0%);②TG(细菌性结膜炎)眼痛异物感消失率和消失时间(83.7%,5.33±2.00d)优于CG(64.1%,6.36±1.50d);TG(细菌性结膜炎)流泪消失率(91.8%)高于CG(75.0%);③记分统计表明:TG(细菌性结膜炎)结膜充血改善(平均下降1.76分)明显优于CG(平均下降1.25分);TG畏光消失情况(平均下降1.24分)好于CG(平均下降0.87分);TG(细菌性结膜炎)分泌物消失情况(平均下降1.64分)好于CG(平均下降1.33分);④其他情况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3g/L盐酸洛美沙星眼凝胶治疗眼前段细菌感染安全、有效,对结膜炎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滴眼液。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复方制剂对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研究壳聚糖复方制剂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剂量CCl4 致肝损伤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 ,给予模型大鼠壳聚糖复方制剂 0 .7g·kg- 1·d- 1灌服 8wk ,检测肝脏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TC)、血清及肝脏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 ,检测肝脂变面积及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Cl4 损伤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实验性大鼠肝脏明显脂肪变性 ,肝脏TG ,TC ,FFA及血清FFA含量升高 ,肝细胞PPARα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 ,壳聚糖复方制剂能明显降低肝脏TG ,TC ,FFA及血清FFA含量(P <0 .0 1) ,提高肝细胞PPARαmRNA的表达(P <0 .0 1)。结论 :壳聚糖复方制剂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PPARα表达 ,促进肝脏摄取、氧化脂肪酸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羽  谢经  乔小云 《医药导报》2014,33(1):113-115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移植手术后患者合并使用保肝药与环孢素(CsA)治疗窗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Emit)法,对手术后常规服用CsA的56例肾移植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按手术后是否合并使用保肝药及保肝药的种类进行分组统计和分析。结果肾移植受者手术后合并使用保肝药的比例为85.71%。除还原型谷胱甘肽外,使用保肝药和未使用保肝药两组间的Cs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肝药不同种类之间比较Cs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手术后使用的大多数保肝药物会影响CsA的血浓度。  相似文献   
14.
克雅病(CJD)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既有传染性又有遗传性,是快速进展性痴呆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CJD主要分为四型:散发型、遗传/家族型、医源型、变异型。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和误诊。本病致死率高,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该文就CJD的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最新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5岁。左小腿瘀斑血疱伴疼12天,血小板减少3天。体格检查示左小腿屈侧手掌大小边界清楚的黑紫色坏死性瘀斑,其上散在两枚蚕豆大小血疱,左足背呈凹陷性水肿。血液学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偏低、D-二聚体升高。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真皮坏死结痂;真皮中下部及皮下脂肪见大量红细胞外渗,大多数小血管闭塞,部分中小血管充血明显;胶原及皮下脂肪片状坏死。结合临床和各种检查该患者诊断为暴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标志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IGFBP-1)参与调控月经周期、排卵、蜕膜化、胚胎种植以及胎儿生长等生理过程,本研究旨在探索锌指蛋白KLF12对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过程中IGFBP-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Ad-Flag-KLF12重组腺病毒,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合重组腺病毒介导的KLF12过表达实验,阐述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过程中KLF12对IGFBP-1表达调控作用。结果成功获得滴度为2×1011ifu/ml的重组KLF12腺病毒,该腺病毒可在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高表达Flag-KLF12融合蛋白;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8-Br-cAMP和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 progesterone acetate,MPA)联合诱导蜕膜化后,KLF12的mRNA表达随着诱导时间延长逐渐降低,72h降低最明显,较未刺激降低约70%;过表达KLF12显著抑制8-Br-cAMP和MPA诱导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IGFBP-1mRNA的表达,并以时间依赖的方式明显抑制IGFBP-1的分泌(P0.01);过表达KLF12明显抑制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过程中IGFBP-1启动子转录活性。结论锌指蛋白KLF12抑制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蜕膜化过程中IGFBP-1的表达与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心理性ED患者脑白质纤维的二值化和加权网络节点度和连接强度拓扑属性值的探讨,分析不同脑区所连接白质纤维髓鞘完整性、数目及其长度在拓扑空间上的改变情况。方法:采集21例心理性ED患者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4例对照者的弥散张量成像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追踪全脑白质纤维,构建全脑白质的二值化和加权网络,计算脑区的度和连接强度属性值;对组间属性值进行独立双样本t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多重校正,将差异属性值与患者阴茎勃起功能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1患者组脑白质二值化网络中左侧三角部额下回(5.95±1.28,7.54±1.44,t=-3.88,P=0.02)、内侧眶部额上回(6.29±3.30,10.08±3.60,t=-3.67,P=0.02)、杏仁核(4.29±1.31,6.50±2.11,t=-4.16,P=0.01)度较对照组(均为校正后P值)显著下降;2患者组基于FA值的脑白质加权网络中左侧三角部额下回(1.72±0.50,2.50±0.68,t=-4.35,P=0.01)、内侧眶部额上回(2.08±1.10,3.17±0.97,t=-3.53,P=0.03)、杏仁核(1.11±0.39,1.80±0.69,t=-4.03,P=0.01)连接强度也均较对照组(均为校正后P值)显著下降;3患者组基于FA值的脑白质加权网络中左侧三角部额下回(1.72±0.50)、内侧眶部额上回(2.08±1.10)、杏仁核(1.11±0.39)连接强度也均较对照组(2.50±0.68,t=-4.35,P=0.01;3.17±0.97,t=-3.53,P=0.03;1.80±0.69,t=-4.03,P=0.01,校正后P值)显著下降;4患者左侧杏仁核度属性值与勃起功能国际问卷总分(r=-0.47,P=0.04)、第2项评分(r=-0.46,P=0.03)以及第3项评分(r=-0.45,P=0.04)均呈负相关。结论:心理性ED患者左侧部分额叶和杏仁核所连接的白质纤维髓鞘完整性受损害,导致患者产生情绪、处理及调控的异常,另外患者左侧杏仁核所连接的白质纤维在大脑信息传递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重要性的下降可能与心理性ED相关。  相似文献   
18.
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是指发生DNA链断裂的精子占全部精子的百分比。已有的一些研究显示,高DFI可能会导致男性不育或者女性早期流产。目前已有一些研究显示,DFI升高可导致自然妊娠率降低及早期自然流产率升高,并且在辅助生殖过程中,高DFI的患者更容易失败。此外,对高DFI患者已有初步的治疗方案或预防方法。本文综述了DFI对自然妊娠以及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对DFI增高的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9.
张春勇  朱海涛  谢敏 《现代医学》2012,40(4):393-397
目的:设计并构建针对胰腺癌基因治疗中最关键的靶基因人细胞核因子κB(human NF-κB)的miRNA干扰载体。方法:根据靶基因设计并合成miRNA oligo(引物设计软件),将oligo退火成双链,然后用载体构建试剂盒进行重组克隆,将双链的miRNA oligo插入到miRNA表达载体中,构建miRNA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DH5α,从转化平板分别挑取克隆,用载体通用引物进行菌落PCR筛选,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以验证重组克隆中插入片段序列是否与设计的oligo序列一致。结果:经过比对,重组克隆中插入片段序列与设计的oligo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靶基因human NF-κB的miRNA干扰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是造成下肢动脉严重缺血的主要原因.2007年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对下肢动脉病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级,认为A级和B级病变首选介入治疗,C级以上特别是D级的病变推荐开放手术[1].但C级以上患者通常都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开放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都较高,因此,我们尝试联合开放和腔内手术来处理这类病变,以期获得更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