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高龄妇女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常常不能令人满意。临床工作者为改善高龄妇女IVF-ET结局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和促排卵药物,研究结果提示这些方法有可能对高龄妇女IVF-ET有帮助,但目前无法根本改变妊娠结局。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和年龄是可以独立预测IVF结局的因素。就改善高龄妇女IVF-ET结局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52.
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琳 《上海护理》2009,9(1):27-30
目的了解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探讨进一步防范对策。方法2007年1—12月对我院产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护理操作中自我防护情况等。结果126名被调查产科护理人员中,89名有职业暴露的经历,与产科护理有关的职业暴露总次数512次;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接触患者血液、羊水和体液时戴眼罩、面罩及穿隔离衣者仅34名,占27.0%,每次接触母乳戴手套者仅6名,占4.8%。每次换尿布戴手套者5名,占4.0%。发生职业暴露后向疾控科上报82名,占65.1%。结论产科护理人员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大,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有效避免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53.
Mounla营养评价方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ounla方法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营养评价。方法上海市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5家医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6例,采集出生体重、体重下降最明显的日龄、最低体重及回到出生体重的日龄,用Mounla提出的方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用Mounla的营养评价方法,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48.4%。结论Mounla这一评价方法的提出,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4.
子宫内膜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ETCC)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组织发生、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3例ETCC进行病理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ETCC患者均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大体上,肿瘤呈息肉状生长伴浅肌层浸润。镜下,肿瘤表现为乳头状结构,乳头表面覆盖多层异型上皮细胞,中央为纤维血管中心柱,其周围肿瘤细胞呈单层栅栏状排列,乳头表面细胞呈扁平状。乳头内可见腺样结构,部分乳头呈实性团状排列,中央见大片坏死。肿瘤细胞大小相对较一致,核呈圆形、卵圆形,核膜明显,染色质呈空泡状,未见核沟,核中度异型,核分裂象15~20/10HPF。浸润肌层的为分化差的巢状移行细胞成分。除了主要TCC成分外,2例分别混合有透明细胞癌及内膜样型腺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CK7+、CK20-。结论ETCC是一种少见的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亚型,形态学上具有尿路移行上皮分化特征,但保持了苗勒管的免疫表型CK7+/CK20-。诊断ETCC的关键在于认识移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55.
王彦林  肖小敏  丁琦  王雪梨 《医学争鸣》2008,29(11):1005-1007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剂量高压氧(HBO)对胎鼠及新生鼠视网膜的影响.方法: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1~3组、对照组(常压空气组)及ROP模型组各5只,实验1组于孕鼠分娩前单纯予治疗剂量的HBO 5 d(2ATA, 800 mL/L O2,1 h)、实验2组新生大鼠不仅予宫内HBO,且出生后7 d起继续HBO 5 d、实验3组仅予新生鼠7 d HBO(2ATA, 800 mL/L O2,1 h)连续5 d;对照组置于常压空气中;ROP模型组第7 d常压吸氧(800 mL/L)5 d,然后吸空气. 全部新生大鼠于17 d制作视网膜组织切片,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目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结果:实验1~3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P模型组与对照组及实验1~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9±6.1 vs 1.4±0.9, 1.6±1.1, 1.4±0.8, P<0.01). 实验各组及对照组的VEGF的表达均以弱阳性为主,均弱于ROP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治疗剂量高压氧对胎鼠及新生鼠视网膜无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做到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对我院NICU 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16例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32例非败血症患儿和33例其他病原体所致败血症患儿进行比较。结果低出生体质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先期使用3代头孢菌素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所有病例均属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全部发生在早产儿,81.2%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若同时合并其他致病菌感染预后差;肺炎克雷伯菌93%为产β内酰胺酶(ESBL)菌株,100%对亚胺培南类药物敏感,对常用头孢类药物不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NICU中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茵,而且多为医院感染。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PICC、先期使用3代头孢菌素有关,耐药性强,碳青霉烯类是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卵巢妊娠(OP)的声像图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从3009例异位妊娠(EP)病例资料中筛选出21例经病理证实为OP患者资料,回顾分析21例患者术前超声声像图特点、临床表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结果:OP的发生率为0.7%,OP术前超声诊断为EP和OP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和0%。OP术前超声声像图分3型:卵巢内型(Ⅰ型)6例(28.6%),卵巢表面型(Ⅱ型)6例(28.6%)和附件区混合回声型(Ⅲ型)9例(42.8%)。13例OP患者术前包块CDFI检测结果分2型:点状血流信号型(A型)9例(69.2%)和半环状血流信号型(B型)4例(30.8%),其中5例测阻力指数(RI),平均为0.43±0.12。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附件区包块声像图呈Ⅰ型或Ⅱ型,若包块CDFI检测有A型或B型血流信号,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超声诊断OP。  相似文献   
58.
59.
针对我院IVF药房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总结、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建立和健全药品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好窗口服务中的实际问题,科学化、制度化地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0.
经阴道非脱垂全子宫切除1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阴道非脱垂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点和适应证范围。方法收集2005年11月—2008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因妇科良性疾病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52例,并以同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n=122)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n=168)的患者为对照,比较三种术式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适应证范围。结果三种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在年龄、产次、绝经与否以及剖宫产手术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手术适应证和子宫大小的选择方面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腹腔镜和经阴道同时行附件手术者分别为62例(36.9%)、36例(29.5%)和18例(11.84%),经腹组明显多于经阴道组(P<0.05)。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最少。结论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对于部分子宫较大、有盆腔手术史者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