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国产髋关节假体与国际品牌髋关节产品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疗效。方法以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进行的国产髋关节假体全髋关节置换26例患者(26髋)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本手术组医生所进行的国际品牌的26例髋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行Harris评分,实验组术前平均(37.6±4.32)分,对照组术前平均(38.7±4.16)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17个月随访。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统计术后1周、4周、3个月、半年Harris评分。实验组术后Harris平均分较术前明显提高(<0.05),两组间术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病例术后出现1例置换关节脱位,两组均无明显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感染、下肢不等长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实验组在近期疗效上能达到与对照组同样的满意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解除患侧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能早期恢复活动;避免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使患者术后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决策辅助对关节置换患者决策参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关节置换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奇数分配到对照组,偶数分配到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决策辅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决策参与意愿和实际决策参与有无差异。结果两组决策参与意愿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际决策参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决策辅助能提高关节置换患者在实际临床活动中的决策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3.
严超  陈剑锋  李玉鹏  尚峥辉  梁杰  赵利波 《骨科》2016,7(4):243-247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人民医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PFNA固定术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FNA固定术治疗40例(PFN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7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0.8个月。PFNA组出现骨折延迟愈合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为(49.1±10.6)min,优于PFNA组的(57.6±7.2)min;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61.20±4.37)分、(87.92±3.02)分,优于PFNA组的(54.60±3.18)分、(78.86±8.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04.2±36.1)ml、(110.5±26.3)ml,多于PFNA组的(98.2±32.3)ml、(58.7±15.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式均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严超  常花  刘常宇  关邯峰  陈文坚  赵利波 《骨科》2014,5(4):201-203
目的 探讨分析膝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方式选择及对比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的胫骨髁间棘骨折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rthocord缝线固定组21例、钢丝固定组19例、螺钉固定组16例.术前与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均采用Lysholm评分.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21个月.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平均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膝关节X线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其中3例出现前交叉韧带小部分断裂损伤,经关节镜治疗后取得满意恢复效果.结论 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固定方式,术后可早期活动,使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是值得肯定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改良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OSSUM及P-POSSUM)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进行评估探讨对手术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 应用POSSUM及P-POSSUM,预测191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30 d内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比较其预测价值.以并发症率50%为界,分为中低风险组(101例)及高风险组(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小室内间断给予蛋白激酶C激动剂-佛波醇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后,坐骨神经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mRNA、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轴突数目变化. 方法 SD大鼠42只行双侧坐骨神经中段切断约5 mm,"T"形硅胶管套接,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损伤1、3天,1、2、3和4周组.右侧间断给予1×10-9mol/L PMA(PMA侧);左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侧).采用组织切片核酸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技术检测各组术后各不同点PKC mRNA和NGF mRNA在坐骨神经表达的动态变化及轴突数目变化. 结果对照侧大鼠坐骨神经PKC mRNA在损伤后表达上调,第2周达高峰后下降;NGF mRNA在损伤后表达上调,第3周达高峰值后下降.PMA侧PKC mRNA于第2、3和4周表达较对照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NGF mRNA第2、3和4周表达也较对照侧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轴突数目在2、3和4周时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KC介导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NGF mRNA表达及神经再生,而且PMA能够促进NGF mRNA表达及促进轴突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鼠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DM分别处理12h和24h,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来观察成骨细胞两种目的基因(IGF-Ⅰ,IGF-ⅠR)的mRNA表达。结果 ADM可以刺激成骨细胞IGF-ⅠmRNA表达,以10-11 mol/L作用12h最明显。ADM亦可上调成骨细胞IGF-ⅠR mRNA表达,可维持24h。结论 ADM可以通过增强IGF-Ⅰ的表达调节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肌腱细胞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在体内局部添加GDF-5以促进损伤肌腱愈合及改善外源性愈合所致粘连打下基础.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GDF-5在体外对肌腱及腱鞘滑膜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的GDF-5在体外对肌腱及腱鞘滑膜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GDF-5可以明显促进肌腱细胞的增殖,而对腱鞘滑膜细胞的增殖率的作用较弱.对两种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添加一定浓度的GDF-5后肌腱细胞增殖率较腱鞘滑膜细胞提高更为明显,而凋亡并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痛风性关节炎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痛风性关节炎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只有30例左右的报道,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而有些医师临床诊治水平却并未随之提高,出现了不少误诊病例,现就我们近年来接诊的部分误诊病例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诱导永生化人前软骨干细胞 (IPSCs) 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IPSCs 接种于温敏型壳聚糖水凝胶 (C/GP) 三维支架上,加入含TGF-β1的诱导培养基,低氧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观察三维支架上IPSCs的生长及分化情况。7 d后行Alcian Blue染色,分析细胞外基质糖胺聚糖(GAG)合成情况,并收集细胞,提取RNA。RT-PCR检测诱导前后髓核样细胞标志基因Ⅱ型胶原(Collagen Ⅱ)和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IPSCs在三维支架上生长状态良好,诱导7 d 后,Alcian Blue染色表明,细胞外基质GAG的合成明显增多,实验组(诱导培养基)明显多于对照组(普通培养基)。RT-PCR证实Ⅱ型胶原和Aggrecan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证实细胞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IPSCs经TGF-β1诱导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髓核样细胞,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具有良好的分泌功能,能够有效地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TGF-β1可能通过上调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诱导IP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