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患侧M1区间歇Theta节律刺激(iTBS)联合外周磁刺激(PMS)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并探讨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45例脑卒中合并上肢功能障碍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刺激组、中枢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包括调控血压血糖、营养神经、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 每次训练时间45 min。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 联合刺激组加用患侧M1区iTBS联合患肢Erb′s点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中枢组加用患侧M1区iTBS联合患肢Erb′s点rPMS假刺激, 假刺激仅将线圈垂直于刺激表面;对照组未接受任何磁刺激。每日1次, 每周5 d, 共治疗10次。所有45例患者中, 仅对照组有1例因患者个人原因退出, 未能完成治疗, 余44例均完成10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次后(治疗后), 对患者行患侧拇短展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及波幅测定;采用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 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球囊导管扩张联合吞咽基础训练对脑桥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桥出血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2组患者均采用营养神经药物联合吞咽基础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球囊导管扩张技术进行治疗。球囊导管扩张术每日1次,每次25 min,每周5 d,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由1名吞咽治疗师于双盲状态下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FOIS)评级和Rosenbek渗漏/误吸评分量表(PAS)评级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进食能力和渗漏-误吸情况,并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FOIS和PAS分级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OIS和PAS分级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可更好地改善脑桥出血后气切患者的吞咽功能,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持感应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对延髓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延髓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手持感应电协同刺激治疗。手持感应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6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