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了解苏州市2011—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特征,分析COPD死亡及所致早死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苏州市居民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1—2020年苏州市COPD死亡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计算COPD死亡率、分性别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平均每千人健康寿命年损失(YLL率,‰),死亡率采用2010年全国标准人口进行标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PercentChange,APC)分析COPD死亡和早死寿命发展趋势。结果 2011—2020年苏州市COPD年均粗死亡率为72.42/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40.07/10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4.80%(t=-7.341,P<0.001)和-7.73%(t=-14.042,P<0.001);YLL总计414473.06人年,男性占比是女性的1.82倍,YLL、YLL率均呈下降趋势,全人群APC分别为-3.78%(tYYL=6.264,PYYL=0.001)和-5.42%(tYYL率=8.062,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苏州市归因于室外PM2.5污染的肺癌早死寿命损失。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项目中的中国数据,选择死亡数、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和每千人损失寿命年(YLL率)作为分析指标,分析苏州归因于PM2.5的肺癌疾病负担,评估PM2.5国家一级标准(15μg/m3)下的肺癌患者健康改善情况。结果 苏州市大气颗粒物PM2.5浓度从2011年的52.15μg/m3下降到2020年的32.61μg/m3,下降了37.47%,APC=-6.28%(t=-3.855,P=0.005)。2011—2020年苏州市30岁以上人群因肺癌死亡35 192人,死亡数呈现上升趋势,APC=3.12%(95%CI:2.04%~4.20%,t=5.581,P=0.001)。肺癌死亡率从2011年的61.49/10万上升到2017年的77.86/10万,APC=3.46%(95%CI:2.09%~4.8...  相似文献   
13.
输血前Rh(D)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测Rh(D)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柱凝集技术检测Rh(D)。结果在42050例预输血患者中,共检测出Rh(D)阴性126例,Rh(D)阴性率为0.30%。在126例Rh(D)阴性预输血患者中,12例未输血,112例输注了ABO同型的Rh(D)阴性血(其中自体输血2例,亲属供血1例),2例输注了ABO同型的Rh(D)阳性血,所有输血患者均未发生输血反应。结论输血前检测Rh(D),可预防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临床研究证明 ,过滤去除红细胞成分或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可有效的降低受血者产生 HL A同种免疫反应 [1 ] ,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传播感染因子如巨细胞病毒 (CMV) [2 ] 等的感染。避免非溶血性输血反应[3 ] 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白细胞滤器经过 1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 ,现已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文仅就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数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白细胞滤器作用机理、影响白细胞滤器过滤效果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数量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血液成分中白细胞与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有明显的相关性 ,196 6年 Perkins…  相似文献   
15.
《中国输血杂志》是一家公开发行的专门报道我国输血医学的主要期刊,从1988年创刊以来,为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输血治疗是输血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她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公认,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RCT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是证明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SR是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的RCT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得出综合可靠结论的过程[1]。为了解近年来国内输血治疗研究状况,笔者通过逐篇逐页手工检索,对1988~1999年发表在《中国输血杂志》上的治疗性文章进行分析,对其中的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中国输血杂志》1988~1999年12卷49期(总计50期,缺1期增刊)所发表的全部文章。 1.2 采用手工检索,逐篇翻阅《中国输血杂志》,查找出所有输血治疗的文章,根据其文章是否述及“随机分组”及具体分组方法,选出RCT和对照临床试验(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CCT)文章。登记所有RCT文章,对RCT文章的样本大小、随机分配方法、病例选择标准、盲法采用、疗效评判标准、随访、统计学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输血申请不合格的原因,探讨改进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的698例不合格输血申请原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结果不合格的输血申请各个科室均有,主要集中于输血量较大的血液科、胸外ICU、SICU等科室,不合格的原因包括申请单不合格(主治医师未审核盖章、护士未签名、申请单污染或打印不清晰)与合血标本不合格(血量不够、样本泄漏、标本联号与申请单不一致或不清晰、未重新抽合血标本、抽错患者),其中合血标本不合格占92%。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责任感教育,强化操作培训以及细化临床使用手册,可减少输血申请环节的差错,以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7.
该文阐述了临床输血学实习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及其作用,并针对实习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临床输血实习教学改革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介绍了关于住院检验医师,在输血科轮转期间培训模式的设想。包括成立培训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出科考核等内容。使住院检验医师在输血科轮转期间,受到系统的、规范的培训,在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专业外语水平和临床经验各方面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算苏州市18岁及以上居民健康期望寿命,为建立苏州市居民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开展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健康状态资料来源于2019年苏州市健康期望寿命专项调查,2019年在苏州全市范围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有效调查6 208例18岁及以上成年人,结合苏州市2019年人口和死亡资料,基于沙利文(Sullivan)法和HOPIT(Hierarchical Ordered Probit)模型测算健康期望寿命。结果:苏州市18岁成年人的健康期望寿命为36.30岁,60岁组人群的健康期望寿命为7.80岁,寿命损失百分比分别占45.17%和69.56%。随着年龄的增加,寿命损失百分比逐渐增大。男性各年龄组因伤残损失的健康期望寿命及寿命损失百分比均低于女性,且年龄越大差距越大。结论:苏州市女性成年人的健康水平低于男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对其剩余生命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Rh血型系统抗体会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为确保输血安全,对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患者有必要提前进行抗体鉴定及配血。因为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其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患者血清中存在Rh血型抗体致配血不合的报道多见[1],而含自身抗体患者的配血常困扰输血工作者,多数红细胞自身抗体是有特异性的,只是平时不查或条件不允许。类抗-e是最常见的自身抗体"特异性"之一。本实验室遇到1例类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