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可控轴向压力诱发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考察其特性。方法:取4月龄日本大白兔40只,将其随机分入5组(每组8只)。采用基于横穿椎体的克氏针的自制加压装置,分别对2-4组动物腰椎间盘施加10 kg压力1周、2周、4周及8周,第1组作为假手术对照组。Thompson分级法及兔腰椎间盘磁共振(MRI)评价退变程度,HE染色及Ⅰ、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考察其组织学改变。另外,构建纤维环损伤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并对标本行HE染色以供比较。结果:①Thompson分级:第2组7只均为Ⅱ级,第3组6只Ⅲ级,第4组5只为Ⅳ级,第5组4只动物退变程度达到Ⅴ级。②MRI评分显示,第2组椎间盘以轻度退变为主;第3组椎间盘主要为中度退变。第4组、第5组则以重度退变为主。③HE染色显示,该模型椎间盘各区域的退变情况较纤维环损伤模型更为均匀。④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退变过程中椎间盘基质成分退化的趋势与人体相符。结论: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可以高效诱发椎间盘退变,尤其在轻、中度椎间盘退变方面具有优势。该模型可供深入研究,并用于椎间盘退变的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22.
生物蛋白胶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物蛋白胶对脊柱外科手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对同期脊柱外科手术同一手术组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术后24h引流量和总引流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24h及引流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生物蛋白胶可以有效减少脊柱外科手术术后24h及引流总量,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3.
持续压力对兔纤维环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氧诱导因子(HIF-1)是细胞适应低氧环境所必需的蛋白质,α亚基为其主要的氧调节亚单位。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是人体细胞向胞内转运葡萄糖重要的载体,对缺氧环境下细胞能量代谢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诱导小血管生长的重要因素。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可控压力致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通过考察不同压力损伤后其纤维环HIF-1α、GLUT-1和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压力对椎间盘能量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To investigate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Ad/CMV- hTGF-β1 gene for rabbit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model. 60 Japanese white rabbits were selected to form the L5-L6 Anterior-Lateral-Anulus-Fibrosus-Incision-Induced model in order to simulate human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36 rabbits, whose corresponding intervertebral discs were injected with 20 μl (10 × 106 pfu)of Ad/CMV- hTGF-β1 gene, constituted the therapy group, 12 were injected with 20 μl (10 × 106pfu)of Ad/CMV-LacZ gene as comparison group, while 12 were only injected with equivalent capacity of saline for empty comparison group. 3 weeks after injection, examples were taken for investigation of HE staining, MRI, Western Blotting and immunobistochemical research TGF-β1.Wide distribution of TGF-β1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research in the degenerated annulus fibrosus after injection. Western Blotting research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GF-β1 content in intervertebral discs treated with TGF-β1 gene than comparison groups. MRI signal transformed from low to comparatively high and that intervertebral disc pathological degree improved.Ad/CMV- hTGF-β1 gene transfection is a potential method to increase TGF-β1 content and reverse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25.
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兔退行性变椎间盘纤维环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在兔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1在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进行,手术后动物饲养于协和医院实验动物房。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在同济医学院免疫学教研组实验室完成。①健康4个月龄雌性日本大白兔1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3只、椎间盘退变模型组9只。构建前路纤维环损伤致兔椎间盘退变模型。②于造模的第1,2,4周采用Thompson评分评价椎间盘退变程度。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纤维环内转化生长因子β2分布情况。④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1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评价:根据Thompson分级法,假手术组3只均为Ⅰ级,模型组第1周2只为Ⅱ级,1只为Ⅲ级,第2周3只均为Ⅲ,第4周3只均为Ⅳ级。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②各组大鼠椎间盘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假手术组及造模1,2及4周纤维环内转化生长因子β2染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3.2%,35.7%,19.6%及3.7%,造模第4周组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③各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2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的表达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造模第4周组较假手术组下降最为明显。 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2在椎间盘内的含量及表达随着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的加剧而下降,这种下降可能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
持续压力对兔纤维环能量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近年的体外实验表明,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参与了椎间盘细胞对缺氧及营养物质缺乏等不良环境因素的适应机制,但这些基因在压力致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途径尚不十分明确。目的:观察持续压力损伤后,兔纤维环内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及骨科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5-05/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及骨科实验室完成。选用4月龄清洁级日本大白兔25只,体质量2.5~3.0kg。方法:采用可控压力致兔椎间盘退变模型,将术后存活且加压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n=5):安装加压装置但不予加压。②24h组(n=5):以15kg轴向压力加压24h。③72h组(n=5):以15kg轴向压力加压72h。④恢复组(n=5):以15kg轴向压力加压24h后恢复48h。造模成功麻醉动物处死,取其纤维环标本,应用RT-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及分布。主要观测指标:各组低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表达的情况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及分布情况。结果:25只动物完成手术,20只进入结果分析,2只因椎体骨折导致加压失败,3只术后瘫痪并于1~3d内死亡而导致脱失。①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情况:对照组仅见少量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24h组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较对照组高20余倍(t=25.022,P<0.01),72h组及恢复组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较24h组依次下降。②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情况:对照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少量表达,24h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18.314,P<0.01),72h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较24h组略增强(t=2.819,P<0.05),恢复组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与24h组接近。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对照组未检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其余各组均有明显表达。72h组免疫组化显示外层纤维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率高于内侧纤维环。结论:持续压力可以显著提高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这3种基因对纤维环在压力损伤下的适应和修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