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初步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经皮心导管缺损封堵术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包括9例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9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术期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所获取实时三维超声资料进行进一步的三维超声剖视分析和定量测量,并与二维超声结果比较。结果18例均获较满意的Live3D实时三维超声显示,能实时显示房、室间隔缺损的缺损解剖部位、立体形态及与房室瓣、半月瓣和腔、肺静脉等相互空间关系,经导管缺损封堵术后的Amplatzer装置在房、室间隔空间位置、与间隔边缘吻合程度及随间隔活动状况等,而较显示缺损一个径线的二维超声提供更丰富直观的三维超声空间诊断信息。实时三维超声房、室间隔缺损测值(1.25±0.58cm)与所选Amplatzer装置型号(1.72±1.06cm)相关性(r=0.97,P<0.0001)高于经胸二维超声测值(1.28±0.71cm)(r=0.93,P<0.0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简便安全、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强,在经心导管缺损封堵术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封堵器安置及术后疗效判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运动功能和运动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法乐氏四联症 (TOF)根治术后运动功能和运动风险 ,并探讨相关因素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5 4例TOF根治术后患儿依次进行心电图、2 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结果 除 13~ 14岁年龄组外 ,其余各组TOF根治术后患儿静息心率和收缩压与正常同龄儿童差异无显著性 ,但其极量心率和最大收缩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OF术后患儿运动耐量平均为正常同龄标准的 ( 81 7± 13 8) %。运动耐量与肺动脉瓣返流程度、体外循环时间、手术年龄、右室流出道梗阻程度呈负相关。 18例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患儿平均运动耐量为 ( 6 9 4± 2 0 1) % ,35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患儿平均运动耐量为 ( 85 5± 7 8)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t=3 2 2 8,P <0 0 1)。2例患儿运动诱发频发多源室性早搏。结论 TOF术后运动功能较正常同龄降低约 2 0 % ,影响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右室收缩压增高、中 重度肺动脉瓣返流、手术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和心律失常。运动诱发频发多源室早提示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增高。早期进行手术 ,术后血流动力学正常或接近正常的TOF患儿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影响小儿多平面经胸三维超声心脏成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小儿多平面经胸 (TTO)三维超声检查的优化方案。方法 选择影响TTO检查的采集途径、采样角度间隔、原始图像增益、对比度、灰价阈值及透明度等 6个因素 ,各因素下设三个水平 ,按年龄段分组进行正交试验分析 (L1837) ,以三维重建效率为考核指标 ,评价各因素各水平的重要性。结果 各因素对三维重建效率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中采样角度间隔所起作用最大。按各因素平均极差值大小排序 ,各因素最大值分别位于 :采样角度间隔 3°、采样途径经剑突下、图像增益 90、对比度 2 0、灰阶阈值 10及透明度 2 0。采用上述方案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理想的TTO三维超声成像。结论 探索合理的TTO三维超声检查方法 ,有利于促进该技术在小儿心脏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测定的心肌工作指数在单心室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以47例功能性单心室患儿和28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定心肌工作指数(MPITDI),并与血流多普勒测定的心肌工作指数(MPID)、心导管测定的心室压力变化率峰值(dp/dtmax)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单心室组和正常儿童组中,MPITDI与MPID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0.912,r=0.944)。单心室患儿的MPITDI与dp/dtmax。呈显著负相关(r=-0.777)。与正常儿童相比,单心室患儿的MPITDI、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显著增高。结论 组织多普勒超声测定的心肌工作指数是一项测量简便、重复性好的检测单心室心功能指标。单心室患者的心功能较正常儿童差。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普勒超声音频处理系统自动估测肺血管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多普勒超声音频处理系统 (DASPS)自动定量估测肺血管阻力 (PVR )的准确性。方法 对 3 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应用DASPS和多普勒超声技术 ,根据主动脉、肺动脉、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时间间期参数估测肺动脉平均压 (PAMP)、肺血流量 (QP)及肺小动脉嵌压 (PAWP) ,按Poiseuille公式PVR =(PAMP PAWP) /QP 计算肺血管阻力 ,并与心导管实测值对比。结果 心导管测量的肺血管阻力与DASPS估测值高度相关 ( r =0 .93 ,P <0 .0 0 1) ,与多普勒超声技术估测值中等程度相关 ( r =0 .79,P <0 .0 1)。DASPS估测肺血管阻力所需时间短于多普勒超声技术所需时间 (P <0 .0 1) ,且重复性较好。结论 DASPS可以准确地无创自动定量估测肺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6.
