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成药》2019,(8)
目的分析《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失眠中成药的成方规律。方法遴选并整理《新编国家中成药》中关于治疗失眠的中成药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中的Apriori版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其中前者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后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果共纳入227个中成药处方,使用频次超过15次以上的中药有41种,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0条;3味药物组成关联规则43条,4味药物组成关联规则2条;聚类分析提取出具有同质性的药物组成11组;因子分析共得到公因子14个。结论《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失眠中成药的高频药物以补虚药、安神药、健脾祛湿药为主,药对规则体现出以麦冬→五味子滋阴宁心、茯苓→酸枣仁健脾养血补心的特点;茯苓→白术为具有代表性的健脾祛湿药对,而补益药对重在运用当归、白芍、熟地黄等中药滋肝养血,并适当加入川芎以活血化瘀;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所体现的治法以温肾助阳、补肾填精、清肝泻火为主,其中温肾助阳大多入鹿茸、淫羊藿、菟丝子等壮阳之品,补肾填精可伍黄精,清肝泻火则以黄芩为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脑出血(ICH)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4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依据是否发生SAP将患者分为SAP组(83例)及非SAP组(158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史及全血分析结果等,计算SII值,采用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II与SAP的独立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评价SII的预测价值。结果 241例脑出血患者中83例(34.4%)发生肺炎。单因素分析显示SAP组患者出血量、入院NHISS、入院GCS、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II均高于非SAP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比例高于非SAP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SII第三、四分位数组与第一分位数组相比,SAP患病风险的OR值(95%CI)分别为3.40(1.18~9.78)、5.20(1.81~14.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08(P<0....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疗程结束后随访至12周。比较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Barthel指数(MBI)及生存质量评分(SS-QOL)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 MBI及SS-QOL评分的基线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 MBI及SS-QOL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12周时,2组患者的FMA、 MBI及SS-QOL评分也均较基线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作用效果持续,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脂欣康对ApoE基因敲除(ApoEKO)小鼠海马形态学及脑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方法以ApoEKO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poEKO组、脂欣康组、联合干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脂欣康、脂欣康+维生素E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灌胃60d,以同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之后将所有小鼠断头处死,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ApoEKO小鼠海马内ChAT和P38的表达。结果与C57BL/6J小鼠相比,ApoEKO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破坏,ChAT阳性神经细胞数目与P38阳性染色颗粒明显减少,染色变浅,ChAT与P38平均灰度值明显增高(P<0.05)。干预组的反应结果介于两者之间,联合干预组表达优于脂欣康组。结论脂欣康能够减轻ApoEKO小鼠海马区神经损害,增强ChAT与P38的表达,与维生素E间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菌群检测方面的应用,菌群失调与疾病的相关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在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重点阐述肠道菌群在改变肠道通透性、影响炎性因子表达和肠黏膜免疫、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B27分子模拟等方面与AS发病存在的关系,并对肠道菌群失调对AS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进行性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以T细胞克隆增生、积聚和组织浸润为特点,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0%~15%。NOTCH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及两者之间通过下游靶基因和靶蛋白实现的交互作用在T-ALL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对这两条信号通路的认识逐渐深入,NOTCH1和PI3K-Akt信号通路成为治疗T-ALL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补骨脂宁治疗肺癌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宁干预A549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法、高通量测序技术、趋势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的方法分别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筛选补骨脂宁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关键基因以及关键通路,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测序的结果进行验证,探讨补骨脂宁治疗肺癌的潜在机制。结果 补骨脂宁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调节细胞内4 364个基因的表达。通过趋势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分别聚类在20个基因表达模式中,其中前4个基因表达模式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显著下调趋势,说明补骨脂宁主要通过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发挥抗增殖的作用;通过组间差异基因的比较,笔者发现随着补骨脂宁浓度的增加,下调基因也随之增加,细胞增殖趋势越加减弱,与趋势分析结果一致,因此,笔者着重分析高浓度补骨脂宁干预组的278个差异基因,GO分子功能结果显示,补骨脂宁主要改变细胞和代谢的过程,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补骨脂宁主要通过影响类固醇生物合成、脂肪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酮体的合成与降解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等通路发挥作用,因此选取显著富集于脂质代谢通路并且P<0.01的差异表达基因LSS,硬脂酰基辅酶A脱氢酶(SCD),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酶基因(HMGCS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进行验证,Real-time PCR显示补骨脂宁可以抑制LSS,SCD,HMGCS1的mRNA表达,升高ANGPTL4的mRNA表达,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补骨脂宁主要通过靶向脂质代谢途径相关的代谢因子,抑制A549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遴选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由两位录入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Egger检验以评估发表偏倚,若存在发表偏倚则进一步运用剪补法评估偏倚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48个研究,包括4 3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相比,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组在有效率、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有效率存在发展偏倚,运用非参数剪补法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未对结果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表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结果尚有待临床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9.
10.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切口周围皮肤麻木在临床上普遍存在,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其研究仍处于试验阶段,防治方法及预后转归也尚未达成共识。目的: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后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研究现状和防治进展做一综述。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美国国立图书馆2001年12月至2016年12月发表有关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文献。以"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麻木""感觉异常"为检索词,剔除重复性研究,最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6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临床上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普遍存在切口周围皮肤麻木的现象,而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外也较少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良手术入路预防皮神经损伤、神经导管、神经营养药物、手术修复等方面,但仍存在诸多未知问题,目前也缺乏理想的的防治方案;(2)将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皮神经损伤的修复,包括生物分子治疗、细胞治疗以及导管治疗等,但其临床研究仍处于试验阶段,其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3)因此,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口周围皮肤麻木是否需要治疗、如何治疗仍然是今后关节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