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健康和病变人声带振动特性声门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多功能声门图仪测定了健康受试者(男46名,女34名)和不同喉病患者(男134名,女87名)声门图的波形及其特征参数。根据测出的正常声门图及其参数分布研究了恶性喉病变、声带麻痹、喉内关节病变、功能性声门发声障碍、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炎和早期喉病的临床声门图表现及其与声带振动模式变异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上述病变声门图的鉴别诊断指标和用声门图对喉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功能治疗的疗效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证实:声门图方法能准确、定量、灵敏地反映声带振动模式及其变异;在喉病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研究人体测量指标对儿童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作用,探讨不同指标筛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切点值。方法 选取自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就诊的94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为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肥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52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测量身高(H)、体重(W)、腰围(WC)、臀围(HC)和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行肝脏B超的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高比(WHtR)、腹部体积指数(AVI)、脂质蓄积指数(LAP)和内脏脂肪指数(VAI)等指标。通过绘制人体测量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人体测量指标与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并比较各项人体测量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确定切点值。结果 肥胖组BMI、WC、WHR、WHtR、AVI、LAP、VAI及TG均高于对照组(t=23.090、21.068、12.547、22.855、17.578、8.159、5.394、6.183,P<0.001)。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BMI、WC、AVI、LAP、VAI均高于肥胖不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组(t=2.180、2.389、2.362、3.643、2.839,P<0.05)。人体测量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LAP、VAI、 WC、 AVI、 BMI。对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联合诊断指标进行筛查效能分析结果显示,LAP+AVI 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595~0.817,P<0.001);AVI+VAI 曲线下面积为0.685(95%CI:0.570~0.800,P<0.01);BMI+WC 曲线下面积为0.652(95%CI:0.537~0.768,P<0.05)。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为LAP+AVI、AVI+VAI、BMI+WC。结论 LAP联合AVI对儿童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筛查作用。  相似文献   
5.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is known as a progressive paralysis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degeneration of upper and lower motor neurons, and has an average survival time of three to five years. Growing evidence has suggested a bidirectional link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neurodegeneration. Here we aimed to report one female case with ALS, who benefited from 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MT), an improved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 through a transendoscopic enteral tube during a 12-month follow-up. Notedly, the accidental scalp trauma the patient suffered later was treated with prescribed antibiotics that caused ALS deterioration. The subsequent rescue WMTs successfully stopped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with a quick improvement. The plateaus and reversals occurred during the whole course of WMT. The stool and blood samples from the first WMT to the last were collected for dynamic microbial and metabolomic analysis. We observed the microbial and metabolomic changing trend consistent with the disease status. This cas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shows the direct clinical evidence on using WMT for treating ALS, indicating that WMT may be the novel treatment strategy for controlling this so-called incurable disease.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和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的19例上胸椎OVCF患者(20个椎体)资料(机器人组)和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徒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的21例上胸椎OVCF患者(21个椎体)资料(徒手组)。机器人组男5例,女14例;年龄62~88岁;徒手组男6例,女15例;年龄64~83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感染和血管栓塞),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AH)和伤椎后凸角(KA)观察疗效。结果机器人组和徒手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中19例患者(20个椎体)和徒手组中21例患者(21个椎体)均顺利完成单侧穿刺入路椎体成形术。4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3个月。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37.9±8.2)min]、骨水泥注入量[(2.3±0.9)mL]、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0.0%,2/20)均少于或低于徒手组[(46.2±9.4)min、(4.2±1.3)mL、42.9%(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感染和血管栓塞发生。术后1 d、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ODI、AH和K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T1~T4)OVCF临床疗效满意,可减少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当对有间质细胞混杂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与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LCM)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从LCM所得的细胞中获取足够RNA量相当困难。本文首次将LCM与RNA线性扩增结合用于膀胱癌相关基因研究,目的是确定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将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从膀胱粘膜中分离出来,将膀胱癌细胞从肿瘤间质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RNA体外线性扩增,以备进一步研究。方法采用LCM技术分别从正常膀胱粘膜及膀胱癌组织冰冻切片中获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提取RNA,并对微量RNA进行体外线性扩增。然后用RT-PCR验证扩增前、后RNA中β-ac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对照实验I证实经LCM后RNA完整性较好;经对照实验Ⅱ初步确定设定条件下LCMshooting次数与可获得RNA量间对应关系。从膀胱粘膜种捕获膀胱移行上皮细胞25万shootings;从膀胱癌组织中获取癌细胞20万shootings。产物RNA扩增后获得片段大小为0.5-2.5kh的aRNA,且β-actin基因表达表达完整。结论LCM结合RNA体外线性扩增技术能成功地获取较为单一的研究目的细胞,扩增后RNA完整性较好,能用于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9.
10.
背景:用于国人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假体多由欧美国家进口或以之为蓝本制作,而欧美人种的膝关节界面与国人不同,国人的各人群之间亦有不同,制造适合于国人各人群的膝关节假体对于取得良好的置换效果至关重要.目的:明确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胫骨上端截骨面的几何特点.方法:135例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的膝关节CT扫描影像学资料来源为近段时期在CT扫描机上进行过膝关节检查人员的CT扫描数据,将膝部CT扫描数据导入图像工作站建立数字化模型,在模型中距内侧平台之下3 mm与6 mm处后倾3°截骨,测量两截骨平面中前后径线与内外侧径线等各径线的数值.结果与结论:测得两截骨平面中各径线数值,进一步得出各主要径线之间的相关系数与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与欧美人种及亚洲各人群相比,胫骨近端截面有其独自特点,建议据其特点设计与选择适合于西北汉族人群的膝关节胫骨侧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