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7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改善了直肠癌病人的治疗效果.但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直肠癌的最有效手段。随着功能外科时代的出现,低位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的比例越来越高.亟待建立和完善手术标准。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年龄>80岁的177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右半结肠癌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左半结肠癌组,肿瘤直径大于左半结肠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左半结肠癌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左半结肠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何为功能外科?笔者理解,即最大限度切除病变组织器官,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留组织器官的功能,可视为一种理想状态。近年来,从事肿瘤外科的学者对于功能外科理念的认识逐渐深入。以2007年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 NOTES )的产生为代表,不断有新术式应运而生[1]。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壁无瘢痕手术(scarless surgery)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其基本入路是经自然腔道手术,即通过自然腔道的切口进入腹腔进行手术,达到腹壁无瘢痕、美观以及术后疼痛小的效果。笔者于2010年成功实施2例经阴道入路直肠肿瘤切除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2]。尽管由于NOTES技术难度较高,且存在空腔脏器穿刺口的安全闭合、腹腔感染和内镜缝合技术以及不适合普遍开展和推广等问题,但其依然代表了微创外科以及功能外科的发展方向,也成为微创理念下手术的最高境界。为降低技术难度和手术风险,减少功能障碍和疼痛,并努力达到腹壁无明显瘢痕即美容效果等,我们近期尝试开展了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这是微创理念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又一尝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胆汁酸因素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人体胆汁酸在相关因子的调解下,形成了具有生理功能并保持无毒作用的胆汁酸池。虽然胆汁酸相关代谢与肠道炎症存在复杂联系,但胆汁酸在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确定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主要对胆汁酸与结肠炎症和恶性肿瘤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亟待采取行之有效并且适合我国国情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我国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覆盖尚不广泛,方法并不统一,有待形成完善的国家结直肠癌筛查体系。建立筛查体系的作用在于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病例,从而降低发病率并提高早期病例构成比,具有很重要的卫生经济学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阐述国内外结直肠癌筛查的历程和现状,比较了结直肠癌筛查常用的方法,并对我国筛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未来能够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新辅助治疗反应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18例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LARC)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Dowrak/R?del肿瘤退缩分级(TRG)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反应良好(TRG3~4)和治疗反应不佳(TRG0~2)。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肿瘤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利用Log-rank检验比较肿瘤生存差异。 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218例,其中治疗反应良好126例,治疗反应不佳9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新辅助治疗反应不佳是DFS(HR=3.85,95%CI:1.40~10.60;P=0.009)和OS(HR=3.81,95%CI:1.02~14.20;P=0.046)的独立危险因素。5年DFS分别为反应良好93.46%,反应不佳65.04%(χ2=28.23,P<0.001);5年OS分别为反应良好95.38%,反应不佳78.99%(χ2=18.51,P<0.001)。 结论新辅助治疗反应是LARC患者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良好的治疗反应预示着更好的肿瘤学预后,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风险分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RS)及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联合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CRPM)合并肝转移(L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CRS+HIPEC联合肝切除治疗的16例CRPM合并孤立L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男性6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62岁。全组患者接受CRS+HIPEC联合同步肝切除,肝脏转移瘤均获得完整切除。中位总生存期25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9个月。1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及37.0%,1年及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0%及9.4%。6例(37.5%)出现轻度并发症(Clavien-Dindo Ⅰ~Ⅱ),4例(25.0%)出现严重并发症(Ⅲ~Ⅳ)。 结论CRPM合并孤立的、能完整切除的LM的患者接受CRS+HIPEC联合同期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可为患者带来一定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1975~1998年共收治消化道平滑肌肉瘤86例,术后均获明确病理诊断,其中位于食管者3例,胃25例,小肠35例,大肠23例。Xray’s钡餐及灌肠造影检查表现多为外压性改变67例,占78%,粘膜多无明显变化。内窥镜检查仅5例因肿瘤过大,部分粘膜受浸润外,其他主要表现仅提示粘膜轻度发红、水肿等炎症性改变,管壁有外压性改变。加之患者临床表现多不明显,故本病术前能确诊者不多。本组86例均经手术治疗,有56例行根治性切除(65%)。姑息性切除者18例(21%),12例未能切除(14%)。本组中仅2例小肠平滑肌肉瘤及4例大肠平滑肌肉瘤进行了术后化疗,采…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呈上升趋势.20多年来,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方法不断改进,但患者的顶后并未明显改善,复发和转移率高达50%左右[1].在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DukesB期患者中,有近30%的人5年内死于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提示可能有结直肠癌微转移的存在[2].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临床医学专科化的建设,专科医生对专病专治有了更多的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功能外科的作用,是专科医生的追求.在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上,除了对生存率的追求外,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越来越注重术后的生活质量.有些医生认为,直肠癌扩大根治术中出血较多,且内脏自主神经损伤较重,因此,对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和侧方淋巴结清扫提出异议,本文就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