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肝癌合并肝功能不全介入治疗3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肝功能不全介入治疗的相应对策。[方法]1993年7月~2001年10月间350例肝癌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依据异常指标的不同分为四组:A组谷丙转氨酶(sGPT)大于120U/L,129例;B组阻塞性黄疸,总胆红素(TBIL)50μmol/L~300μmol/L,51例;C组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超过17秒,50例;D组有A、B、C组两种以上情况的120例。对sGPT升高、PT延长的患者都经药物治疗sGPT<100U,PT<17秒后行超选择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直接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TAI);然后比较介入前后肝功能及肿瘤情况并随访4组的生存情况。[结果]4组介入治疗后都有一过性肝功能轻度损害,B组黄疸指数多数有下降,4组的肿瘤基本上有缩小;4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10±3.0)个月、(9±2.3)个月、(9.3±2.6)个月、(8±1.5)个月。[结论]针对肝癌合并肝功能不全急性指标异常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32例相应的盆腹腔转移灶、12例癌旁卵巢组织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 SP)法检测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原发灶及相应的盆腹腔转移灶中存在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32.2%、40.6%,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1)。12例癌旁卵巢组织中1例检测到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30例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AP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率在临床Ⅰ期和Ⅱ期显著低于Ⅲ期和Ⅳ期(P<0.05),在高分化癌中低于低分化癌(P<0.05)。结论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密切相关,并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3.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技术及适应证等相关问题。方法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20例,采用经皮穿刺双侧椎弓根入路,单枚球囊依次撑开压缩的椎体,每个椎体充填骨水泥平均5·2ml。结果20例患者腰背部疼痛在术后24h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随访6~1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状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漏、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必须熟练掌握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经皮穿刺技术、骨水泥灌注技术及掌握手术适应证,才能保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
肱骨投弹骨折的特征和治疗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肱骨投弹骨折的形态特征,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53例士兵肱骨投弹骨折,测量骨折部位、长度、螺旋角度、蝶形骨块、移位情况,分析其形态特征和不稳定因素。53例全部采用改良悬垂石膏固定。结果肱骨投弹骨折均为螺旋形骨折。81.1%(43/53)发生于肱骨中下段(Ⅲ区);96.2%(51/53)骨折长度在31~90mm;骨折螺旋角度为285°~326°,平均303.5°;骨折短缩移位10~18mm,远段有向内、前移位倾向;7例在内侧有一蝶形骨块。53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周,9~11周恢复训练。结论投弹骨折是肱骨中下段螺旋形骨折,属较不稳定骨折;治疗上主要纠正轴向短缩和成角移位,悬垂石膏治疗投弹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大鼠岛状皮瓣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髓过氧化酶 (MPO)含量及外周血白细胞膜CD18 的变化。方法应用大鼠腹部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检测皮瓣髓过氧化酶 (MPO)含量 ,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膜CD18 水平的变化并作白细胞计数。结果缺血8h及缺血再灌注1h白细胞膜CD18 水平与皮瓣M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0.01) ,而缺血再灌注1h较缺血8h组又明显增高 (P<0.01)。缺血再灌注1h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1)。结论大鼠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膜CD18 水平增高 ,白细胞计数减少 ,皮瓣MPO水平增高。CD18 介导的白细胞粘附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我们从1996年起用肝灵素片(口含干扰素片)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6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男42例,女18例,年龄18~46岁,平均36.3岁,病程3.8年(1.5~6年),治疗前ALT>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胃肠道血管畸形所致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GIVM 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及30例健康人肠黏膜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Notch‐1、DLL4的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50 mg/L、100 mg/L、200 mg/L沙利度胺对HUVEC细胞Ang‐2、Notch‐1、DLL4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50 mg/L沙利度胺组中Notch‐1的mRNA表达量减少,100 mg/L沙利度胺组中Ang‐2,Notch‐1的mRNA表达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00 mg/L沙利度胺组中Ang‐2,Notch‐1,DII4的mRNA表达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50 mg/L沙利度胺组中 Ang‐2、Notch‐1的蛋白表达量下降,100 mg/L ,200 mg/L沙利度胺组中的 Ang‐2, Notch‐1,DLL4的蛋白表达量均下降,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GIVM组织中血管扩张扭曲。Ang‐2的表达明显增高。DLL4和Notch‐1的表达在病变组织中亦明显增高。而胃肠道血管畸形(GIVM )患者非病变组织及健康体检者正常肠黏膜组织中Ang‐2、Notch‐1、DLL4均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结果】GIVM 与Ang‐2、DLL4和Notch‐1的表达密切相关,且沙利度胺可抑制Ang‐2、DLL4和Notch‐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8.
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正在经历着从医院管理信息化(HIS)到医院临床信息化(CIS)走向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三部曲,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满足了人民群众关注自身健康的需要,推动了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医学物联网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学卫生领域而形成的一个新兴的重要交叉学科,它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人体感知、移动监护、紧急救助、慢病和健康管理、个人健康档案、区域一体化等一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高糖灌注对3~4周糖尿病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心律失常及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14只,3~4周时随机分为二组:KHB灌注组(DM KHB组)和高葡萄糖灌注组(DM GLU组),每组7只;正常对照组(n=10,C组),仅注射枸橼酸缓冲液。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出心脏置于Langendorff装置上,采用主动脉逆灌法,平衡灌注20min,停灌全心缺血30min后复灌40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MPA 2000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心肌表面心电活动,观察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并进行心律失常评分,测定再灌注期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 DM KHB、DM GLU组VT、VF、心律失常评分及冠脉流出液中CK活性低于C组(P<0.05或0.01);与DM KHB组比较,DM GLU组心律失常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CK活性升高(P<0.05)。结论 3~4周糖尿病心脏缺血耐受性增强,再灌注心律失常减轻。高糖灌注降低糖尿病心脏对缺血的耐受性,但对再灌注心律失常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0.
哮喘患者的心理情绪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 ,其病因学基础除遗传和环境外 ,还有行为和心理因素。同时 ,哮喘也可导致并加重心理障碍。社会支持可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病情的康复产生影响。本研究调查了 83例哮喘患者心理情绪诱发哮喘的情况、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社会的支持水平 ,并与 87例健康人比较 ,重点评价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情绪与哮喘发作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哮喘组 :哮喘患者 83例 ,男 49例 ,女 34例 ,年龄18~ 6 0岁。均为门诊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 ,不伴有重要脏器的慢性疾病 ,诊断符合 1997年 4月第二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