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99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眼科学   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是一种以发育异常和肿瘤发生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现已确定此综合征的发生与PTCH基因异常有关,作者着重对此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2.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MRONJ)是一种因治疗全身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抗血管生成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发生的颌骨坏死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咀嚼障碍、面部软组织瘘管经久不愈、骨外露等,严重者可伴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迄今为止,国内对于MRONJ缺乏统一的分类、分期及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MRONJ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疗效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MRONJ的诊疗标准,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MRONJ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2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MRONJ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83.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承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于2023年10月26—28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与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 不仅开创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学术年会的先河, 促进了两大学科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领域的交叉融合, 更进一步推进了两大学科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84.
机器人辅助手术因具有较传统微创技术更加可视、精确、灵活的优势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颈淋巴清扫术作为头颈外科的经典术式之一,近年来也有单位开始在机器人辅助下对其进行尝试。本文就机器人手术的现状,机器人辅助颈淋巴清扫术的不同手术入路的应用进展、不足与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构建组织工程化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生物膜,评价其作为骨膜替代物的可行性及其在牙种植牵引(dental implant distraction,DID)中的作用.方法 取10只山羊设自身对照,通过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nml cell,BMSC)与SIS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膜,用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评价SIS的细胞相容性;建立山羊胫骨DID模型,将该牛物膜移植于手术暴露侧,用显微CT和组织学检测评价成骨促进作用.结果 相差显微镜、SEM及ALP活性测定证实BMSC与SIS复合培养后,BMSC生长及功能良好;将构建的生物膜移植于牵引区3个月后检查可见:在显微CT观测窗高设置下,生物膜组仍能看到不连续的新牛骨,而空白对照组无骨质形成;组织学见牵引区有大量新骨形成,主要为编织骨,在空白对照组有骨不连发生,间隙内为纤维结缔组织;在生物膜植入侧的成骨数量及质量与未暴露侧相似.结论 通过复合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牛物膜能够在DID中发挥种子细胞和膜引导成骨的双重作用,明显促进成骨.但对于该膜的转归,特别是所携带的成骨细胞在新骨形成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C臂机导向下颧弓骨折复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使颧弓骨折复位术能在X线透视下进行,增加复位成功率及即刻评价复位效果,避免矫枉过正现象,拟将该手术在C臂机导向下进行,本文探索该方法的优缺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以来,共对68例单纯颧弓骨折患者,局麻下经口内进路在C臂机导向下进行复位操作。所有患者术前拍颧弓切线位片或CT,明确颧弓骨折的类型,手术当天详细记录病史、张口度和颧面部畸形程度,术后评价即刻效果;3个月后复查,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颧弓切线位或CT)评价。结果:术后即刻影像学复查,67例患者复位优,1例患者复位失败,改为开放性手术。术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颧面部外形完全对称者占89.55%(60/67),基本对称者占10.45%(7/67);术前平均张口度(2.36±0.25)cm,术后平均张口度(3.7±0.32)cm;CT显示骨折段对位对线好。结论:C臂机导向直视下颧弓骨折复位术,能使骨折段复位更准确,但应选择好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并应做好术中X射线的防护。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评价磁共振唾液腺导管造影(MRS)在下颌下腺涎石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表现疑似下颌下腺涎石症且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例进行磁共振唾液腺导管检查,其结果与治疗后的诊断相比较,观察其符合率.结果:21例患者磁共振成像导管造影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诊断结果一致.结论:MRS对涎石症(包括慢性下颌下腺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computer assisted navigation system,CANS)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5例单侧面中部陈旧性骨折患者,定位钉植入后行面部CT扫描。在CANS上行术前设计及三维手术模拟骨折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下行颌面部陈旧性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CT复查,并与术前设计比较,检验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患者解剖结构与面部三维重建模型完全吻合,术中实现实时导航。手术器械实现空间定位,术者能够明确其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精确度高,系统误差小于1mm。术后CT检查示骨折复位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复位最大偏差小于2mm。复视、眼球下陷、运动受限症状消失,畸形明显改善,面部对称。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外科有助于提高颅颌面陈旧性骨折的复位精度,是一种较为理想有效的治疗颌面部复杂骨折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0.
339例下颌骨髁突骨折回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339例(461侧)髁突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收集339例髁突骨折病例资料,对髁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等进行分析。结果:髁突骨折好发于18岁以上的男性,男女比例为1.73∶1;摔伤为主要病因,囊内骨折219例(310侧),占67.24%;常见的合并伤是颏部骨折,占24.48%。结论:髁突骨折好发于男性,以单侧多见,摔伤为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