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4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76篇
基础医学   254篇
口腔科学   220篇
临床医学   1538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1290篇
综合类   859篇
预防医学   50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567篇
  21篇
中国医学   231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685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对全切法重睑术手术切口进行改良,将内眦处皮肤去除范围向下扩大,观察术后重睑线下方皮肤的流畅程度。方法 自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有78例患者采用内眦部改良去皮法进行全切重睑术,设为观察组。平卧闭眼状态下设计去皮范围,观察重睑术后不同阶段重睑线下方的皮肤的紧致程度。同时对比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全切重睑术患者,共89例,设为对照组,统计发生重睑线内侧皱褶出现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7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有4例患者出现内侧皮肤皱褶,发生概率6.4%。对照组89例患者重睑线内侧出现皮肤皱褶的例数为17例,概率为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切重睑术时采用内眦部改良去皮法可有效地避免重睑线向内侧出现皮肤皱褶样外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液体加温护理在老年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的研究。方法 108例拟行达芬奇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55),术中接受变暖毯加温(41℃),和加温组(n=53),术中接受液体加温(41℃)。比较两组的手术数据、身体温度、凝血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加温组显著减少了术中输血(P=0.028)和更短的住院天数(P<0.05)。在围术期期间(从1至6 h),加温组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WB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术中血糖、术后凝血酶原时间(TT)、血小板(PLT)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证实,TT是唯一的显著因素,这表明加温组具有更低的TT水平。结论 液体加温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中输血和患者住院天数,并维持术中常温,促进术后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环咽肌功能障碍是环咽肌不能完全松弛而导致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疾病。可能病因包括神经肌肉性,医源性,炎症性,肿瘤性和特发性疾病。治疗方法包括环咽肌切开术,食管扩张,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凭借其安全、便捷、微创及美观等优点而逐步取代传统手术治疗,成为环咽肌功能障碍的首选临床治疗方案。其中,超声引导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作为近年来的热点治疗措施而备受关注,成为临床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的首选。本文就超声引导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与其他方法治疗环咽肌功能障碍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予盐酸阿扎司琼对于腹腔镜下腹部外科手术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病人的止呕作用。方法120例拟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进行腹腔镜下腹部外科手术并行术后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根据使用静脉注射盐酸阿扎司琼的时间不同,患者被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是于麻醉前用药,B组是术毕即时用药,C组是术后首次出现恶心、呕吐时用药。观察术后0-8小时,8—16小时,16—24小时,24—48小时4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C组恶心呕吐总发生率较A、B两组高但16—48小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较C组低,且C组人均止呕药花费最少。结论盐酸阿扎司琼可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恶心、呕吐,以术后首次出现恶心、呕吐时静注盐酸阿扎司琼效价比最高。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乳房根治切除同期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乳房再造术围术期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并发症观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接受DIEP皮瓣乳房再造术的9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感染监控和并发症观察,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手术时间7.0±1.5 h,术后住院时间11.4±3.7 d,96例手术患者发生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17.7%,其中4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4.1%,经过实施综合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乳腺癌患者乳房根治切除同期应用DIEP皮瓣乳房再造术的临床治疗风险与护理难度大,重视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处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提高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颌面部横纹肌肉瘤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颌面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MRI表现,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10例儿童颌面部横纹肌肉瘤中,发病于颞部者7例,发病于上颌、下颌及咽旁各1例。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稍欠清,MRI上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DWI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呈浸润性生长,4例侵犯腮腺,6例侵犯耳道,3例侵犯咽,5侵犯邻近肌肉,6例骨质破坏,3例推压颈内动脉及颈动脉鞘,2例向上延伸至颅底。结论 儿童颌面部横纹肌肉瘤好发于颞部,受累范围较大,侵犯邻近肌肉并形成骨质破坏。MRI能清晰显示肿物及其边界,周围软组织浸润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提供全面的影像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外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10年1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7例患者术式选择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均作标准的Whipple术,胰颈空肠套人端侧吻合51例,套入端端吻合21例,胰管空肠粘膜吻合5例,全组77例中共9例发生外科并发症,其中胰漏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腹腔出血1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3例。结论注意术式选择的个体化和精细的手术技巧是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ECMs)的MRI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ECMs患者的MRI表现,观察病变部位、信号特点,结合病理特点,进行误诊分析。结果 本组9例病例中,多发病灶2例,即内听道并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病灶7例,其中病变位于海绵窦区3例,颅中窝、侧脑室后角、第四脑室、窦汇区各1例。周围组织水肿1例,无水肿8例。信号不均匀者5例,均匀者4例,以T1WI呈等信号、T2WI与FLAIR呈高信号为主,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强化程度同血管样强化。4例SWI呈等、低、高混杂信号,2例呈等信号。DWI呈稍低信号3例,1例呈等低混杂信号,ADC图呈稍高信号4例。MRS中Cho、NAA峰位于基线水平者3例,发现Lac1例。PWI提示低灌注1例。结论 ECMs以T2WI、FLAIR高信号为主、常见“环铁征”、低灌注的脑组织外血管畸形病变,少见周围组织水肿。利用SWI、MRS及PWI等影像新技术,提高ECMs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加温输液对机器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体温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机器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加温输液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室温24℃以上、患者身体覆盖棉被、预热腹腔冲洗液、术后采用充气式升温系统复温);加温输液组在常规保温措施的基础上术中持续加温输液,温度设置为41℃。观察患者围术期核心体温(鼻咽温)和PT、APTT、TT、Fib、PLT等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术中体温进行性下降(最低35℃),除了基础值和术后1 h以外的各时间点体温均低于加温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输液组术中体温与基础值比较也有下降(P<0.05),但均在36℃以上。对照组APTT的延长时间大于加温输液组(P<0.05)、TT的缩短时间大于加温输液组(P<0.05);PT、Fib、PLT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机器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中采用持续加温输液,可维持患者体温正常,避免低体温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治愈出院18例(81.3%),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有效的腹腔冲洗、脓肿引流、抗生素治疗以及积极支持疗法,是治愈肠外瘘并腹腔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