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儿童使用抗菌药后而出现的腹泻,其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抗生素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功能及免疫功能导致AAD。中医认为,儿童AAD的病位主要在脾脏,病因不外素体脾胃虚弱、疫毒侵袭、药毒蓄积等,病机以脾虚湿盛、脾气亏虚、脾阳不足为特点。脾虚为小儿AAD发病之本,且脾与肠道菌群具有共通性,故临床治疗小儿AAD可从脾论治。从脾论治儿童ADD以健运脾脏为原则,采用健脾渗湿、健脾益气、健脾温阳等治法,分别以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附子理中丸等为基础方,调理脾脏以达治病求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程和程度对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494例,根据其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心房颤动分为首次发现的心房颤动组及对照组,其中心房颤动组97例。对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心功能、药物使用情况以及高血压病程和程度。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血肌酐(Scr)、总胆固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程、高血压3级、收缩压所占比高于对照组(t/χ2=5.586、6.336、2.363、2.308、4.612、2.452、12.662、12.872、7.017、15.103、5.589,均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P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使用低于对照组(t/χ2=6.222、2.305、2.612、4.615,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高血脂、冠心病、年龄、BMI、LVEDV、总胆固醇、高血压病程、高血压3级为高血压患者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OR=5.298、3.162、1.077、1.138、1.227、1.270、1.492、3.482,P<0.05);LVEF(OR=0.865,P<0.05)为院内首次发现心房颤动的保护因素。结论除年龄、BMI、LVEDV等因素以外,高血压病程越长、高血压程度越高,心房颤动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透壁消融指数(LSI)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PAF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6例(采用光感应压力导管进行消融,对患者LSI设定)。比较分析2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内PAF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PAF患者消融术成功的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X线透视时间[(23.1±6.8)min vs (36.4±7.2)min]和PAF复发率(10.9%vs 3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静脉单圈隔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1%vs 50.0%,P0.01);LSI参数设定是PAF患者消融手术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OR=2.792,95%CI:0.835~134.653,P=0.004)。结论 LSI参数设定能够提高肺静脉电位隔离率、降低X线透视时间、PAF复发率,是PAF患者消融手术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究湿瘀互结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8年4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湿瘀互结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联合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34.99±3.14)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27.33±3.09)g/L;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0.65±0.17)g/24 h、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112.88±10.54)μmol/L以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4.98±1.14)mmol/L的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1.14±0.29)g/24 h、Scr(164.33±11.30)μmol/L以及BUN(5.80±1.23)mmol/L;观察组患者的体倦乏力(1.10±0.54)分、腰脊酸痛(0.34±0.02)分以及浮肿(0.56±0.14)分的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体倦乏力(2.20±0.76)分、腰脊酸痛(0.82±0.21)分以及浮肿(1.68±0.2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湿瘀互结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简单、快捷,疗效确切的优点。方法:将13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中药消风散加减合并针灸治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50毫升加葡萄糖酸钙20毫升、地塞米松10毫克、维生素C针剂3.0克静脉滴注液配合皮炎宁酊外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68%。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针药合治神经性皮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及肌钙蛋白T( TnT)浓度,了解其变化水平对CRT术后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行CRT效果,117例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手术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及TnT的水平和动态;同时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结果 CRT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在有反应组中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后6、12个月,有反应组血清NT-proBNP及TnT的ELISA检测浓度显著低于无反应组(P<0.05);而LVEF均显著高于无反应组(P<0.05);LVEDD和LVESV均显著下降( P<0.05),而两组术前的左室整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RT有反应组中,血清NT-proBNP和TnT的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密切相关。结论通过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中NT-proBNP和TnT水平变化可以对CRT临床疗效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08.
胃结肠电图是以表面电极于腹壁胃肠投影位置引导并经电子学处理的胃肠电信号。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胃肠动力及胃肠电图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相当活跃,并取得较大进展。胃肠电图作为能间接反映胃肠运动的无创性方法,可与胃肠钡餐X线和内窥镜等形态学检查相互参照,而在消化道生理、病理生理、药理、针刺经络研究,以及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中西医诊疗上发挥重要作用。但体表胃肠电信号微弱,信噪比小,易受心电等其它生物电的干扰和呼吸伪差的影响。因而,需将消化道电生理专业知识与电子学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正确引导和处理体表胃肠电信号。要明确胃肠电图的临床意义须作大量研究。而且,胃肠电图的人工读图和意义判别须经特别的专业训练。本“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早年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与中山大学电子系共同研制。“系统”含胃肠电检测仪和微机硬、软件。其检测仪由电极电位处理环路、高灵敏低噪声生物电放大器及专用有源带通滤波器等电子环路组成,能选通胃电、结肠电而阻断心电等无关信号。微机采集的胃结肠电信号作功率谱分析。该“系统”为国内首创,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先前已通过广东省卫生厅和高教局主持的技术鉴定(1985),获全国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奖(1986)。近年,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与广州(佛山)蓝辉医疗仪器公司对该“系统”的硬软件作了较大改进,并小批量生产提供用户使用。经近年改进的第四代“系统”为六通道,可采集三个部位胃的基本电节律(2_7周/min,cpm),以及升、降、乙状结肠的振荡波(2_13cpm)和收缩性复合肌电(25_40cpm)信号,作密度功率谱分析,并显示动态谱地形图,统计不同频率胃肠电成分的出现率,尚自动判别三个部位胃电的传导状况。应用该“系统”发现健康人的空腹胃结肠电活动及餐后反应规律,以及常见胃肠道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某些其他系统疾病(肺心病、甲亢等)与中医脾胃大肠虚实的胃肠电异常。这些结果有助于说明胃肠动力障碍及中医脾胃虚实的发生机制。“系统”尚应用于运动病、针灸和气功等研究,并获得许多有价值的结果。研究显示,该“系统”在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动力学分型上有较高的临床意义。胃肠电图作为非侵入性的功能性指标,可与胃肠内窥镜、钡餐/钡灌肠X线显影等形态学检查相互参照,而为胃肠道疾病的综合诊断、治疗和疗效判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沈茜  苏浩  张林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1):162-164
目的研究Bcl-2家族成员在紫杉醇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中的表达,探索紫杉醇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PI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紫杉醇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家族成员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紫杉醇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SGC-7901较BGC-823胃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更为敏感。紫杉醇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中,Bcl-2家族成员中促凋亡分子Bim表达水平增高,而抗凋亡分子Bcl-2、Bcl—xL表达降低。结论Bcl-2家族成员在紫杉醇诱导胃腺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陈东  冯俊  苏浩  张静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2):2059-2062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APN)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确诊CHF的患者48例为CHF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APN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获取C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 分析CHF组血浆APN与NT-proBNP、LVEF的相关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对CHF患者分组,比较不同亚组间血浆APN、NT-proBNP及LVEF。采集CHF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血浆APN、NT-proBNP及LVEF,分析APN对CHF的诊断价值。  结果  CHF组年龄为45~91(60.98±13.98)岁,男性34例,女性14例;对照组年龄为51~93(57.88±13.76)岁,男性28例,女性12例。CHF组血浆APN、NT-proBNP分别为(23.08±9.39)μg/mL、5 455.00(1 256.00, 8 552.25)pg/mL,高于对照组[(12.06±3.28)μg/mL、55.50(32.00, 78.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HF组血浆APN与NT-pro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APN、NT-proBNP随着心功能等级增加而升高,LVEF却明显降低。规范化心衰治疗后,血浆APN、NT-proBNP随着时间延长显著降低,LVEF却显著升高。  结论  CHF患者血浆APN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与NYHA心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对CHF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