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基于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优选葛根-黄连抗消渴最佳配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不同配比葛根-黄连(葛-黄)对不同模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影响,对链尿佐菌素(STZ)复合高脂饲料喂养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影响,探索葛根-黄连伍用抗消渴的最佳配比方案。方法:雄性SPF级小鼠,对正常小鼠血糖影响实验随机分为空白组、二甲双胍组(0.5 g·kg-1)、葛-黄0∶10,8∶3,6∶5,3∶8,10∶0组(4 g·kg-1);对四氧嘧啶和STZ所致糖尿病小鼠实验,造模72 h后尾尖取血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成模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葛-黄10∶0,8∶3,6∶5,3∶8,0∶10组,给药后7,14 d分别观察不同配比葛-黄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FBG的影响,对STZ复合高脂饲料致糖尿病小鼠FBG,TC,TG的影响。结果:葛-黄10∶0,8∶3,6∶5,3∶8,0∶10这5组均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模型和STZ复合高脂饲料喂养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空腹血糖,降低STZ复合高脂饲料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清TG,TC含量,同时降低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其中降糖、降低TG,TC效果葛-黄3∶8组疗效突出(P<0.01),黄连单味药次之。结论:葛根、黄连单用及伍用抗消渴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伍用后药效优于单味药且存在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及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早期均实施手术治疗,使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术后对照组常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熏洗方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6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踝骨折疗效确切,骨折对位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二十五味珍珠丸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保护作用。将90只4周龄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成6组(n=15):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2 mg·kg^(-1))、二十五味珍珠丸高剂量组(400 mg·kg^(-1))、二十五味珍珠丸中剂量组(200 mg·kg^(-1))、二十五味珍珠丸低剂量组(100 mg·kg^(-1))。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二十五味珍珠丸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PMCAO),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造模手术前尼莫地平组和二十五味珍珠丸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24 d,并于造模前1 h给药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测定存活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HE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中Notch 1、Jagged 1、Hes 1、Bcl-2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二十五味珍珠丸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可显著降低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表达,提高SOD、CAT活力,降低MDA水平。并且上调Notch 1、Jagged 1、Hes 1及Bcl-2 mRNA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治疗组中VEGF、CD34阳性细胞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十五味珍珠丸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促进神经细胞增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24.
该研究基于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研究藏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Ershiwuwei Shanhu Pills,ESP)改善东莨菪碱(scopolamine,scop)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将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十五味珊瑚丸低(200 mg·kg^(-1))、中(400 mg·kg^(-1))、高(800 mg·kg^(-1))剂量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的方法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Nissl染色检测小鼠海马和皮质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小鼠海马和皮质中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表达,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中乙酰胆碱(Ach)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中细胞质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二十五味珊瑚丸给药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中潜伏期显著减少;Nissl染色结果显示,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免疫荧光检测NeuN结果显示,NeuN表达显著提高;AchE活力和MDA水平显著降低,Ach含量和SOD、CAT、T-AOC水平显著提高;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Keap1表达显著提高,二十五味珊瑚丸给药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小鼠相比,二十五味珊瑚丸给药组Nrf2和HO-1表达显著提高。