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给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0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保留灌肠),观察组52例(保留灌肠治疗+内镜下给药).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CRP、IL-6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给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使炎性反应减轻,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定义为胃肠道、肠系膜和网膜中的KIT蛋白(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阳性间充质梭形细胞、上皮样或偶尔多形性间充质肿瘤,通常(约95%)表达为KIT蛋白,并且通常(高达90%)含有编码Ⅲ型受体酪氨酸的基因突变[1].发生在直肠的间质瘤较为少见,占所有直肠肿瘤的0.1%[2],因其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特殊的发病位置,早期诊断和治疗直肠间质瘤这一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挑战性.故本文报道了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并检索近10年于PubMed发表的文献,来探讨该病的发病位置、临床表现和手术方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5.
6.
姚玉乔  高映  彭财英  卢健  程双  舒积成 《安徽医药》2019,23(10):1913-1916
竹叶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是药用柴胡重要来源之一,在我国许多地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和种植资源。竹叶柴胡的次生代谢物主要包括皂苷、黄酮、木脂素、挥发油和多糖类等,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本课题组对竹叶柴胡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竹叶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肛门洗剂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后第2天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患者给予肛门洗剂熏洗,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纵径,同时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与对照组[80%(40/50)]比较,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6%(48/50)]明显升高(χ2=6.061,P=0.014)。与本组术后1天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14天时创面疼痛、创面渗出、创面水肿等症状评分均降低,TGF-β1、VEGF表达增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纵径均明显减少(t=2.954、2.911、3.125,P=0.042、0.046、0.011)。结论肛门洗剂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恢复,其作用可能与上调TGF-β1、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温阳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和新思路。方法:根据检索词检索万方、知网、维普、学位论文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3月的全部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Excel 2016建立原始处方数据库,统计用药频数与高频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类别。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再选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最终获得处方174首,涉及152味中药,得出高频中药(频率≥1.0%)24味,以白术、甘草、补骨脂频次最高,性味以温、甘为主,归经主要为脾、胃、肺、肾经,药物功效类别多为补虚、温里、收涩。聚类分析获得6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支持度最高的核心药物组合是白术-茯苓、肉豆蔻。结论:温阳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核心用药多以补虚、温里药,配伍特点多为温阳,佐以利湿、清热、活血、行气等,药物组方以四神丸为基本方进行化裁,抓住了UC的根本病机——脾肾阳虚,“补虚不助邪,祛邪不伤正”以达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痔灵注射液(由五倍子、明矾等组成)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对混合痔患者肛肠动力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2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2组均给予直肠黏膜下注射消痔灵注射液。比较2组手术指标、肛肠动力指标及临床疗效指标。【结果】(1)术后6个月,2组临床疗效、肛门狭窄程度及尿潴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术后6个月,2组各项肛肠动力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肠静息压、直肠感觉阈、直肠耐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肛管静息压、肛管直肠压力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痔灵注射液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改善肛肠动力,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肛缘水肿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其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近年来,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该文总结了近十年来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其西医疗法包括口服用药、局部用药、静脉输液等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如激光、微波和射频等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中医疗法包括中医内治、中医外治、针灸及其他中医治法。现将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病机制、发病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