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29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318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01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36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 (SGLT2 inhibitors) are a new type of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they have been proven to have a good hypoglycemic effect. Several lines of clinical evidence have shown that SGLT2 inhibitor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s of atherosclerosis, hospitalization for heart failure, cardiovascular death,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nd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Because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GLT2 inhibitors on the heart and kidney, they are being studied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out diabet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cardiologist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nephrologists to fully understand this type of drug.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f SGLT2 inhibitors: the recent clinical evidence of their cardiovascular benefits, their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their safety.  相似文献   
2.
铅防护服的性能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防护服用于放射诊断与治疗中医护人员和患者的X射线防护。透视和拍片可以用于检查铅防护服裂缝、开线和破洞等破损状况。通过建立铅防护服的淘汰标准,定期检测、科学更新,保证最佳的放射安全。  相似文献   
3.
4.
预移植在胚胎移植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预移植在胚胎移植中的作用。 方法 :在超声波引导下胚胎移植 114个周期 ,其中 10 1个周期进行预移植。比较预移植与未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按预移植与实际胚胎放置深度差值分组 ,并比较两组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结果 :预移植周期与未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5 9.4 1%和 6 1.5 4 % ,35 .81%和 31.4 3% ,P均 >0 .0 5 ) ;按预移植与实际胚胎放置深度差值分组后 ,两组妊娠率和种植率统计学差异也无显著性 (6 1.5 4 %和 5 8.6 7% ,4 0 .79%和 34.0 9% ,P均 >0 .0 5 )。 结论 :在胚胎移植技术中 ,预移植不能准确指引胚胎移植深度  相似文献   
5.
周围神经损伤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手术可因盆神经丛和 (或 )海绵体神经损伤而造成勃起功能障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使损伤神经自我再生修复 ,完全恢复勃起功能。本文综述近年来勃起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 ,试图寻找出一种促进损伤的勃起神经再生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完善合同信息 促进设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院通过完善合同信息,以信息流推动人员流、资金流和设备流的规范运行,促进了设备的技术、经济、流程等基础管理。  相似文献   
7.
儿童期肥胖增加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心血管代谢风险(CMR),并可持续至成人,使代谢性疾病低龄化。近年发现,尿酸、视黄醇结合蛋白4、维生素D、颈围等与肥胖儿童CMR密切相关,可作为CMR的预警指标,为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新靶标。认识预警指标与代谢风险的关系、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早期识别有CMR相关因素的高危人群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全程分娩管理模式下,为孕产妇提供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服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待产、分娩到产后康复(LDRP)一体化全程分娩管理模式(以下简称为LDRP管理)的84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进入产房时是否进入自然产程,将其分为自然临产组(n=441)和引产组(n=407)。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组孕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分娩年龄、孕次、孕龄、妊娠并发症,以及母儿结局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并经过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702001)。结果①2组孕产妇分娩年龄、孕次和高龄孕产妇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产妇分娩孕龄、经产妇占比、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分娩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引产组孕产妇均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促宫颈成熟或缩宫素进行引产,其中使用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分别为26.5%(108/407)、10.3%(42/407)、60.0%(244/407)、3.2%(13/407)。③2组接受LDRP管理孕产妇总剖宫产术分娩率(2.9%vs 7.1%)、会阴侧切率(20.1%vs 28.6%)、新生儿出生体重[3410 g(3180~3650 g)vs 3340 g(3040~3640 g)]、总住院时间[4 d(3~4 d)vs 4 d(4~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46、χ^(2)=7.894、Z=-2.730、Z=-5.112,P<0.05)。④2组LDRP管理孕产妇临产后剖宫术分娩产率、产后24 h出血率、产后24 h出血量≥1000 mL、异体红细胞悬液输注率和宫腔水囊压迫率和产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孕产妇LDRP管理具有一定可行性,孕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均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由于长期的肠道摄入不足,肠衰竭患者不得不依赖肠外营养(PN)来维持能量和正常的生理需求。然而PN在提供能量及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会引起肝脏损害。此外,由于肠道结构和内环境发生改变,IF患者往往伴随着肠道菌群失调及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过度生长的细菌代谢产生的毒性介质可诱导肠道炎性反应和胆汁酸代谢紊乱,最终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及肠衰竭相关性肝损害(IFALD)。自1998年Marshall首次提出肠-肝轴的概念以来,肠-肝轴紊乱在IFA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备受关注。肠道-肝脏之间的"对话"是维持肝脏代谢和肠道内稳态平衡的关键,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然而,作为一个"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在IFA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笔者首次提出肠-菌-肝轴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试图强调肠道菌群是肠-肝轴中的重要一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IF患者肠道和肝脏损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肠-菌-肝轴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深入研究,将对理解IFALD的发病机制和改进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纳米碳与吲哚菁绿(ICG)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方面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67例患者资料,根据所使用的示踪剂种类,分为纳米碳组130例、ICG组37例,应用GraphPad Prism 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指标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率等计数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示踪剂对不同病理分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种胃癌根治术式中,淋巴结分拣均有助于提高淋巴结总检出数。纳米碳组较ICG组更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第5站淋巴结的清扫数目(P=0.02)、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第1站淋巴结的清扫数目(P=0.03)以及根治性远端胃淋巴结的总清扫数目(P=0.03)。在提高淋巴结检出率方面,两种示踪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米碳与吲哚菁绿在不同病理分期中的总体淋巴结清扫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使用何种示踪剂,均提倡淋巴结分拣。纳米碳较吲哚菁绿更有助于提高根治性全胃第5站淋巴结的清扫数、根治性近端胃第1站淋巴结的清扫数以及根治性远端胃淋巴结的总清扫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