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探讨幼年肥胖Sprague-Dawlely(SD)大鼠脂肪组织vaspin含量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断乳3周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组和普通饮食组,每组12只。成功建模后,测定各组体重、腹围。禁食12 h 后取内眦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再腹腔注射50%葡萄糖(2 g/kg),于注射后60 min、120 min再次取内眦静脉血测定各时间点血糖(BG)及胰岛素(INS)。幼鼠处死后将内脏脂肪组织称重。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幼鼠内脏脂肪组织中vaspin的含量,并对vaspin表达量与各体格测量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的体重、腹围、内脏脂肪重量、FPG、FINS、120 min INS、vaspin、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均高于普通饮食组(P<0.05),高脂饮食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低于普通饮食组(P<0.01)。Vaspin含量与肝脏重量、内脏脂肪重量、腹围、120 min INS、FPG、FINS、HOMA-IR、HOMA-β呈正相关(P<0.05),而与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幼年肥胖SD大鼠胰岛素抵抗状态与vaspin高水平表达有关,推测vaspin是一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和改善糖耐量的脂肪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72.
【摘要】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15 岁肥胖儿童102例,空腹血糖(FPG)均<5.6 mmol/L,根据2 h-PG分为G1组(2 h-PG≤5.6mmol/L)、G2组(5.7~7.7 mmol/ L)和G3组(2 h-PG≥7.8 mmol/L)。比较各组之间糖脂代谢指标的差异及各指标与2 h-PG的相关关系。结果 G1组糖化血红蛋白(HAb1c)、FPG低于G2、G3组。G3组空腹胰岛素(FINS)、0.5 h胰岛素(0.5 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G1、G2组。G3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G1组。3组间0.5 h糖负荷后血糖(0.5 h-PG)、 2 h糖负荷后胰岛素(2 h-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经胰岛素抵抗校正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R-E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扣除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2 h-PG与HAb1c、FPG、0.5 h-PG、 0.5 h-INS、2 h-INS、HOMA-IR 、LDL-c呈正相关(P < 0.05或P < 0.01),与IR-EIS呈负相关(P =0.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 h-INS、FPG、FINS、IR-EIS是2 h-PG的影响因素。结论 肥胖儿童2 h-PG>5.6 mmol/ L时已出现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及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73.
74.
辛玥  郑荣秀  刘丹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9):2288-2293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LPIs)中小于胎龄儿(SGA)的临床特点及生长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产科出生,且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LPIs 283例。根据患儿出生体质量与胎龄的关系,将其分为适于胎龄儿(AGA)组(n=202)和SGA组(n=81)。通过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围生期情况、实验室检测指标、住院期间患病情况,以及住院时间≥14 d患儿的生长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出生胎龄、呼吸机支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出生头围、自然生产低于AGA组,住院时间长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患儿围生期产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HDCP)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因素、脐绕颈、多胎妊娠、初产妇、高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入院时清蛋白、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患儿血糖、剩余碱(BE)、pH低于AGA组,乳酸、ALT、γ-谷氨酰转肽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患儿住院期间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症、贫血、湿肺、喂养不耐受、血小板减少症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低钙血症、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肺炎、高胆红素血症、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14 d患儿的生理性体质量下降程度、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恢复出生体质量后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患儿出生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出院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出生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完全经口喂养时间呈负相关(P<0.05);与患儿住院期间罹患消化道出血、喂养不耐受有相关性(P<0.05)。结论 围生期产妇合并HDCP和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LPIs的SGA发生率较高,住院期间SGA较AGA有更高的患病风险,且宫外生长发育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矮身材儿童治疗效果,建立rhGH疗效预测模型,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因矮身材就诊的64例患儿,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38例,特发性矮小症(ISS)26例,予rhGH治疗6个月,观察身高增长情况(ΔHt)、生长速率(GV)、身高差SDS(ΔHtSDS)等指标。