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中Knops血型系统基因(CR1基因)分布多态性以及汉族与维吾尔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测序方法对5份汉族样本和12份维族样本CR1基因第29外显子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s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技术对103份汉族样本和33份维吾尔族样本的CR1基因进行分型检测。结果108份汉族样本,CR1基因4646位均为A/A纯合,4780位A/A纯合73份(67.6%)、A/G杂合31份(28.7%)、G/G纯合4份(3.7%);针对45份维吾尔族样本的2个位点(4646位和4870位),分别有36份(80%)和34份(75.6%)A/A纯合、8份(17.8%)和7份(15.5%)A/G杂合、1份(2.2%)和4份(8.9%)G/G纯合被检出。结论汉族和维族人群的Knops血型系统在CR1基因4870位均存在多态性,而维吾尔族人群同时在4646位上存在多态性。中国人Knops血型系统基因型相对稳定,但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2.
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血液管理信息化是血站管理的重要一环,血站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和控制血液质量,提高规范管理起着积极作用.2006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一法两规")明确了血站必须应用计算机管理采供血和相关业务过程,表明采用计算机管理已是血站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83.
血小板输血反应是指由于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原因,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发热、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后紫癜(post-transfusion purpura,PTP)、血小板输注后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等输血不良反应[1]。本文对血小板输血反应及其对策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4.
反向PCR—SSOP技术行HLA—AB分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快速,准确的DNA分型技术并用于临床移植前HLA-AB配型,以弥补血清学分型技术的局限性。采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反向PCR-SSOP)进行DNA分型,可检出HLA-A(*0101-8001)和B(*07021-8201)等等位基因。结果表明,发现利用反向PCR-SSOP技术对所有样本分型均获成功,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出现;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质控细胞DNA分型结果与UCLA公布的测序结果一致。血清学与基因分型相比。血甭学结果HLA-A错检率6.4%和HLA-B错检率为7.4%。2例白血病病人分别有一个HLA抗原血清学方法不能检出。结论提示,反向PCR-SSOP技术用于HLA分型分辨率高,简单快速。结果直观、准确。分型结果较血清学方法更加精确,可适用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5.
202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血液安全行动框架".该"行动框架"分析了成员国在保障血液安全和供给方面存在的挑战,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应对措施和阶段目标.尽管"行动框架"主要分析的是发展中或不发达地区面临的挑战,以及建议采取的策略,但是这些分析和建议不仅对...  相似文献   
86.
任亚娜  范华骅  高峰 《国际免疫学杂志》2007,30(4):273-276,F0003
有多种细胞都能分泌一种被称为exosomes的小囊泡,这些囊泡由细胞内的内吞小体出泡产生,它包裹着特殊的蛋白质,在信息传递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免疫系统中,exosomes能够将外来抗原传递给T细胞,并且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exosomes作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新手段,可以应用在肿瘤治疗和免疫耐受等方面。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比较不同来源的DC对扩增脐血NKT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外周血和脐血为来源诱生DC,在α-Galcer和IL-2的联合刺激下,对脐血中的NKT进行扩增.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析不同来源DC的表型区别,并对它们扩增的NKT细胞(TCR Va24 TCR Vβ11 )进行鉴定.结果 在14 d的培养时间里,由PB-Dc参与的TCR Vαβ NKT细胞的扩增量占淋巴细胞的(20.8±5.25)%,是原来的(8.22±2.75)×102倍;而由CB-DC参与的TCR Vαβ NKT为(11.26±5.63)%,是原来的(4.66±2.12)×102倍;未加DC组,单用α-Galcer和IL-2,NKT的最终扩增量也达到了(10.84±4.00)%.3组较原来都呈现显著性扩增(P<0.01),其中以PB-DC参与的NKT扩增组效率最高(P<0.001).经流式检测,PB来源的DC,其表面CDld表达明显高于CB来源的DC(P<0.001),而共刺激分子则较脐血DC低.结论 α-Galeer对NKT细胞有特异地扩增功能;NKT的扩增效率与DC细胞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以外周血为来源的DC,其协同刺激脐带血NKT的扩增功能较脐血DC强.  相似文献   
88.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脐血移植对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和30余种造血系统遗传性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将脐血移植后病人的存活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GVHD、肿瘤复发、病毒感染和死亡原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不规则抗体所引起的临床输血反应日趋受到关注,其中又以Rh血型系统的相关抗体(抗-D、抗-E、抗-Ce、抗-c等)所引起的输血反应(迟发性)较为常见和具有临床意义。近期笔者在临床患者血液样本中发现了3例不规则抗体,其特异型明显和Rh系统相关,又不同于已知的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患者1,女,31岁,患肝硬化、脾亢、贫血,无妊娠史,有多次输血史,且近两次(2周前)输血后均有输血反应,Hb42g/L;患者2,女,76岁,患肝癌、冠心病、糖尿病,有妊娠史,一个月前末次输血4U无明显输血反应,Hb60g/L:患者3,女,58岁,…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老化程度红细胞表面CD55、CD35和CD59数量,来探索老化红细胞清除机制中补体调节蛋白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份标本其毛细管分离的年轻、年老红细胞表面CD35数量,和21份样本年轻、年老红细胞表面CD55和CD59数量。另外检测了其中随机选取的3份标本的4℃保存红细胞和37℃保存红细胞表面CD35、CD55和CD59数量。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15份标本自身IgG抗体的敏感性。结果与毛细管分离的年轻红细胞相比,年老红细胞CD35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下降了约35%(P<10-22)。年轻、年老红细胞表面CD55和CD59数量也呈现显著性下降(CD55:下降约44.17%;CD59:下降约36.18%,P<10-12)。体外保存的红细胞结果有所不同。对于CD35,4℃和37℃保存的红细胞表面数量变化不大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D55和CD59,37℃保存的红细胞表面数量显著降低(P<0.01),而4℃保存的红细胞数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毛细管分离得到的年老红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IgG显著高于年轻红细胞,荧光强度是年轻红细胞的1.8倍(P<0.01)。结论年轻、年老红细胞自身IgG抗体敏感性不同,说明毛细管离心方法可以一定程度反映人体生理条件下红细胞的老化状态。随着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老化,3种补体调节蛋白的显著下降,可能会使更多的C3b在红细胞表面沉积,从而中和调理、增强吞噬。此外,体外红细胞的老化与生理条件下的老化可能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