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结节性筋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结节性筋膜炎中,术前超声误诊率为70%。共计病灶12个,其中皮下型10个。声像学表现可分为低回声型(9/12)和不均匀回声型(3/12),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欠清,后方回声增强,8个病灶可检测到血流信号。结论:加强对结节性筋膜炎超声特征的认识,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93例孕晚期孕妇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脐带绕颈的形态结构及血流信号特征,并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 检出脐带绕颈82例,产后分娩证实78例,符合率95.5%。结论 二维与彩色多普勒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脐带绕颈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异常子宫出血(AUB)的宫内病因,探讨宫腔镜在其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AUB患者的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08例AUB的病因:子宫内膜息肉(36.1%)、子宫内膜增生症26例(24.1%)、子宫黏膜下肌瘤15例(13.9%)、宫腔粘连11例(10.2%)、节育环异常65例(5.6%)、子宫黏膜下腺肌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各3例(分别占2.8%)、子宫内膜癌和子宫纵隔各2例(分别占1.9%).宫腔镜诊断AUB宫内疾病的敏感性为95.3%,B超检查的敏感性为49.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宫腔镜诊断宫内异常102例(94.4%),与宫腔镜结合病理检查诊断宫内异常107例(99.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5.39%,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为83.0%.结论 AUB的最常见病因为子宫内膜息肉,其次是子宫内膜增殖症.宫腔镜可作为AUB病因诊断的一线检查手段,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内膜病变性质、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老年妇女盆腔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老年妇女患者盆腔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例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8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内膜癌6例,子宫肌瘤19例,良性卵巢肿瘤9例,恶性卵巢肿瘤5例。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 38例,子宫腔内有占位性突出团块或不均质混合型回声11例,子宫肌瘤19例,卵巢囊性肿瘤9例,卵巢实性及囊实性肿瘤5例。超声检查对盆腔病变呈病理性改变的阳性预测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查在老年妇女盆腔病变的预防及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疑难宫腔手术操作中的应用。方法:139例疑难宫腔手术操作均在B超引导下进行,其中人流失败及困难人流术43例,疑难取环术19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23例,胎盘残留36例,B超导视下羊膜腔穿刺术18例。结果:138例在B超的引导下均1次性取得成功;1例环嵌顿肌层较深,手术失败,最后改成宫腔镜完成手术。138例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大出血,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进行的疑难宫腔手术避免了常规手术操作的盲目性和危险性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不同时间段肾动脉阻力指数(RI)变化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关系,探讨CDFI评价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4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I/R组.应用CDFI分别监测不同时间点各级兔肾动脉的RI值,并测定肾皮质的α-SM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S组比较,I/R 8 h组段动脉(SRA)及叶间动脉(IRA)出现RI增大(P<0.05).I/R 24h组肾主动脉(MRA)、SRA及IRA出现RI增大(P<0.05).与S组比较,I/R各组α-SMA平均光密度(OD)升高,24 h亚组升高显著(P<0.05).I/R各组MRA、SRA和IRA的RI与肾组织α-SMA变化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CDFI是一种无创、及时的评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与妊娠黄体囊肿应用经阴道超声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本院产科收治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34例,以及妊娠黄体囊肿患者共34例两组患者均通过阴道超声检查.对比指标包括肿块大小、环壁厚度、血流阻力指数以及血流频谱形态情况.结果:未破裂异位妊娠组与妊娠黄体囊肿组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患者炎症介质的干预作用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变化,术后7 d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治疗组PCI术后的各时间点的血清IL-6、TNF-α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术后心功能指标LVEF、LVDD、NT-proBNP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对急诊PCI患者的心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恒  肖贤  谢培凯 《中外医疗》2013,32(15):181-182
目的探究B超和CT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比性分析法对该院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接诊的病患中采用随机抽取法80例甲状腺结节病人进行诊治,其中,在手术完成之后进行病理学常规切片检查的有72例,影像分析再进行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的有24例。实施高频B超扫描的有80例,实施CT扫描的有21例,将患者分为B超组以及CT组,采用数据学统计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体现其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检查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是93.75%(75/80)。CT的准确率85.71%(18/21),但B超、CT诊断的正确率各是75.00%(6/8)。结论 B超与CT检查联合应用对诊断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