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前瞻性研究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UNA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在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发生前后的差异.方法 收集15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留取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72 h尿液和血液.用酶法测血清肌酐(SCr)和尿肌酐(UCr)值;用ELISA法检测UNAG和URBP水平.手术后48~72 h SCr上升基础值的25%或绝对值上升44 μmol/L以上诊断为造影剂肾病(CIN)13例,选择性别、年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等基础资料匹配的27例为对照组.结果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的CIN发病率为8.7%(13/150).CIN组术前UNAG/U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97(1.06,2.64)U/mmol与1.07(0.68,1.88)U/mmol,Z=2.076,P=0.039];术后24 h CIN组患者UNAG/UCr值较术前显著上升[2.82(1.88,4.26)U/mmol与1.97(1.06,2.64)U/mmol,Z=2.607,P=0.009];ROC分析显示术前基础UNAG值可用于CIN预测,曲线下面积达0.776(P=0.023);截断值为8.08 U/L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71和0.713.基线UNAG高于8.08 U/L的比例在CIN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77.1%(10/13)与29.6%(8/27),Z=2.564,P=0.011],与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5.58,95%GI为1.24~25.08.结论 UNAG检测可用于CIN患病危险度的预测,并且术后24 h水平可用于CI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针对其临床特征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6月-2017年6月行腹膜透析置管并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及合并糖尿病的非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总计67例,30例至少发生过1次腹膜炎,占44.8%;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共216例,其中68例至少发生过1次腹膜炎,占31.4%,分析此30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及68例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在首次发生腹膜炎时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基本资料方面,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较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透析方式(本人、家人或保姆操作)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血磷、钙磷乘积、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方面,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较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有着更早发生腹膜炎的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症方面,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脑血管疾病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及因拔管导致退出腹膜透析情况均高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情况比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差,更易发生感染及营养不良,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此类患者加强腹膜透析操作的指导及教育。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3岁,以"规律行腹膜透析治疗12年,腹痛、腹水浑浊2d"为主诉,于2012年2月9日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内科.12年前患者曾因恶心、呕吐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查血清肌酐水平高达800μmol/L,开始进行规律性腹膜透析至今.  相似文献   
4.
尿路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盐酸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hydrochloride)是广谱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本研究采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并与常用的业已证明对尿路感染有良好效果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作对照,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与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规律腹透治疗的患者。采用腹部侧位X线摄片评估所有入选者腹主动脉钙化程度,并根据Kauppila评分系统行AACS评分。根据AACS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AACS=0)、轻中度钙化组(0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子痫前期(PE)与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孕妇血清和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的差异以及初步研究正常孕妇参考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住院的孕妇共149例,其中PE孕妇(PE组) 42例(28. 2%),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孕妇(肾脏病组) 53例(35. 6%),正常孕妇(对照组) 54例(36. 2%),分别检测其血清及尿液中β2-MG水平。结果:(1)肾脏病组孕妇尿液β2-MG水平明显高于PE组及对照组孕妇(P0. 01),而PE组和对照组孕妇尿液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980)(分别为5. 97±11. 26 mg/L、0. 33±0. 12 mg/L、0. 36±0. 13 mg/L)。(2)肾脏病组孕妇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PE组及对照组孕妇(P0. 01),而PE组和对照组孕妇血清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68)(分别为3. 98±3. 40 mg/L、2. 76±0. 60 mg/L、1. 98±0. 79 mg/L)。(3)将血清及尿液β2-MG值纳入ROC曲线,并计算AUC值后初步发现尿液β2-MG相应的AUC为0. 652(P=0. 002),正常孕妇尿液β2-MG水平参考值为0~0. 51 mg/L;血清β2-MG相应的AUC为0. 843(P0. 01),正常孕妇血清β2-MG水平参考值为0~2. 35 mg/L。(4)PE组尿液β2-MG阴性及血清β2-MG阳性患者共31例,占73. 8%(31/42),无单纯尿液β2-MG阳性患者。结论:PE与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孕妇的血清及尿液β2-MG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建议重新定义正常孕妇的血清及尿液β2-MG参考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随访梗阻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变化,评价尿液肾损伤分子-1 (uKIM-1)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uL-FABP)预测肾脏预后的价值.方法 入选30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前瞻性收集所有患者行经尿道输尿管置管扩张术解除梗阻前、后的尿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uKIM-1、uL-FABP水平.随访1年,评估uKIM-1、uL-FABP在梗阻性肾病肾脏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uKIM-1(r=0.497)、uL-FABP(r=0.552)与血清肌酐(sCr)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示,经尿道输尿管置管扩张术后72 h,uKIM-1> 156.00 pg/mg·Cr、uL-FABP>223.60 ng/mg·Cr均与不良肾脏预后呈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uL-FABP和uKIM-1在梗阻性肾病肾脏预后的判断中有良好的准确性,可作为梗阻性肾病预后不佳的早期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8.
施蓓莉  倪兆慧 《现代医学》2006,34(6):440-443
在慢性肾脏疾病(CKD)中心血管并发症的死亡率占所有病因的首位,CKD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疾病(CVD)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CVD的危险增加,且CK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后较无CKD患者更差.传统的CVD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质异常在CKD患者中发生率很高,但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升高程度不完全一致.因此,探究CKD中CVD的发生机制成为研究热点,而寻找相应的干预措施也成为延缓肾脏疾病进展、改善预后的新目标.最近发现,内皮素(ET)系统可能在CKD患者CVD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因此,作者对ET系统的生物学效应、在CKD中的作用,以及使用ET拮抗剂的潜在治疗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老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老年患者119例,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措施。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观察患者的自护能力,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对老年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采用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心脏手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干预时机的掌握对其转归及预后起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的心脏手术相关AKI的危险因素及早期检测的生物学标志(biomarker)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早期预测AKI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