结果表明,二十五味珊瑚丸对东莨菪碱导致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Keap1/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准确鉴定板栗壳药材,更好地控制药材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板栗壳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结果:获得了板栗壳的性状、组织粉末及薄层色谱特征,绘制了板栗壳纵切面图及粉末显微图。结论:为板栗壳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比较川黄连不同炮制品(味连、酒味连、姜味连、萸味连、雅连、酒雅连、姜雅连、萸雅连)对四氧嘧啶小鼠糖、脂代谢的药效差异。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小鼠糖尿病模型,测定小鼠的血糖指标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在降糖方面,川黄连不同炮制品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清胰岛素(Ins)、降低空腹血糖(FBG)的作用,尤以萸雅连的疗效最佳;较之模型组,味连组、雅连组、姜味连组、萸雅连组糖化血清蛋白(GSP)降低显著,表明对小鼠糖代谢调节效果较好。在降脂方面,川黄连不同炮制品均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血清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就总体趋势而言,雅连及其炮制品降脂作用优于味连及其炮制品。结论 在降血糖方面,不同品种黄连、不同炮制品效果差异不大,以萸雅连降糖效果最为明显,在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和抗氧化方面,则雅连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利用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并通过诱导后的bMSC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进行治疗,研究木香烃内酯的体内外神经保护的药理学相关机制。方法:利用木香烃内酯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此外,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脑中动脉阻断(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SC组及木香烃内酯诱导MSC组(诱导组)(n = 10),根据分组在再灌注2 h后由尾静脉注射相应细胞悬液或等量PBS,术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于7日后取脑,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计算梗死体积并进行HE染色。结果:木香烃内酯可使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且最佳诱导条件为10 μM木香烃内酯孵育细胞24 h,诱导后的bMSCs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的表达量均有上调;体内实验中,诱导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梗死体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MSC组(P<0.05),此外,组织病理检测结果说明,诱导后的bMSCs能够促进半暗带组织结构恢复,相对于其他治疗组具有更好的疗效。结论:木香烃内酯可诱导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且用诱导后的bMSCs能够显著性的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采用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2,内转录间隔区2)序列作为条形码技术对菊科药用植物进行鉴别。方法 选取来自西藏及四川康定、乐山和峨眉地区的菊科样品44种,提取DNA并对其进行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测序,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同时从GenBank上下载17条样本序列。对提交和下载的61条序列用MEGA7.0软件计算种内与种间的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ging,NJ)构建系统聚类树直观反应鉴定结果。从ITS2数据库中预测并比较样本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差异。结果 菊科植物种间最小遗传距离0.031大于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9,有较明显的barcoding gap;NJ树显示种各属样本分别聚为一大枝,种内之间各自聚成小支,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各属及各种样品ITS2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以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够对菊科药用植物进行准确、迅速的识别与鉴定,是物种间进化关系准确的分子鉴定依据,可为该科植物的分布、种群及种群数量的研究提供指导,为控制药品质量、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准确鉴定川木通药材,更好地控制其药材质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用石蜡切片对川木通的基源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的茎、叶、叶柄进行组织结构的比较鉴别,以TLC寻找可供定性鉴定的指标成分,用HPLC法筛选可供定量分析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川木通两种基源的茎(药材)性状相似,但维管束可区别两者,尤其叶柄的结构完全不同。6个采自不同地方的川木通药材样品在薄层色谱中均明显检出β-谷甾醇的特征性斑点;HPLC测定小木通和绣球藤茎(药材)中的β-谷甾醇含量的方法稳定,且精密度较高、重复性好,其β-谷甾醇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89.18~190.27和336.90~338.34μg·g-1范围内。结论:TLC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以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斑点分离效果最佳,可作为川木通药材中β-谷甾醇的薄层专属性鉴别条件。HPLC拟定按干燥品计算,川木通药材中β-谷甾醇的含量不得少于0.018%。  相似文献   
30.
运用ITS2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中药材黄花紫堇、多刺绿绒蒿及其近缘物种,以保证药材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文中对采自西藏拉萨的黄花紫堇、多刺绿绒蒿等13个药材样品进行了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对实验序列和GenBank下载的71条切除两端的5.8S,28S区域,使用MEGA 5.0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进行种内、种间遗传距离计算和进化树构建;同时预测了黄花紫堇、多刺绿绒蒿与其近缘种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结果表明,作为DNA条形码,ITS2序列能够有效地对黄花紫堇、多刺绿绒蒿及其同属近缘物种进行分子鉴定.该研究不仅可为黄花紫堇、多刺绿绒蒿及其近缘物种、相关混伪品建立基于.ITS2序列的DNA条形码的规范和安全的检测技术及鉴别方法,也为其质量控制、安全用药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