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9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1病因 口臭按发生的原因,一般分为单纯性口臭和继发性口臭。  相似文献   
92.
93.
94.
目的建立实验性大鼠Walker-256肝微小转移癌模型并探讨其病理学和影像学特点。方法SD大鼠30只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瘤细胞建立大鼠微小肝转移癌模型。在接种瘤细胞第9天行CT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病理学用HE染色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及血管化程度。结果SD大鼠30只中有2只麻醉意外死亡,剩余大鼠中随机选取22只处死,有19只肝脏内找到转移灶。转移灶的直径在0.5~6.6mm。转移的成功率为86.4%。CT常规扫描方法对直径小于5mm的转移灶检出率不足10%。病理学病灶符合癌肉瘤的特点。肿瘤内均有VEGF的表达,但程度不同;MVD的数量与VEGF表达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建立大鼠肝转移癌模型的方法简便易行,成瘤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微小转移癌灶内有新血管生成,适合影像学功能成像技术与肿瘤血管化程度的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5.
<正>作为放射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历来受到人们的关心和重视[1]。为掌握泰州市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状况,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及合法权益,于2010年对泰州市49家医疗机构的425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监督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
节育环穿破直肠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女,42岁,4年前上节育环,上环后有下腹痛,经抗炎治疗3d后好转。1年后带环怀孕,此后时有下腹胀痛,体息后缓解,1周前开始低热、左下腹隐痛,会阴部坠胀感伴有黏液脓血便,日解2∽3次,指肛检查,触及直肠硬结,疑为直肠癌,申请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术中见距肛门6∽7  相似文献   
97.
目的比较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与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前内侧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9例(对照组),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24例(观察组),比较两组膝关节评分(HSS)、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12-26个月随访,观察组HSS评分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累及双髁后侧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后内侧倒L形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能提供良好的显露,损伤小,有利于骨折复位固定,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AST/SST)的危险因素及其冠脉造影特点,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1-01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者5 12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冠脉造影证实AST/SST(AST/SST组)43例。按年龄、性别(3∶1)匹配原则抽取PCI术后未出现AST/SST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ST/SST平均时间(4.1±5.7)d。院内死亡率13.95%(6/43)。AST/SST组糖尿病比例及血肌酐、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P<0.05);AST/SST组支架置入前1周内心绞痛发作及1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史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脉造影AST/SST组出现B2/C病变比例、支架贴壁不良比例和支架数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I术后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比值比1.447,95%可信区间1.101~1.902,P=0.008)、急性心肌梗死(比值比7.177,95%可信区间1.956~26.328,P=0.003)、多支架置入(比值比2.186,95%可信区间1.326~3.604,P=0.002)、支架贴壁不良(比值比7.590,95%可信区间1.389~41.475,P=0.019)是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比值比0.988,95%可信区间0.979~0.998,P=0.016)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多支架置入、支架贴壁不良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是PCI术后并发AST/SST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9.
100.
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Endogehous digitalislike factor,EDF)是由下丘脑等组织分泌的一种利钠激素。原发性高血压及各种心脏疾患与EDF的关系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其观察材料已有不少报道。但其结果不尽一致,对结果的判断也有分歧。为了进一步探讨肺心病心力衰竭与血清EDF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