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2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62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72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科学   988篇
综合类   837篇
预防医学   27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65篇
  1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26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Ʒ��ڸΰ������е�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肝脏外科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肝癌的手术切除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临床上,中晚期病人虽可切除肿瘤,却因全身状况、肝功能、肿瘤位置和大小以及经济等多种原因而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仍占很大比例,对这些病人采用微创疗法,如血管介入、局部注射、热毁损、冷冻、近距离放射、电化学疗法等,仍可取得较好疗效。复习近年文献将上述疗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随着术前肝储备功能的预测、手术方法的改进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环节的进步,医生在治疗肝癌的同时亦能顾及门静脉高压症的处理.对术式选择应既能根治或控制肝癌发展,又能有效控制消化道出血、防止再出血,在积极处理肝癌病灶的同时,采取适当的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措施对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总体疗效意义重大[1].  相似文献   
23.
不同强度运动后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2mRNA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运动对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SD大鼠进行低强度 (6 0 %VO2 max)、中等强度 (75 %VO2 max)和高强度 (85 %VO2 max)跑台运动 1天、2天和 3天 ,在末次运动结束后 2 4小时以RT -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2mRNA的表达。结果 :在安静情况下大鼠心肌细胞存在HSP72mRNA的基础结构性表达 ;低强度运动 1天后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但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 ,HSP72mRNA表达逐渐增加 ;中等强度运动后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 ,但运动 2天和 3天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 ;大强度运动后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随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结论 :运动可以造成心肌细胞HSP72mRNA的表达增加 ,不同强度运动诱导心肌细胞HSP 72mRNA表达程度不同 ,且与运动持续时间存在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12月龄KM小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10分钟运动组、20分钟运动组和40分钟运动组,各运动组大鼠进行为期12周的游泳运动。测定小鼠股骨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模量和能量。结果:(1)20分钟运动组小鼠股骨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模量和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各运动组组间相比,20分钟运动组小鼠股骨最大载荷和最大应力均显著高于10分钟运动组(P<0·01,P<0·05),且显著高于40分钟运动组(P<0·05)。结论:运动对衰退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适宜的运动可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胃癌肝转移后实施肝切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6~2003年间实施肝切除的45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病理学指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接受肝切除的患者有2例死于术后严重并发症。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的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32%和21%。中位生存时间为29.5月,6例患者存活时间超过5年。胃周淋巴结转移、侵袭深度、辅助化疗、肝脏转移灶数目以及胃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但年龄、性别、肝脏转移灶的最大直径以及是否进行肝脏介入治疗与患者的生存期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无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的胃癌肝转移后实施肝切除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6.
肝癌术后监测血清AFP的临床意义(附7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肝癌术后监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1996年2月至2002年3月间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定期监测发现血清AFP阳性的70例患者AFP升高与肿瘤残留、复发或转移的关系。肝癌术后血清AFP升高可见于肝癌的残留或早期转移、肝癌的复发或转移、肝癌的再发以及晚期肝硬变4种情况。对肝癌患者术后定期作AFP检查,有助于检出AFP阳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残留及亚临床期复发转移,不仅适用于术前AFP阳性,而且适用于术前AFP阴性的肝癌患者。肝癌患者术后AFP下降,但不能降至正常,可能与晚期肝硬变肝脏内干细胞-卵圆形细胞代偿性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逆转录病毒转病毒白细胞介素 10 (vIL 10 )基因在体内的表达。方法 用MSCVneo vIL 10重组体在体外转导CBA (H 2 K)小鼠的造血干细胞 (HSCs) ,给经致死照射(90 0rads)的 2 0只同基因CBA(H 2 K)小鼠注入经MSCVneo vIL 10转染的HSCs ,2× 10 6HSCs/只。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Westernblot分析vIL 10的表达。结果 移植MSCVneo vIL 10转染HSCs的 2 0只小鼠 ,移植后 8周用ELISA检测 ,其中 15只小鼠血清的vIL 10浓度为 :2 70~ 13 40ng/L ,5只小鼠血清的vIL 10为阴性。 12周后有 2只小鼠vIL 10测不出 ,13只小鼠长时间表达vIL 10达 6个月。对照组小鼠血清vIL 10均为阴性。RT PCR和Westernblot证实小鼠的器官均有vIL 10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逆转录病毒能有效地将vIL 10基因导入造血干细胞并在体内长时间表达。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单发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年半来治疗 1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0例患者入院后确诊为转移性肝癌 ,肝脏转移灶均为单发 ,肿瘤直径在 4 .5~ 1 2 .4 cm ,平均 7.8± 2 .5 cm。 2例来自胃癌 ,7例来自结直肠癌 ,1例来自恶性淋巴瘤 ,门诊误诊率高达 6 0 %。 9例患者均同期行肝转移癌切除及胃肠道肿瘤切除术 ,手术顺利 ,无 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单发肝转移癌发病率低 ,容易误诊 ,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以及临床思维的局限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治疗首选肝转移灶和原发灶肿瘤同期切除  相似文献   
29.
�������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错构瘤是肝脏罕见的良性病变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 3例肝错构瘤病人 ,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 患儿男性 ,18个月。因体检发现右肝叶占位 ,以“肝母细胞瘤”于 2 0 0 1年 3月 5日入院。查体 :腹平软 ,肝肋下 2cm质软 ,边缘钝 ,无压痛 ,脾肋下未触及。血清谷丙转氨酶 (SGPT )正常 ,碳水化合物肿瘤抗原 (CA19 9)12 8 4U/mL ,其他有关化验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 :肝右叶可见 7 12cm× 5 4cm、边界清晰的略强回声区 ,内回声不均匀。CT检查 :肝脏体积增大 ,平扫见肝右叶一较大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30.
完全胸腹腔脏器反位(situs inversus totslis)系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至1992年全世界仅12例内脏全反位合并癌症的报道。1995年以来,国内报道了全脏器反位合并食管癌、贲门癌、肝癌、乳腺癌、直肠癌等病例,但尚未见有异时发生卵巢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