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341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419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1573篇
内科学   2067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298篇
特种医学   319篇
外科学   1508篇
综合类   1759篇
预防医学   383篇
眼科学   236篇
药学   422篇
中国医学   263篇
肿瘤学   35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068篇
  2004年   1087篇
  2003年   1091篇
  2002年   863篇
  2001年   821篇
  2000年   752篇
  1999年   635篇
  1998年   576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446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354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139篇
  198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型(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PAI-1)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ine protcase inhibitor,serpin)家族成员之一。PAI-1是血浆中主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在体内的半寿期约为7min,主要由肝脏清除。PAI-1是体内纤溶系统的主要调节因子。本文  相似文献   
102.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系1966年由Plum和Posner首先提出。临床少见,国内仅有数例报道。作者近遇一例。女性,63岁,以头昏、呕吐一天,伴右面部发麻及行走不能半天于1987年10月27日入院。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已20年。检查:神清,不能发音,但能理解问话,并以睁闭眼及眼球上下活动示意回答。双眼水平活动受限,张口,伸舌不能;四肢瘫,对针刺无反应,双侧Babinski  相似文献   
103.
TAL-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1p32。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25%的患者该基因5’端发生丢失(约100kb),与SIL基因5’端相融合,形成SiL-TAL-1融合基因。我们用筑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estedRT/PCR)方法检测SIL-TAL-1融合基因转录本。在17例T-ALL中4例检测到该融合mRNA,并证明该转录本由SIL基因第1外显子与TAL-1基因第3外显子拼接而成。对该法的敏感度测定显示,可从10 ̄6个正常细胞中检测出1个肿瘤细胞,并在2例缓解期标本中检测到微量残留白血病(MRD)。此外,对3例有融合转录本患者的DNA进行PCR检测发现,其TAL-1基因5’端丢失的位点相同,均为Tal ̄(d1)重组。可见,TAL-1基因的改变是T-ALL一个有用的克隆标志,为其诊断和残留白血病检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1955年Conn 氏首次报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其临床和化验特征为高血压、低血钾、血和尿中醛固酮增多及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原醛增多的醛固酮主要  相似文献   
105.
头面及颈深部组织内异物因位置深,不易精确定位,取除较难,并易影响功能及面容。我院自1966年10月至1987年6月经住院手术治疗20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20例中,男18例,女2例。年龄为10~48岁,其中16~36岁有16例(占80%)。就诊前异物存留时间最短半天,最长1年,6例颈部异物中2例有同侧声带麻痹,术中证实系迷走神经损伤所致。异物种类和部位见附表。取出异物有19例。病例介绍 [例1]男,48岁,农民,于1983年11月12日进晚餐时突感右咽壁刺痛,2天后吞咽痛加重,伴同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SA)诱导大鼠肝脏产生热休克蛋白72(HSP72)的过程及其抗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SA组(预先给予SA6mg/kg)和对照组(预先给予生理盐水)。24h后,两组均阻断肝脏中、左叶血供60min,再灌注3、6h;分别用Westernblot检测肝脏中的HSP72表达;外周血测定ALT、AST、LDH;组织学作HE染色、免疫组化测定HSP72。结果:注射SA6mg/kg后12h肝脏开始产生HSP72,24h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0h。肝脏热缺血60min再灌注3、6h后,SA组HSP72显著表达,血清ALT、AST、LDH显著下降(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肝脏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A可诱导大鼠肝脏产生HSP72;SA预先诱导肝脏产生对HSP72可使肝脏抵御热缺血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7.
无创伤特殊心电检查对心肌梗死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非外科手术冠脉再通技术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期死亡率大为下降,而AMI存活者预后分析,尤其是远期预后分析则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与信号平均心电图是常用的无创伤性特殊心电检查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检出AMI存活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8.
胃恶性淋巳瘤的诊治进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外科(200025)尹浩然,顾琴龙综述,林言箴审校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来源于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故又称MALT-PGL,占胃恶性肿瘤的2%~8%,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由...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和临床研究,探讨脾切除对诱发胃癌过程的影响,重点分析了进展期胃癌宿主脾脏的免疫状态,并配对比较了联合切脾或非切脾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差异,为临床合理地开展胃癌扩大根治术提供了重要的免疫学依据。全文由四部分组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一、大鼠胃癌模型的建立及脾切除对诱癌过程  相似文献   
110.
顾琴龙 《上海医学》1994,17(5):303-306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现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顾琴龙综述林言箴审校基因治疗(genetherapy)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尝试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同时引起了生物学、免疫学、临床医学等各界学者的关注。1977年Caskey通过将胸腺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