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0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492篇
预防医学   199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02篇
  17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82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血小板的黏附、激活与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在ASCVD的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但其用于ASCVD的一级预防仍存在争议。近期发表的几  相似文献   
2.
3.
易栓症是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重点。对于接受手术的止凝血障碍病人,需要谨慎评估VTE的个体风险,同时兼顾手术和麻醉的性质、出血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栓形成史、恶性肿瘤和其他高危共患病。VTE风险应与已知出血障碍病人使用抗凝相关的出血风险平衡。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发现和判断血栓与出血的病因,对病人的止凝血代偿能力作出评估,并对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对上述病人,建议术后不常规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尤其是血友病病人,但围手术期因子替代和止血药物的过度应用仍存在导致血栓的风险。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直接口服抗凝剂前应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当血小板计数<50×109/L,LMWH短期减量应用可能相对安全,监测抗Хa水平可用于调整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病人LMWH的剂量。主要消化道出血停止和重新使用华法林应至少相隔7 d。对于高血栓栓塞风险和术后高出血风险病人,术后当晚和术后第1天减量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5年来阴沟肠杆菌在我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变迁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再用双纸片法检测超广普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分离阴沟肠杆菌261株,其中2010年分离48株(18.4%)、2011年50株(19.2%)、2012年52株(19.9%)、2013年54株(20.7%)、2014年57株(21.2株%);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肝胆外科,分别占49.%(130株)、14.9%(39株)、11.9%(31株),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52%、13.5%、12.8%,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29.9%(78株),产酶株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株,全部菌株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尿路和各种伤口感染,多发于ICU患者,并且呈逐年增多趋势,产ESBLs在阴沟肠杆菌中广为流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减少产ESBLs株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及时开通导致梗死的责任血管以恢复脑灌注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机械取栓技术的应用使得患者的血栓组织能够被获取并得到研究。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通过机械取栓术获取的血栓的相关研究发现,以纤维蛋白为主的血栓是造成取栓困难的重要组织学原因,影像学方法可以在术前评估血栓特征。这些发现提示临床工作者可以积极开发新型血栓取出装置用于处理难治性血栓,并有必要探索精确便捷的血栓特征影像学评价方法,从而提高机械取栓疗效。  相似文献   
6.
7.
正文:小儿遗尿症是指 5 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后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1]。该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完善,部分患儿病情可以逐渐缓解,但仍有部分患儿遗尿会延续到成人,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小儿遗尿症病因尚不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患儿排尿机能发育迟缓、睡眠觉醒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以及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药物治疗采用抗利尿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但存在不良反应大、易复发等弊端[2];行为治疗则是采用膀胱功能锻炼,患儿依从性差。古今许多医家认为遗尿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引起水液代谢、固摄障碍所致[3]。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有独特的优势,不但能减缓患儿的病情,还能调理其体质[4]。刘月婵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四十余年,在诊治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巧用内外兼治之法,往往效如桴鼓。现将刘月婵主任诊治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测量具有安全、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评估,但FeNO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可能与FeNO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目前关于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对FeNO水平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生活环境因素暴露对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FeNO水平的影响,以提高临床医生利用FeNO管理哮喘的效能。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109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问卷信息主要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生活环境因素(包括吸烟史,家人在家是否吸烟,过敏史,居住地位置,居住地离车流量大的主干道位置,居住地周围有无工厂,居住房屋楼层,房屋居住年限,床单、被/枕套清洗晾晒的频率,家中窗帘材料,家中有无盆栽花草,家中垃圾桶有无定期清洗,家中有无饲养宠物,家中有无蟑螂,厨房垃圾有无当天处置,家中是否有毛绒玩具),并收集FeNO的检查资料。根据FeNO水平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3组:FeNO低水平组(FeNO<2...  相似文献   
9.
探讨丝氨酸精氨酸蛋白激酶1(SRPK1)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通过Ualcan及TIMER 2.0数据库分析SRPK1 mRNA在肝细胞癌(LIHC)与正常样本、配对癌旁样本之间的表达差异,与生存时间、临床分期、病理分期、TP53变异、人种、性别、年龄、体重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用HPA数据库的免疫组化数据验证SRPK1蛋白在LIHC组织及正常对照间的表达差异。构建SRPK1过表达及抑表达的HepG2细胞,并根据SRPK1表达差异分为SRPK1组及对照的Vector组,shRNA组及对照的Scramble组。Western blot检测4组细胞株SRPK1的蛋白水平。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EMT分子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差异。核浆蛋白分离比较细胞β-catenin入核程度的变化。GEPIA2数据库分析在LIHC组织中SRPK1与Wnt/β-catenin通路下游基因Twist、MYC、MMP9的相关性,Real-time PCR验证SRPK1对Twist、MYC、MMP 9表达的影响。结果 SRPK1表达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配对癌旁样本(P<0.05),随疾病分期及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P<0.05),高表达SRPK1组总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P=0.035),LIHC患者TP53突变组SRPK1表达高于非突变组(P<0.05),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体重间无差别(P>0.05)。SRPK1过表达HepG2细胞E-cadherin表达下降,Vimentin表达增加(P<0.05);抑表达细胞E-cadherin增加,Vimentin下降(P<0.05)。SRPK1在LIHC组织中分别与Twist、MYC、MMP9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SRPK1过表达细胞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加(P<0.05),Twist、MYC、MMP9表达增加(P<0.05);反之,抑表达细胞β-catenin在细胞核中表达下降(P<0.05),Twist、MYC、MMP9表达减少(P<0.05)。结论 SRPK1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HepG2细胞EMT活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 LN)与正常对照(NC)肾活检组织肾小球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及细胞焦亡相关基因、免疫细胞浸润情况,为LN发病机制的认识、药物开发等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分析转录组数据集GSE32591筛选出LN和NC组的DEGs并与细胞焦亡相关基因取交集得到细胞焦亡相关DEGs,进行GO、KEGG功能富集、核心基因识别及验证等,明确细胞焦亡相关DEGs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并利用CIBERSORT分析22种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明确LN的免疫状态。结果 筛选出12个细胞焦亡相关DEGs,主要位于细胞膜和炎性小体,参与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因子产生的正调控、MyD88依赖性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免疫浸润分析提示初始B细胞(P=0.043)、单核细胞(P=0.025)LN表达升高,而记忆B细胞(P=0.002)、静息CD4+T记忆细胞(P=0.011)、滤泡辅助T细胞(P=0.007)和静息NK细胞(P=0.046)LN表达降低。发现前3位Hub基因CASP1、TLR2和MYD88表达在LN肾组织中明显升高,并与LN肾小球中记忆B细胞、静息CD4+T记忆细胞和静息NK细胞呈负相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结论 CASP1、TLR2和MYD88可能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影响LN的疾病进展,可能是预测肾小球细胞浸润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为LN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