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乳腺包块X线、MRI特点,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研究33例临床、病理证实的年轻女性乳腺单发包块患者的临床及术前X线、MRI资料。结果:全组包括原发血管肉瘤2例,浸润性导管癌17例,导管内癌微浸润7例,纤维腺瘤7例;X线征象包括肿块或结节13 例,结构扭曲 2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7例,大片泥沙样钙化1 例,细小多形性钙化2例,簇状泥沙样钙化2例,无阳性征象6例;MRI平扫+增强征象包括:结节或肿块样强化22例,局灶性片状强化3例,沿导管走行分布多发强化4例,段样强化1例,多发导管样强化2例,多发线样强化1例,曲线平台型12例,流出型15例,流入型6例。结论:X线对年轻女性乳腺内典型良性结节、表现为结构扭曲及钙化灶的乳腺癌检出及诊断价值极高,但因乳腺腺体致密,X线仍存在假阳性。MRI可敏感检出乳腺包块,结合强化特点,准确鉴别病灶良恶性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乳腺断层摄影(DBT)对结构扭曲(AD)型病灶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陕西省肿瘤医院放射科行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FFDM)和DBT的112例有AD型病灶的患者资料,共126处AD型病灶的影像学资料纳入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FFDM和DBT对AD型病灶检出能力的差别。根据超声检查BI-RADS分类结果,将病灶分为有超声相关征象组(BI-RADS 4A类及以上)和无超声相关征象组(BI-RADS 1~3类),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间病理结果分布及乳腺癌比例的差别。 结果FFDM检出80处AD型病灶,DBT检出126处,DBT检出率高于FFDM[100%(126/126)比63.5%(80/126),χ2=56.272,P<0.001]。126处AD型病灶中恶性病灶45处、良性病灶40处和高风险病灶41处。有超声相关征象组(82处)与无超声相关征象组(44处)的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02, P<0.001)。有超声相关征象组中恶性病灶占比为48.8%(40/82),而无超声相关征象组中恶性病灶占比为11.4%(5/4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61,P< 0.001)。FFDM未显示而仅DBT检出的46处AD型病灶中,有超声相关征象组(21处)与无超声相关征象组(25处)的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2,P=0.022),2组内恶性病灶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7/21)比12.0%(3/25),χ2=3.053,P=0.081]。 结论DBT检出乳腺内AD型病灶的能力高于FFDM。超声检查提示BI-RADS 4A类及以上的AD型病灶恶性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索MRI导丝定位术对仅MRI显示的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Toshiba 1.5T VISART超导MRI仪,八通道相控阵乳腺专用线圈,专用导丝及定位系统,对16例患者19处仅MRI显示、BI-RADS分类为4类及以上的乳腺微小隐匿病灶进行导丝定位术。根据MRI检查可疑病灶的部位,结合专用软件进行测量计算,选择外侧位、内侧位,精准定位进针,观察操作方式及定位准确性,准确划定手术区域位置及范围,定位结束后送病人行外科手术切除,结合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例患者19个病灶均一次定位成功,病理切片证实病变完全成功切除,成功率为100%。术前MRI综合诊断BI-RADS分类4A类5处,4B类6处,4C类6处,5类2处;病理包括:导管内多发乳头状瘤3处(其中1例伴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2处,重度不典型增生5处,导管内癌4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1例,浸润性乳腺癌1例,大汗腺化生伴导管上皮增生1例,硬化性腺病伴筛状增生1例,微小纤维腺瘤1例,术前MRI诊断结论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为84.21%(16/19)。结论:对X线、超声无法检出,临床触及阴性,仅MRI显示的乳腺微小隐匿性病灶,应用MRI进行初步定性诊断,对BI-RADS分类4A类及以上的病灶进行MRI导丝定位术,是一种早期、安全、准确可靠的方法,弥补了X线、超声诊断的不足及假阴性的发生,提高了早期乳腺癌、导管内癌及不典型增生的精准诊治水平,是对乳腺X线和超声引导乳腺导丝定位术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综述中医药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研究进展。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引起化疗后心脏毒性的最常见药物,通过文献检索,对目前中医药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单味中药、复方及中药注射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治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Toll样受体(TLRs)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可同时表达于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通过综述近年文献发现:TLRs信号通路的TLR2、TLR3、TLR4、TLR9、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相关衔接蛋白与乳腺癌并非单一协同或拮抗作用,反映出该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复杂性;在中医药抗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机制方面,有关研究也涉到TLRs及其通路这一领域,并探索了一些单药或复方对乳腺癌细胞TLRs通路相关靶点的作用,为中医药抗乳腺癌的运用及明确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乳腺癌保乳术在乳腺癌手术方式中的应用比例进行调查,分析保乳术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124例乳腺癌的手术方式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性访谈法和统计学手段对数据进行整理。结果:乳腺癌保乳术在临床手术方式中应用的比例较低。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在临床应用比例较低,有其客观和主观原因,需要患者和医师共同努力,使乳腺癌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8.
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rbB-2、P53、ER和PR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9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CerbB-2、P53、ER和PR检测。结果阳性表达率:CerbB-2 为37.37%(74/198),P53为28.79%(57/198),ER为44.95%(89/198),PR为49.49%(98/198); 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1);CerbB-2、P53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CerbB-2、P53、ER和PR基因袁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微小病变MRI与X线征象,提高恶性病变早期检出率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研究94例乳腺患者共176处微小病灶的X线、MRI资料,对照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两种方法对乳腺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良性病灶131处、恶性45处,两种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如下:X线71.11%、86.25%、82.38%、64.0%、89.68%;MRI:93.33%、95.41%、94.88%、87.5%、97.66%,X线与MRI诊断乳腺微小病变准确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结论:乳腺微小病变MRI诊断准确性高于乳腺X线摄影,DCE-MRI对早期无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及敏感性、特异性较高,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早期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Yu P  Xiao NX  Chen YP 《癌症》2003,22(12):1339-1342
背景与目的: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现象是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肺耐药蛋白(lungresistanceprotein,LRP)的过度表达在乳腺癌的MDR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P-gp与LR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151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和40例乳腺正常组织的P-gp和LRP表达水平,并将结果与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结果:在151例乳腺癌组织中P-gp阳性62例(40.8%),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gp阳性1例(2.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1.27,P<0.01);151例乳腺癌组织中LRP阳性121例(80.1%),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LRP阳性22例(55.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0.62,P<0.01)。P-gp表达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状态和预后等因素无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70例乳腺癌组织中LRP阳性62例(88.6%),无转移的81例中LRP阳性59例(72.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891,P<0.05)。在LRP阳性的121例乳腺癌组织中中P-gp阳性55例(45.5%),LRP阴性的30例中P-gp阳性7例(2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3.990,P<0.05)。LR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0.197,P<0.05)和P-gp表达(r=0.179,P<0.05)呈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