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理用药现况,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7月门诊处方1200张,以及随机调查其同期门诊就诊患者300人次,采用《处方管理法》推荐的评价表以及WHO推荐的国际指标对处方指标、患者关怀指标及行政管理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抽样处方中,平均用药品种为2.55种,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29.92%,注射剂使用比例为19.58%,药品基本目录使用比例为99.45%。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为9.13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22.13s,药品调配率为100%,药品标示完整率为88.53%,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的比例为88.77%。结论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和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医师和药师缺乏与患者的交流,需提高和强化医疗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2.
医院托管是将医院委托给有一定知名度及一定实力与经验的(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或三级医院,根据"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精神,进行大胆改革的一种管理模式。本文将简要阐述目前医院托管的背景,通过以一家(非中心)二级医院为例,总结其托管后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果,分析医院托管的成功和不足的相关因素,并得出结论:委托管理符合新医改的方向,是医疗资源整合的一种模式,也是二级医院生存发展的优选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合适的抗菌药物(AMD)评价指标,快速、可靠地评价青浦区二级医院内AMD使用的主要问题。方法依据16项国际抗菌药物使用调研指标,以及联合用药调研指标,采用回顾性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对该地区三家二级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研。结果医院基本药物目录中有62种AMD,但缺乏成文的药物治疗指南性文件,住院处方中有≥应用1种AMD的住院患者数占住院患者总数的69.59%;处方平均2.49种AMD;每位患者的使用AMD平均费用是879.74元;AMD治疗患者非预防Ⅰ、Ⅱ类切口感染的平均天数是6.33d;77.39%手术患者接受AMD预防感染,平均次数为14.27次;26.08%的肺炎病例按照指导原则治疗;以通用名开AMD处方的百分率为89.91%;仅有17.38%的AMD治疗患者进行了病原体药敏试验。结论医院决策层及药事管理委员会对AMD监管力度仍嫌不足,处方者对AMD的规范性使用意识薄弱,药师仍需发挥更大的合理用药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 ,1 3岁。因心悸就诊 ,自诉有间歇性心动过速史6年 ,心电图曾诊断 :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均无异常改变。心电图 (图 1 )示 :P波显示不清。电轴 -90°,Ⅱ、Ⅲ、aVF呈RS型 ,SⅢ >SⅡ。V1 呈qR型 ,R波呈现兔耳型。V6呈RS型。各导联QRS波终末部较粗钝 ,QRS波时限<0 1 1s。R -R规则 ,心室率 1 58次 min。食管导联 (图 2 )示 :P-P规则 ,间距为 0 56s,即房率为 1 0 7次 min,P与R无传导关系 ,R -R规则 ,间距为 0 38s…  相似文献   
5.
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13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引发ADR最多(87.05%);静脉给药引起ADR最常见(89.9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40.29%)、其次是胃肠道反应(17.2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1.51%)等。结论:增强医务人员的ADR报告与监测意识,进一步做好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下肢骨关节术后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8例)分别给予传统术后康复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结合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结果: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大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改善的情况,步行距离增加,步行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大于或者短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提高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等,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人24 h动态血压的控制状况.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住院的、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106例高血压病人为观察对象,分为糖尿病组(n=34)和非糖尿病组(n=72),对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的24 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糖尿病组分别为(143±21.2)、(144±20.2)、(142±25.4) mmHg,非糖尿病组分别为(133±21.8)、(134±21.7)、(131±23.3) mmHg,糖尿病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各项降压指标达标率均低于非糖尿病组;两组的收缩压和夜间血压下降比例达标率均低于本组的舒张压下降达标率.两组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需加强对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人各时段收缩压和夜间血压的控制,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对降压治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娟英 《上海护理》2010,10(2):83-87
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低、离职率高和护士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不仅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护士短缺,同时临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较低。离职意愿与满意度之间有密切关系,工作满意度低容易造成护理人员离职,进一步加重护理人员短缺,这无疑是对我国护理事业的严峻挑战。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目前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愿的相关情况,现将有关护士工作满意度及离职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膝关节内注射联合康复训练对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调查量表(WOMAC)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骨科门诊收治的80例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组、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医用几丁糖膝关节内注射疗法,B组采用医用几丁糖联合康复训练治疗,6周为1疗程.评价2组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及疗程结束后3个月血清PCT、TNF-α、hs-CRP水平及WOMAC评分.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A组的72.5%(P<0.05).2组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3个月血清PCT、TNF-α、hs-CRP水平及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3个月低于疗程结束时(P<0.05),且疗程结束后3个月B组血清PCT、TNF-α、hs-CRP水平及WOMAC评分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医用几丁糖膝关节内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期膝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能降低血清PCT、TNF-α、hs-CRP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及对比联合应用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及单用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治疗男性顽固性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4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集我院184例顽固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程4周至2年。所有患者均为应用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0.2 mg,1次/d,治疗1周后LUTS症状无改善。入选病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坦索罗辛组89例继续应用坦索罗辛0.2 mg,1次/d,治疗4周;联合治疗组95例联合应用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给予坦索罗辛0.2 mg 1次/d+托特罗定2 mg 2次/d,治疗4周。分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储尿期症状评分(储尿期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最大尿流率(Qmax)检测,评估治疗后LUTS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坦索罗辛组储尿期IPSS、QOL总体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3.23±4.39)、(4.23±1.27)分下降到治疗后的(12.21±4.07)、(3.53±0.9)分,Qmax由治疗前的(12.31±8.39)ml/s上升到治疗后的(14.12±8.62)ml/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储尿期IPSS、QOL总体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4.45±5.31)、(4.45±0.79)分降到治疗后的(6.56±2.03)、(2.34±0.73)分,Qmax由治疗前的(11.41±9.21)ml/s上升到治疗后的(15.52±8.35)ml/s,与联合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184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联合应用坦索罗辛和托特罗定能明显缓解男性顽固性下尿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急性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