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碱化冲洗液治疗股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碱化冲洗液治疗股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10月,采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液持续闭式冲洗治疗22例股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结果 22例获得痊愈,平均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在不取出内固定物情况下,碱化冲洗液持续闭式冲洗术是治疗股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的长期疗效.方法 入选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成功实施冠脉支架术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共1275例,术后638例随机接受阿托伐他汀20 mg/d,637例接受普伐他汀20 mg/d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剂最氯吡格霄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12个月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及卒中,次要终点为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支架血栓及TIMI出血事件.结果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组4.7%,普伐他汀组5.5%,P>0.05).阿托伐他汀组死亡、非致死性MI、卒中和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分别为1.9%、0.5%、2.4%、7.7%)与普伐他汀组(分别为2.5%、0.3%、2.7%、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MACCE发生率与普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比11.0%,P>0.05).两组支架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比2.5%,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12.2%,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或普伐他汀20 mg/d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12个月疗效相近,提示两种不同代谢途径的他汀与氯吡格雷合用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武当道教养生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华  张子龙  游娟 《医学与社会》2011,24(2):36-37,40
武当道教养生文化极富特色,以贵人重生、道法自然、兼容并蓄最为突出。而其未病先防、贵和的养生理念及其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对于提高全民健康,对于构建湖北特色养生与长寿文化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改革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跨世纪的中医药人才已成为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关注的话题。如何改革高等中医药教育呢?笔认为: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理论指导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统显微椎间盘手术器械联合关节镜系统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用传统显微椎间盘手术器械建立手术通道,联合关节镜冷光源与摄像系统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突出的显露及摘除等减压步骤。结果5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80min。无神经根损伤,无硬膜囊撕裂。59例随访4-23个月,平均11个月,无复发。按Nakni标准,优38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94.9%(56/59)。结论传统显微椎间盘手术器械联合内关节镜系统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易操作、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6.
马尔堡病毒病是由马尔堡病毒引起的一种致死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也称绿猴病毒,形状象长丝,有时候盘绕成奇怪形状的粒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丝状病毒属病毒,与1976年发现的埃博拉病毒同属于丝状病毒科,是人类最为致命的病原体之一.马尔堡病毒死亡率非常高,2005年非洲暴发的马尔堡病毒致死率高达90%,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对于马尔堡病毒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但是及早地检测和预防对防治马尔堡病毒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提出中药资源产业概念,同时基于笔者多年的调查实践,描绘了中药资源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基于网上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并根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情况,系统分析了该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破解的难点和关键点,旨在为中药资源专业人才培养和资源产业发展实现良好对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始载于《本草纲目》[1]。三七的主要化学成分有三七总皂苷、黄酮苷等,其中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b1、Rg1和三七皂苷为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调节细胞免疫、镇痛、保肝、止血活血补血等药理作用[2]。  相似文献   
20.
三七本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三七的历代文献记载及本草考证进行了概述,一是三七的发现,二是名称由来,三是原植物的来源情况,四是原产地分析,五是主要功效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