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患者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本中心原脑卒中肢体运动障碍的社区康复方案(基础治疗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灸、推拿治疗的优化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且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观察组治疗后1年内致残率、复发率以及病死率分别为4.17%、2.78%、0%,对照组分别为9.72%、15.28%、2.78%。结论两组所用方法均能增强患肢运动能力,但优化的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效果更为明显,提高减轻残疾,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便于在基层、家庭病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徐娟娟  鲍勇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73-1977
  目的  评估长期护理保险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满意度, 了解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推广后是否达到预期。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上海市中心3个社区,每个社区于2021年1—12月从通过评估失能程度为2~6级且享受相应的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居民中,各抽取80名居民。调查内容分为2个部分,(1)个人基本情况;(2)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基于SERVPERF(Service Performance)模型,构建移情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感知性5个评价维度,每个维度对应设计3~5个评价指标,共20个指标对长期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240名服务对象中, 男性78名(32.50%),女性162名(67.50%);其中90.42%(217/240)为70岁及以上的老人;已婚122人(50.83%)、丧偶106人(44.17%);服务的地点主要为社区居家;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以一般(49.58%)和不健康(33.75%)、自理有困难(42.08%)和基本自理(34.17%)为主;需求2~3级护理占58.75%。本次调查的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总分为4.408分,处在比较好和非常好的范围内。5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响应性、可靠性、感知性、保证性和移情性。  结论  服务对象对长期护理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是满意的,但不能满足不同等级服务对象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疼痛被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明确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类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慢性疼痛病史者占人口的25%~30%,而老年骨关节病患者慢性疼痛占老年人口的50%~75%。其中半数以上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工作能力可达数周、数月、数年,甚至导致永久性的伤残,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现将老年慢性疼痛现状与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死因,在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病死率尤为严重[1]。因此,采取正规治疗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尽快恢复,减少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海宝山区门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地区CAP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上海宝山区25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成人CAP 8 911例,根据不同年龄组CAP季节分布情况、不同年龄CAP发生部位情况、不同季节CAP性别分布情况、不同部位CAP性别分布情况及不同年龄组病原学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患者为CAP高发人群,春季为CAP高发季节,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不同季节CAP或不同部位CAP在不同性别的人群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病原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加强门诊成人CAP流行病学研究,制定CAP防治策略是一项重要工作.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年龄、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及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某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静坐生活方式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并且与吸烟、肥胖等不良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和交通运输方式机械化、自动化 ,对人们闲暇时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锻炼促进已引起各国卫生组织的重视 ,我国也为此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本文对上海市某社区35~ 74岁常住居民的体育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以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 ,并为进一步制定社区体育锻炼促进策略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对上海市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9)和观察组(n=89),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及HbA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糖代谢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以及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和生存质量总分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健康行为,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及康复效果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95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社区心理干预组(n=65)、家庭心理干预组(n=65)及联合组(n=65),三组患者均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社区心理干预组施行社区医院内心理干预,家庭心理干预组施行出院后家庭心理干预,联合组采用医院内心理干预联合出院后家庭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三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康复效果。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三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三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5),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联合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三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3个月后和干预6个月后联合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社区-家庭心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模式。分析本院社工的现状、与本院对社工的需求,社工的现况模式等分析。医务社工以编制外的,第三方身份进驻医疗单位,由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支付其薪水、由社会支持、医院监管、具有一定医学背景,条线混合制的,更有利于发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同意情况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空腹下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及餐后2 hC肽水平;计算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功能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PG、2 hPG、HbA1c和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FC-P、2 hC-P和HOMA-islet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BMI为(25.17±1.29)kg/m~2明显低于对照组(27.58±1.69)kg/m~2,t=9.816,P=0.000;观察组治疗前后BIM相比较,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胰岛素剂量为(18.65±1.23)U/d,明显低于对照组(20.63±1.98)U/d,t=7.356,P=0.000;观察组血糖水平达标时间平均为(12.15±0.75)d,明显短于对照组(13.88±1.19)d,t=10.651,P=0.000。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3%(1/75),明显低于对照组9.33%(7/75),χ~2=4.753,P=0.029。结论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均可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前者可明显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且体重变化更小,因此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