三维超声仿真心腔内窥镜技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仿真心腔内窥镜观测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建立10个新鲜离体猪心ASD模型,经超声水槽用HP Sonos 5500超声系统采集三维超声图像,用移动立方体算法进行表面重建及可视化,建立心内三维超声仿真心腔内窥镜系统;同时将该系统的ASD面积、最大径和最小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10例离体心ASD均成功获得虚拟显示。三维超声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心内视角显示缺损的形态、部位及邻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间的关系,且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测量三维重建并虚拟显示后的ASD面积、最大径和最小径,测得数据与实测值高度相关(r〉0.95,P〈0.01)。结论三维超声仿真心腔内窥镜技术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三维超声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实时三维超声估测右心室室壁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3- DE)估测右心室室壁质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应用 Philips Sonos 75 0 0型超声仪实时 3- DE系统采集 10只离体猪心右室金字塔形数据库 ,结合 Tom Tec相应定量测量软件用心尖长轴 2、 4、 8及 16平面法分别测量右室游离壁质量 ,结果与二维超声双平面 Simpson法和离体猪心右室游离壁排水法实测值比较。结果 从方差分析、均数间两两比较及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看 :实时 3- DE 16平面法 (72 .81± 2 0 .4 9) g、 8平面法 (71.0 5±19.5 8) g及 4平面法 (6 6 .5 4± 2 0 .37) g估测右室游离壁质量值与猪心右室游离壁排水法实测值 (76 .2 1± 18.2 2 ) 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而实时 3- DE 2平面法 (5 3.70± 18.30 ) g和二维超声双平面 Simpson法 (5 8.4 0± 2 5 .98) g测值与排水法实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而且 3- DE 16平面法 (r=0 .96 ,P<0 .0 0 0 1)和 8平面法 (r=0 .95 ,P<0 .0 0 0 1)测值与排水法实测值更接近 ,其相关性高于实时 3- DE 4平面法 (r=0 .88,P<0 .0 0 0 8)、 2平面法 (r=0 .83,P<0 .0 0 2 9)和二维超声双平面 Simpson法测值 (r=0 .6 8,P<0 .0 30 7)。结论 实时 3- DE是准确估测右室室壁质量的又一可靠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准确率 ,提高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首次检出率。方法 本文总结了 15例先心患儿有关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超声检测结果 ,并与其外科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与外科手术结论一致者 6例 (占 40 % ) ;不一致 9例 (占 60 % ) ,其中漏诊 5例 (3 3 .3 % ) ,误诊 4例 (2 6.7% )。结论 多切面显示主肺动脉间隔回声中断 ,缺损边缘呈“T”字征 ,结合脉冲及彩色Doppler表现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准确地诊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9.
三维超声虚拟现实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科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小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心脏是一个结构复杂、快速活动的立体器官。先心病为一种或多种畸形在三维空间上的组合。其心脏外形及其组成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在诊断中往往起重要作用。由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只能提供二维图像信息,检查者必须对一系列二维图像“在头脑中进行三维图像重现”而作出诊断,不能满足先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剂量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二十世纪 80年代开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被推荐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基础药物。 1995年美国已将ACEI定为治疗CHF的首选药物。但是 ,临床使用的ACEI剂量明显低于CONSENSUS、SOLVD、V HeFT Ⅱ等临床试验所推荐的有效剂量。Pitt报道[1] 通常治疗CHF的依那普利(enalapril)平均剂量为 9mg/d ,卡托普利 (captopril)为37.5mg/d ,而CONSENSUS试验和V HeFT Ⅱ试验推荐的依那普利剂量为 4 0mg/d ,SAVE试验推荐的卡托普利剂量为 15 0mg/d。Aileen等[2 ] 报道 ,仅有 2 2 %的CHF病人接受了上述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