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重建钢板(重建LCP)治疗髋臼骨折的优点及应用原则。方法27例复杂髋臼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重建钢板内固定,骨折按照Letoune1分类,后柱合并后壁骨折5例,横形合并后壁骨折4例,双柱骨折11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7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9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联合髂腹股沟入路18例。结果27例中有2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9个月(平均21个月),复位质量按照Matta评分,优13例,良9例,可2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15例,良8例,可1例。术后发生骨关节炎1例,无感染、坐骨神经损伤、静脉血栓、异位骨化和股骨头缺血等并发症。结论锁定加压重建钢板具有对松质骨良好的把持力、锁定后的角稳定性、无需钢板帖服以及单皮质螺钉可以防止螺钉进入关节腔等优点,是治疗髋臼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使用应遵循先加压后锁定、长钢板少螺钉的原则。  相似文献   
42.
目的:应用磷酸镁骨水泥(MPC)粘接固定犬胫骨平台骨折,探讨MPC治疗骨折的效果、粘接和降解机理及在犬体内MPC粘接强度的变化情况等.方法:38只犬随机分为A与B两组,其中A组8只,B组30只.通过开放截骨法建立犬胫骨平台骨折模型,复位后用MPC粘接固定骨折断端,术中、术后不再使用其它内、外固定.术后不同时期对A组犬胫骨进行大体和显微镜下观察,对B组犬分别进行影像学检查、大体检查以及生物力学分析等.结果:MPC在犬体内的吸收速度和骨折的愈合速度一致,不影响骨折的愈合.通过对犬胫骨标本的组织学检查发现,其粘接机理可能为机械镶嵌固定,并通过溶解而逐步吸收.MPC在犬体内具有一定的骨粘接强度,但其抗拉强度小于体外.结论:MPC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在动物体内的吸收速度和骨折的愈合速度一致,可用于非负重部位骨折的粘接固定,但其抗水性能和粘接强度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3.
影响髋臼假体稳定性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日趋增加,也因为手术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更为年轻,活动量更大的患者,人们对人工髋关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本文就影响THA术后髋臼假体稳定性的一些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神经生长因子及远侧神经残端诱导神经侧枝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远侧神经残端诱导神经干侧枝的生长。方法:10只大白兔,于两侧胫神经、腓总神经分叉处切断腓总神经,分叉上1cm坐骨神经外膜“开窗”,硅胶管桥接“开窗”处和腓总神经远侧断端,中间留6mm间隙。右侧管内注入NGF,左侧注入生理盐水(NS)为对照侧。结果:大体观察NGF侧比NS侧神经侧枝再生快,直径粗。超微结构显示NGF侧比NS侧神经轴突数目多、髓鞘厚、组织排列整齐。电生理检测,NGF侧的诱发动作电位峰值(AMP)(2.5900±0.8568mV)、神经传导速度(CV)(76.0000±2.3457m/s)均优于NS侧的AMP(0.7089±0.1231mV)、CV(20.0000±1.5811m/s),t检验P均<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和远侧神经残端可诱导神经干侧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构建人骨唾液酸蛋白(hBSP)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的表达。方法 以人骨膜细胞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hBSP全长序列,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hBSP正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并用脂质体介导转染人MG-63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BSP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hBSP正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有效表达hBSP,正义载体转染后使MG-63细胞中hBS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反义载体转染后使MG-63细胞中hBS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转染正反义hBSP表达载体导致瘤细胞BSP表达的改变,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人工关节自六十年代以来,从材料的选择、制造及应用于临床,已在国内外广泛地开展。但大部分采用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人工代用关节,临床实践中有不少问题尚未解决。为设计和制造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符合正常人体解剖功能要求的人工代用关节,并尽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我院骨科于1977年在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  相似文献   
47.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MRI诊断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的 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MRI表现以及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标准。材料与方法 对 2 6例经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盘状半月板和 3 0例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进行MRI检查 ,对正常及盘状半月板的形态、大小及信号改变进行对照观察 ,包括半月板宽度和厚度的测量。结果  2 6例盘状半月板中 ,2 5例为外侧盘状半月板 ,只有 1例为内侧盘状半月板 ,18例为厚板型 ,8例为楔型。冠状面上 ,盘状半月板体部平均宽度及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半月板 ,分别为 2 3 .4mm、11.5mm (P <0 .0 5 )和 3 .2mm、0mm(P <0 .0 1)。但盘状半月板边缘厚度与对侧半月板厚度差超过 2mm者只有 6例。矢状面上 ,连续 3层或 3层以上显示盘状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 ,而正常半月板只有 2层有此表现。 2 6例盘状半月板中 ,2 4例并发半月板变性或撕裂。结论 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半月板。盘状半月板特征性的MR表现是盘状半月板明显较正常半月板厚、大 ,MRI检查易于诊断。盘状半月板常并发半月板变性或撕裂。  相似文献   
48.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治疗的基础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近 10多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已居成人髋关节疾病的首位。此病致残率高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为此组建了骨坏死学组 ,专门研究此类疾病。值得注意的是 ,这类疾病治疗比较困难。近年 ,随着有关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方法的进步 ,特别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基础理论介绍如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因素或其发病原理的学说虽然已有 30余种记载 ,但不管病因如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组织学图…  相似文献   
49.
《临床医学工程》2015,(9):1113-1114
目的总结骨密度降低与老年性骨折的关系,探索双能骨密度测定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预警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女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测定结果作为观察组,与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探索骨密度变化与骨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脊柱骨和股骨颈区的骨密度T值、Z值,骨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能骨密度仪检测患者骨密度可作为预防老年性骨折的一种有效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5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2):2073-2076
基于镁合金材料体系,综合评述了镁合金材料体系应用于颈椎外科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镁合金内固定材料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了目前镁合金材料在颈椎外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