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9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传染病医院新生儿腕带使用规范率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明确目标、制定圈徽、确定圈名、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分析实施前(2018年5月)和实施后(2018年9月)新生儿腕带使用规范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传染病医院新生儿腕带使用规范率得到明显改善(P<0.05),助产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传染病医院新生儿腕带使用规范率,还能有效激发助产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2.
总结超前镇痛护理用于429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成形术的呼吸道管理,包括术前超前镇痛护理及酒依赖知识宣教,术后做好常规镇痛与超前镇痛的衔接,落实呼吸道管理的超前镇痛护理评估及镇痛时机。结果32例并发肺部感染经加强呼吸道管理及调整敏感抗生素痊愈,无肺不张、吻合口瘘,均临床痊愈出院。提出在常规呼吸道管理的基础上,应用超前镇痛护理可减少和避免患者剧痛体验,提高患者呼吸道管理的依从性,降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对临床护士给药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以减少护士静脉给药错误。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预防护士静脉给药错误工作小组;列出临床护士给药的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错误的环节及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整改方案;跟踪整改的成效。结果改进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的风险值(RPN)从1 120下降至270,护士静脉给药错误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将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可减少护士发生静脉给药错误的概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以Goldstein模型分析不同岗位临床护士培训需求,为开展护士岗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Goldstein模型设计“护士岗位培训需求评估问卷”,并对50名护理专家进行不同岗位护士培训目标调查,同时对350名临床护士进行培训知识掌握情况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专家认为,不同岗位临床护士的培训目标得分为(4.68±2.73)~(4.94±1.36)分;不同岗位临床护士培训知识掌握得分为(3.69±0.23)~(4.93±0.07)分、培训需求得分为(4.93±0.20)~(4.98±0.08)分;不同岗位护士培训知识掌握与培训目标存在差异(P<0.05,P<0.01).结论 不同岗位护士的培训目标与培训需求差异较小,但其培训知识掌握与培训目标存在差距.对护理人员培训时应根据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目标及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培训需求进行安排和规划,以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为手术室接诊外伤并发气性坏疽感染患者时的处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手术室急诊护理工作现状,提出临床问题,进行电子检索及图书馆手动检索相关证据。检索出有关外伤致气性坏疽感染患者的诊断、手术室管理、消毒隔离的相关证据,进行证据评价,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手术室消毒隔离流程,指导18例气性坏疽手术的管理实践。结果 18例患者诊断及时、处理得当,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室未发生一例医院感染,参与手术人员无感染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临床工作中,可提高护理的有效性,提高护士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的效果。方法筛选2011年8月—2012年1月住院糖尿病患者126例为对照组,2013年8月—2014年1月住院糖尿病患者12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糖尿病足部预防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进行预防糖尿病足意外发生的集束化护理与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糖尿病足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和足部自我护理操作评分。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无一例糖尿病足意外事件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足部护理知识、足部自我护理操作得分分别为(35.39±3.09),(86.93±3.9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6.05±5.53),(60.04±10.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7,61.54;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意外发生,确保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7.
慢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及应对策略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应对策略,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11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慢性疼痛患者270例,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及自行设计的慢性疼痛应对策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近1周的疼痛评分为0~10(6.39±2.49);近1周无疼痛1例(0.37%),轻度疼痛44例(16.30%),中度疼痛122例(45.18%),重度疼痛68例(25.18%),剧烈疼痛35例(12.96%)。其应对策略各维度中,积极心态评分(2.99±1.10)、忽视疼痛(2.61±1.11)、分散注意力(3.21±1.06)、行动解决(2.77±0.73)、寻求帮助(2.99±0.86)、消极心态(2.57±1.01)、限定活动(4.12±1.01)。患者疼痛强度与应对策略中的忽视疼痛呈负相关(r=-0.208,P<0.01)。结论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多处于中重度,其疼痛程度与应对策略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和规范慢性疼痛的管理,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应对策略,以减轻其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系统评价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 检索PsycINFO、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纳入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对孕产妇心理状况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的可能来源,并评估结果的稳健性。 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3 123名孕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干预显著降低抑郁症状发生率[RR=0.45,95%CI(0.33,0.60),P<0.05],并降低孕产妇抑郁、焦虑、压力水平(均P<0.05)。干预跨度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前干预组、分娩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抑郁、焦虑得分的差值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 以夫妻为中心的干预对改善孕产妇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状况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效应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2例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应用超声稀释技术在入组2周内及3、6个月后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相关指标进行3次监测,然后随访观察6个月(共观察1年)。观察期间记录动静脉内瘘栓塞发生情况以及流量和再循环率的变化趋势,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内瘘使用时间、透析龄、平均动脉压、糖尿病病史、钙磷乘积、心输出量等资料。结果随访结束时18例发生栓塞,栓塞发生率为25.0%;18例3次监测的平均内瘘流量为(709.6±337.8)mL/min,其中13例第1次监测时内瘘流量500mL/min;第1次监测内瘘存在再循环的5例患者均发生栓塞。未发生栓塞的54例患者3次监测的内瘘流量为(1 171.7±692.9)mL/min,仅9例第1次监测时内瘘流量500mL/min。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循环率、内瘘流量、钙磷乘积、糖尿病病史、心输出量是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定期监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相关指标,对内瘘栓塞的影响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防范内瘘栓塞的发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生命走向终结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善终的理解期望,为临终关怀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就死亡和善终的话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恶性肿瘤临终患者对善终的认知包括3个主题13个副主题:生理方面为没有躯体疼痛、避免过度医疗、保持身体完整;心理方面为社交需求、保持尊严、拥有自主、心愿达成、后事交代、家庭和谐、精神慰藉;社会方面为经济状况、医疗资源、医疗照护。结论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的感受和身心需求,做到合理病情告知,适度医疗,减轻痛苦;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善终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加临终关怀病房和宁养机构,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实现善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