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64篇
  7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心力衰竭及不同性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和肽素(Copeptin)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同时测定8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和13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HF组)的血清Copeptin和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值、E/A值、E/e'值。CHF组患者再按不同左室射血分数及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和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分组,比较各组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CHF及不同性质的CHF患者其Copeptin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peptin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诊断、评估病情的一个客观指标,有助于鉴别收缩性与舒张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82.
83.
药物基因组学是药理学和遗传学的交叉学科,它通过研究基因结构多态性与不同药物反应之问的关系,解释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所表现出药物的不同治疗效果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为患者或特定人群寻找"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的药物.最新研究显示,药物代谢的某些基因与疾病表型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因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大鼠阴茎海绵体肌源性干细胞(MDSCs)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共同作用下向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 采用Preplate差速贴壁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鼠阴茎海绵体MDSCs,获得差速贴壁细胞(PP1-PP6),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PP6细胞干细胞抗原-l(Sca-1)和结蛋白(Desmin)的表达,并传代培养.取PP6第3代细胞在VEGF和bFGF共同诱导21 d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鉴定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胎肝激酶-l(Flk-1)]的表达;分别在诱导0、5、10、15、21 d,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ct-4)和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Flk-1] mRNA的表达量;通过Dil-Ac-LDL摄取实验检测细胞吞噬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划痕24h后观察划痕空白处的距离,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PP6细胞表达肌源性干细胞标志物Sca-1和Desmin;PP6诱导21 d后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和Flk-1),诱导21 d后与诱导0d比较,干细胞标志物Oct-4的mRNA表达量下降(下降倍数为0.445±0.025),而内皮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量升高(CD31、eNOS、Flk-1升高倍数分别为2.541±0.146、2.364±0.175、2.538±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il-Ac-LDL摄取实验提示诱导后的细胞具有吞噬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划痕实验观察到诱导组空白处距离为282.01±3.84,未诱导组空白处距离为450.3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阴茎海绵体MDSCs在VEGF和bFGF的共同诱导下可分化为内皮细胞,且具有成熟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现状,了解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方向等概况。方法:运用GoPubMed收集相关资料,并运用Statistics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收集到相关文献94篇,得到分布前20位的高频词、核心作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国家(地区)分布等。结论:当前对本领域研究缺乏广泛的合作团队,缺乏维生素D缺乏导致抑郁症的微观机制探讨;临床研究需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6.
万林清  高洁嫦 《广东医学》2016,(16):2523-252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电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颈椎病常规护理及相关知识讲解,观察组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过程中,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慢性肾脏(CKD)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CKD病情隐匿,进展缓慢,大多数患者发现时病情已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须依靠透析或肾脏移植维持生命,费用高,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8.
高洁  陈任  吴泥亚  马颖  秦侠  胡志 《安徽医学》2016,37(9):1162-1165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艾滋病疫情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艾滋病态度以及艾滋病知识来源,为制定城镇居民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流行的高、中、低地区采用随机抽样,以问卷形式在每个地区调查150~200名居民。结果 调查人群的艾滋病整体知晓率为84.77%,低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91.61%,高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78.74%,中流行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为86.03%,3个地区艾滋病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P=0.003);超过20.00%的居民在假设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同桌吃饭、从他们那里购买蔬菜、艾滋病儿童与未感染者儿童在一起上学时,都表示出排斥心理;艾滋病知识获取来源主要是电视(89.06%)、免费宣传资讯(64.84%)和报刊(63.48%)。结论 艾滋病流行的高、中、低地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整体水平较高,但高流行地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相对较低,应加强对局部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在ABCB1(1199G/A)重组细胞模型中不同性激素对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及甲磺酸伊马替尼转运的影响。方法:将构建的ABCB11199G/wtABCB11199A/mut重组质粒稳定转染入HEK293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不同性激素对P-g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HPLC检测性激素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累积量的影响。结果:浓度梯度的性激素(雌酮、雌三醇雌二酮、黄体酮和睾酮)刺激ABCB11199G/wtABCB11199A/mut重组细胞后,雌酮和雌三醇能刺激P-g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雌三醇上调ABCB11199A/mut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BCB11199G/wt;雌酮和雌三醇可降低甲磺酸伊马替尼在细胞内的累积量,产生对伊马替尼的耐药性。结论:雌酮和雌三醇增加了细胞内P-gp的表达,并促进P-gp介导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转运能力。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及围生儿脑损伤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产科确诊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73例。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脐血中的IL-6、IL-4、IL-10、IFN、TNF-α含量;结合临床症状和胎盘脐带病理学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30例)和对照组(非绒毛膜羊膜炎,43例)。检测IL-6、IL-4、IL-10、干扰素(IF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血清、脐血中的含量。结果该院同期妊娠妇女中,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率为9.6‰,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3.9‰,而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41.1%;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脐血中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无脑损伤组(P0.05);观察组及围生儿脑损伤组血清及脐血中IL-4、IL-10含量均较对照组与无脑损伤组低(P0.05);IFN水平在4组血清及脐血中的含量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9例;对照组发生围生儿脑损伤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妇女血清、脐血中IL-6、IL-4、IL-10、TNF-α水平变化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有关,围生儿脑损伤组细胞因子变化与绒毛膜羊膜炎一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中围生儿脑损伤发生率增加,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围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