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奎硫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方法:对60例血管性痴呆伴精神症状的住院患者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估,低于24分者54例给予奎硫平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进行评定。结果:应用奎硫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安全有效,剂量较小,治疗后SCAG各项因子明显改善。结论:奎硫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精神症状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腰椎峡部裂后相应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变化规律,为临床腰椎峡部裂患者行融合节段植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猪腰椎生物力学测试检测单侧及双侧腰椎峡部裂后的椎间关节内压变化,并与正常猪腰椎相比较。结果在轴向、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载荷下L4/5左侧关节突关节内压:L4椎左侧和双侧峡部裂标本均小于正常腰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4椎双侧峡部裂标本小于L4椎左侧峡部裂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轴向载荷下L4/5椎间盘内压:L4椎左侧峡部裂标本大于正常腰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4椎双侧峡部裂标本大于L4椎左侧峡部裂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峡部断离后,相应关节突关节丧失了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能。双侧峡部裂比单侧峡部裂的关节突承担的各向载荷更加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CTA)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患者中有65例和52例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A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有54例发现动脉斑块,47例出现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CTA显示有36例发现动脉粥样斑块,48例出现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部分病人同时存在斑块和血管狭窄。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A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病因有明确的诊断意义,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可以互补不足,可以很好地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5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肾炎(AAGN)患者共7次妊娠的随访,探讨AAGN患者的妊娠合并症和胎儿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例抗髓过氧化酶(MPO)-ANCA阳性AAGN女性患者,在获得肾脏缓解后妊娠.孕期给予激素或联合硫唑嘌呤维持,血管炎活动性采用伯明翰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评分.患者妊...  相似文献   
15.
陈奕翩 《中外医疗》2008,34(34):1-2
目的 探讨检测CD62p在早期诊断PT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正常人群组、高危组、肺血栓栓塞症组人群的CD62p,比较三组人群中CD62p的区别.结果 PTE患者CD62p高于高危人群及正常对照组(P<0.01);高危人群组CD62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PTE发生后CD62p水平升高,与高危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CD62p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栓塞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99mTC-TRODAT-1 SPECT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对帕金森病(PD)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13例早期PD患者(PD组)和15例健康者(对照组)行脑DAT^99mTC-TRODAT-1 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测定纹状体/小脑DAT摄取放射性比值(ST/CB)。结果:PD组患者症状两侧纹状体DAT摄取及症状同侧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双侧纹状体DAT摄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99mTC-TRODAT-1SPECT DAT显像有助于PD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骨骼肌内源性生肌因子成肌活性随衰老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探讨骨骼肌内源性生肌因子(39kDa)成肌活性随衰老而发生的改变。方法:应用等电聚焦结合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多步功能测试分筛法对青年和老年大鼠骨骼肌内源性39kDa生肌因子进行分离,利用体外培养和体内模型对青年和老年大鼠骨骼肌生肌因子的成肌活性进行比较,采用增殖细胞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生肌因子对骨骼肌干细胞—卫星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处理组大鼠骨骼肌内源性39kDa生肌因子C2C12细胞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处理组39kDa生肌因子MT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 0 5 )。青年和老年生肌因子处理组都有相当一部分C2C12细胞融合形成肌管,但青年大鼠骨骼肌生肌因子融合形成的肌管数目显著多于老年大鼠。体内研究发现:注射39kDa生肌因子的青年大鼠胫骨前肌中有许多PCNA阳性细胞核,但在对照组中未发现PCNA阳性细胞核。然而,在经注射的老年大鼠胫骨前肌中只发现少量PCNA阳性细胞核。PCNA阳性细胞核半定量计数结果表明:经生肌因子注射的青年大鼠胫骨前肌PCNA阳性细胞核显著多于老年大鼠(P <0 .0 5 )。本研究结果提示:39kDa生肌因子能诱导骨骼肌干细胞—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青年大鼠骨骼肌中39kDa生肌因子的成肌活性高于老年大鼠,骨骼肌39kDa生肌因子成肌活性随衰老而减弱可能是老年个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子散热奄包对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PICC置管患者200例按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局部湿热敷,观察组予常规护理及局部四子散热奄包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发生静脉炎对照组20例、观察组3例,经比较,x2=14.20,P<0.001。结论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四子散热奄包优于湿热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两组患者疗程为48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生化指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ALB,Child-pugh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CIDP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泼尼松30 mg,隔天1次,每周酌情减量至停药,持续8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干扰素治疗,用量为30μg肌内注射,每周1次,持续8周.2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显效4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2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力、神经善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显著改善,效果优越.结论 干扰素治疗CIDP可显著改善患者肌力,有助于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