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清铁、铜、锌、铅等微量元素含量与再生障碍性贫血之间的关系,并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清铁、铜、锌、铅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初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铁、铅、铜含量及铜/锌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而锌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铜/锌比值与网织红细胞及CD4+/CD8+负相关(均P <0.05)。治疗后患者血清铁、铜、锌、铅及铜/锌比值均不同程度恢复。治疗有效组上述微量元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量元素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及转归。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分析野生型PTEN基因对多柔比星(阿霉素,ADM)耐药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ADM多药耐药(MDR)逆转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PTEN-GFP)或空载体(Ad-GFP)感染ADM耐药的K562/ADM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在感染3d内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ADM、阿糖胞苷(Ara-C)或三氧化二砷(As2O3),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根据IC50计算药物逆转倍数,观察PTEN基因对上述化疗药物MDR逆转作用.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TEN、NF-kB、MDR1、MDR相关蛋白(MRP)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cbxL及Bax水平变化,蛋白质印迹检测PTEN、Akt、p-Akt、P65水平变化.结果 以感染复数为200感染第3天后,Ad-PTEN-GFP感染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组K562/ADM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高于Ad-GFP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组(P<0.05),PTEN感染能增加K562/ADM对ADM、Ara-C、As2O3的敏感性,逆转倍数分别为3.80、2.65、2.64.与Ad-GFP组相比,Ad-PTEN-GFP感染K562/ADM细胞3d后p-Akt与P65蛋白表达下调,NF-kB、MDR1、Bcl-2、Bcl-xL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上调.结论 野生型PTE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转导通路进一步调控下游信号分子,通过下调NF-kB、MDR1、Bcl-2及上调Bax等多种信号分子逆转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浓度为0、25、50μg/mL的青蒿琥酯作用于RPMI8226细胞,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和p34cdc2的变化。结果 50μg/mL青蒿琥酯处理48h后,多数细胞显示出凋亡细胞的特征性形态。随着青蒿琥酯浓度增加,G0/G1期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P<0.05),G2/M期细胞的比例逐渐上升(P<0.05),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表达水平随青蒿琥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34cdc2表达水平随青蒿琥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青蒿琥酯能将RPMI8226细胞阻滞于G2/M期,其机制可能与cyclin B1的升高及p34cdc2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COX-2抑制剂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中COX-2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U937细胞株,每次实验取12瓶5mlU937细胞液,分成3组,加入COX-2抑制剂试剂,使每组药物终浓度分别为5.0、10.0和50.0μmol/L。将3组细胞分别孵育6、12、24h后,观察不同药物终浓度组的细胞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OX-2和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OX-2抑制剂可抑制COX-2蛋白表达,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COX-2抑制剂作用后,U937细胞凋亡率增加,增殖受抑。[结论]COX-2抑制剂可抑制VEGF、COX-2表达,有希望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  相似文献   
4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帽状腱膜下血肿临床少见,除临床积极治疗外,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16岁。主因头皮肿胀15 d,加重伴双眼突出3d,于2006年8月23日入院。半月前患者头部受外力牵拉后局部出现一包块渐增大。入院前5 d头颅CT示局部帽状腱膜下血肿,先后2次穿刺引流并加压包扎无好转,血肿扩散至整个头部。3 d前双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BCR/ABL融合基因对抑癌基因PTEN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在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格列卫(0.5、1、2、5、10μg/ml)干预K562细胞不同时间,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1μg/ml浓度的格列卫干预K562细胞不同时间(12、24、36、48、72h)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BCR/ABL、PTEN、mTOR mRNA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Akt和p-Akt水平,分析BCR/ABL融合基因对HE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μg/ml格列卫作用K562细胞后随着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减低,PTEN mRNA表达上调,mTOR mRNA表达下调,p-Akt表达下调。48h后随着BCR/ABL融合基因的抑制减弱,PTEN mRNA表达进而减低,而mTOR mRNA表达升高,p-Akt持续降低。BCR/ABL mRNA表达与PTEN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881,P〈0.05),与mTOR mRNA及p-Akt表达呈正相关(依次为r=0.961,r=0.879,P均〈0.05)。结论:BCR/ABL融合基因可以通过抑制PTEN基因表达,调控P1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骨髓源性外泌体能否通过血管新生的机制促进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的发生发展及芦可替尼能否在外泌体层面通过抑制血管新生从而抑制PMF的发生发展。【方法】采集初诊PMF患者(初诊组)、芦可替尼治疗后的PMF患者(RuT组)和ITP患者(对照组)骨髓液并提取外泌体。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泌体中促血管新生相关细胞因子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s细胞周期;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检测HUVECs血管新生能力;QT-PCR 和Western blot检测HUVECs细胞侵袭增殖相关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组及RuT组外泌体中的VEGF、VEGFR1、HIF-1a、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更高(初诊组P值均< 0.01,RUT组除VEGFR1的P > 0.05外,余均< 0.05),初诊组上述因子表达水平较RuT组更高(P < 0.01)。2、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组、RuT组的外泌体可以诱导HUVECs增殖、迁移能力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诊组P < 0.01,RUT组P < 0.05),侵袭能力更强(初诊组P < 0.01,RUT组P < 0.01)。初诊组与RuT组相比,HUVECs增殖效果、迁移能力、侵袭能力改善更佳(P < 0.01)。3、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组、RuT组的HUVECs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更大,且初诊组S期细胞较RuT组比例更大。4、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组、RuT组的HUVECs的MMP-2、MMP-9、FAK、PCNA的mRNA表达水平更高(初诊组均P < 0.01;RUT组FAK为P > 0.05,余均P < 0.01),初诊组较RuT组的mRNA表达水平更高(P < 0.01)。5、与对照组相比,初诊组、RuT组的HUVECs的MMP-2、MMP-9、FAK、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更高(初诊组均P < 0.01,RUT组除FAK为P > 0.05外,余均P < 0.01或P < 0.05),初诊组较RuT组蛋白表达水平更高(P < 0.01)。【结论】骨髓源性外泌体可通过血管新生机制促进PMF的发生发展,芦可替尼在外泌体层面能够抑制血管新生从而抑制PMF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9.
0引言与张力蛋白同源的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e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gene,PTEN)是1997年发现的编码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具有双重肿瘤抑制功能.此后研究发现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PTEN基因的突变、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低表达,从而影响其肿瘤抑制功能[1-3].近年来PTEN在造血系统肿瘤,如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PTEN蛋白可能通过其磷酸酶活性抑制多重信号转导通路,而PTEN的异常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野生型PTEN转染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对青蒿琥酯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将野生型PTEN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感染复数为200)人白血病K562细胞(Ad-WT-PTEN),同时以转染空载体腺病毒(Ad)及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组,与青蒿琥酯(ART)联合作用,观察野生型PTEN增强青蒿琥酯抑制K562细胞的作用。根据IC50计算PTEN对青蒿琥酯的增敏倍数。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PTEN 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EN、蛋白激酶B(Akt)及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水平;cas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7的活性。结果: Ad-WT-PTEN转染K562细胞后,对青蒿琥酯敏感性明显增加,依据IC50计算增敏倍数为2.25倍。至第3天,Ad-WT-PTEN +ART组较Ad+ART组细胞活力下降、凋亡率升高。Ad-WT-PTEN转染K562细胞后PTEN 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Akt水平及caspase-3/7活性下调,以PTEN及青蒿琥酯联合作用组下调尤为明显。结论: 野生型PTEN可能通过降低K562细胞Akt磷酸化的水平,并增加caspase-3/7活性,增强细胞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