以治疗6个月生长速率(Y)为因变量,初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值(X4),初始IGF-ISDS值(X5)、初始身高(X6)、治疗3个月身高(X10)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疗效预测模型,并前瞻性观察5例患儿,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经rhGH治疗,GHD及ISS生长均较前增快,且就ΔHt、ΔHtSDS、GV来看,前3个月治疗效果较4~6个月效果好;经rhGH治疗,GHD与ISS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瞻性研究5例矮身材儿童,对模型进行验证,患儿经rhGH治疗6个月后生长速率实测值与预测值分别为(10.37±1.95)cm/年和(9.81±1.75)cm/年,二者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GHD还是ISS,经rhGH治疗后前3个月较4~6个月增长较快,且二者治疗效果无差异。建立的预测模型R2高,学生化残差几乎接近0,模型拟合度高,预测模型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T1DM)小鼠早期胰腺巨噬细胞的时空改变.方法 36~42日龄C57BL/6J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小剂量[50mg/(kg·d)]STZ构建T1DM模型,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血糖改变,HE染色观察胰岛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分别于STZ给药后第1、3、5、7天取小鼠胰腺,免疫荧光法检测胰岛巨噬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胰腺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2(NOS2)的表达.结果 STZ诱导T1DM小鼠出现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增长减缓、血糖明显升高的症状;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T1DM组胰岛组织损伤严重,胰岛面积显著减小;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1DM组较对照组胰岛素阳性细胞和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胰岛结构不完整,提示模型建立成功.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检测不同时间点巨噬细胞改变,结果表明,STZ给药后即开始出现巨噬细胞浸润增加,至第3天后明显增多,第5天达高峰,第7天出现下降趋势;相应胰岛的破坏出现在血糖增高或临床症状出现之前;RT-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IL-1β、TNF-α、NOS2的表达逐渐升高,至第5天达高峰后下降.结论 STZ诱导T1DM小鼠模型早期即出现胰腺M1型巨噬细胞增多,其改变与胰腺炎症的发生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高脂高盐饮食对未成年鼠生长发育、胰岛素敏感性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方法 40只体质量50g左右SD鼠(生长至3周末,刚断乳)随机分为三组:普通饮食组(NC组)12只、高脂组(FC组)14只、高脂高盐组(FSC组)14只,分别给予普通食物、高脂食物、高脂+高盐食物喂养4周(鼠生长至7周末),观察三组大鼠体质量、血压及内脏脂肪重量、血脂等,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价血糖及胰岛细胞功能. 结果 FSC组鼠体质量、内脏脂肪、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较NC组明显增加,血脂紊乱加重并表现出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高脂高盐饮食可诱导未成年鼠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耐量异常.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non—HDL-C和remnant cholesterol与肥胖儿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4E(AS)的关系。方法:根据甘油三酯(TG)水平将65例肥胖儿童(肥胖组)分为I组(TG≥2.3mmol/L)32例,II组(JIIG〈2.3mmol/L)33例,与肥胖组儿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30例为III组(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血脂指标,对肥胖组各项血脂指标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进行相关性分析,肥胖患儿体质指数、血脂指标与颈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组、II组的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N—HDL-C、remnant cholesterol、AIP均较对照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降低,且I组的remnant cholesterol、AIP均较II组升高。肥胖组儿童AIP与TG、non—HDL—C、remnant cholesteml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37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肥胖儿童的c—IMT较正常儿童的增厚。结论:non—HDL—C、remnant cholesterol在肥胖儿童亚临床AS中有重要作用,在肥胖儿童血脂异常的治疗中应关注non—HDL—C、remnant cholesterol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肾病变的发病机理及保护作用。方法:制造阿霉素(ADR)大鼠肾病模型,测定SOD活性及相关生化指标,并给予SOD治疗。结果:ADR组红细胞SOD及血浆蛋白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OD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及相应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SOD有助于防治并改变微小病变型肾病变的病程。  相似文献   
80.
调查天津地区中小学女生月经初潮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指导青春期女生生理发育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天津地区4 127名中小学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1 383名女生经历月经初潮,平均初潮年龄为(12.68±1.19)岁;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家庭收入较高、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女生,初潮年龄较小(F值分别为4.97,9.52,10.64,P值均<0.05).体育锻炼频率越高的女生平均初潮年龄越小(F=4.20,P<0.05).不同看电子产品时间及睡眠时长的女生初潮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Kruskal Wallis H检验,母亲初潮年龄越小,女生初潮年龄的中位数越小(H=82.94,P<0.05).将各年龄组女生分为已潮组及未潮组,来潮组女生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及皮褶厚度的均值均高于未来潮组(t=2.18.10.93,P值均<0.05);将不同年龄组女生根据BMl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经z2检验,各年龄组月经来潮率肥胖组及超重组>正常组>消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66,13.37,11.09,12.60,P值均<0.05).结论 天津地区女中小学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母亲初潮年龄、肥胖、体育锻炼频率等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