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22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194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肺动脉高压 ( 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 POPH)的临床特点及免疫学改变。方法将10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POPH组及非POP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测定POPH患者T细胞亚群及NKCDl6+CD56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100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中10例合并POPH。POPH大小与Child—Pugh分级无关(P〉0.05)。两组患者丙肝肝硬化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合并( 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16.7%,P〈0.05)。8例病毒性肝硬化并POPH患者中,有6例患者NKCD16+CD56细胞数目降低。结论门脉高压肝硬化患者可伴发POPH。HCV感染、PVT以及NKCDl6+CD56降低在POPH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内放置引流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 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disc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统计软件为 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内放置引流管与不放置引流管在胰瘘发生率等方面的结果。结果通过阅读文献、全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篇符合标准的RCT 542例患者。胰管内放置引流管组较不放置引流管组胰瘘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其他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胰管内放置引流管能降低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9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与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糖尿病状态下的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异常以及慢性炎性反应可诱导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加重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关注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将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供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索一种科学的可量化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应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 根据我院临床护理中跌倒风险评估方法,选择内科新入院的老年患者符合院内监控的50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随机回抽2011年内科系统实施院内监控的防跌倒患者50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跌倒指数值选择预防监控,对照组采用院内定性评分给予监控。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及伤害程度;危险因子评分方法与跌倒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跌倒发生率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寻找理论依据。结果 跌倒指数测定可降低老年人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P< 0.05);实验组实施科内预防跌跤监控人数与观察组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跌倒风险指数测定一种科学的可量化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为老年住院跌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降低跌倒发生率,并能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治疗应答的关系。方法采集212例接受PEG-IFN治疗48周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MassARRAY)检测IL28B基因的3个SNP位点rs12980275、rs12979860、rs8099917的多态性。应答定义为:PEG-IFN治疗48周,患者HBV DNA<200 IU/mL、HBeAg血清学转换及ALT复常。结果应答患者为74例,无应答者138例,应答率为34.9%。HBV基因分型以C型为主(C型117例,B型95例)。rs12980275基因型AA和N-AA(AG/GG)的比例分别为77.8%和22.2%;rs12979860基因型CC和N-CC(CT/TT)的比例分别为78.3%和21.7%;rs8099917基因型TT和N-TT(TG/GG)的比例分别为79.2%和20.8%。这3个SNP位点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非应答组中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校正了性别、年龄、HBV基因型、基线HBV DNA水平及基线ALT水平后,发现IL28B野生纯合基因型(AA、CC和TT型)是PEGIFN高应答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rs12980275基因型AA、N-AA的有效率分别为38.8%、21.3%(OR 2.70,95%CI1.21~6.01;P=0.015);rs12979860基因型CC、N-CC的有效率分别为38.6%、21.7%(OR 2.56,95%CI 1.15~5.67;P=0.021);rs8099917基因型TT、N-TT的有效率分别为38.7%、20.5%(OR 2.80,95%CI 1.23~6.39;P=0.015)。此外,还发现了一个由rs12980275和rs12979860组成的单体域,其中单体型A-C与干扰素高应答率显著相关(OR2.53,95%CI 1.20~5.34;P=0.015)。结论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PEG-IFN治疗的应答密切相关,IL28B野生纯合基因型(AA、CC和TT型)是PEG-IFN高应答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4个月后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4个月后的结果显示是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7.
胃癌外科治疗的研究热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胃癌外科临床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介绍前哨淋巴结检测、微转移测定、各类淋巴廓清术式和联合脏器合并切除术式适应证及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最新进展。术前应用示踪剂等并结合抗角蛋白或/和抗AE1/AE3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发现率。RT-PCR快速检测CEA mRNA和CK20 mRNA可发现淋巴结或/和腹膜微转移。各类胃癌缩小术式适应证为:癌灶〈1—3cm,≤N1,≤T1。≤Ⅱa/b;腹主动脉周围淋巴廓清术适应证为:≥T2,≥N2,≥Ⅱa,H0,≤P0/1,LM0,M0;联合脏器合并切除术适应证为:≥T3,≥N1/2,≥Ⅲa≤P0/1。LM0,M0,可达根治度A或B。全胃切除后空肠贮袋可以增加术后早期食物摄入量和体重。也可提高长期生活质量,其中间置空肠贮袋和双肠袋术式尤为引人关注。精确分期是选择各类切除术式的基础,合理切除和重建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
内窥镜视野下的心脏外科手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脏外科领域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创伤大、有潜在的胸骨愈合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同时影响呼吸功能和美容。虽然微创心脏外科(MICS)的内涵较丰富,但减小入路所造成的创伤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外科领域,腔镜外科是一场革命,也是现代外科一项重要内容和成就。其最基本的革命是手术野暴露的一场革命,即摒弃了传统的经切口直视,而采用内窥镜技术来显露手术野。在普通外科等领域经历了小切口时代,发展到当今的腹腔镜外科时代,实现了不开腹的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99.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在调节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DNA甲基化中起重要作用,MTHFR基因突变可引起酶活性减低,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及DNA甲基化异常。研究发现MTHFR基因多态性与遗传性易栓症相关,可能引起包括脑性瘫痪在内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对45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行术中排便或/和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行Hartmann术的28例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肿瘤部位、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28.6%(P=0.682);手术死亡率分别为2.2%和3.6%(P=0.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一期切除吻合组总住院时间为(17.1±6.9)d,住院费用为(51087.5±37916.4)元;Hartmann术组首次手术切除和二次关瘘术的总住院时间为(25.7±8.9)d,两次总住院费用为(78624.2±31734.7)元;两组比较,分别为P=0.001和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基本操作,对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排便减压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