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16例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术治疗的单纯腰椎峡部裂不伴有腰椎滑脱的青年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8~21岁,平均19.3岁;病程12~26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存在活动后腰部疼痛,严重者下床活动困难,术前CT证实L5峡部裂12例,L4峡部裂4例,并在术后影像学证实植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术前、术后各时间点进行评分,采用腰椎CT检查评估腰椎峡部融合情况,采用腰椎MRI检查评估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情况。

结果:本组16例患者,13例26侧获得完整随访,平均96个月;手术时间80~10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平均225 ml。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1)。术后腰椎CT检查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14个月,平均12个月;腰椎MRI检查无邻近节段退变及固定节段间盘变性、突出等改变,术后远期无症状复发及再发峡部裂。

结论: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该术式安全、有效,融合率高,减少对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干扰,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2.
目的真核表达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1(SjCL1)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阳离子脂质体复合质粒SjCL1/AD1-1 DNA并转染HeLa细胞,通过RT-PCR检测SjCL1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转录,SDS-PAGE电泳法分析目的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并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法证实。结果RT-PCR检测到转染的细胞中有与目的基因相符大小约1000bp转录条带,SDS-PAGE电泳发现表达质粒SjCL1/AD1-1DNA转染的细胞上清液中存在大小约为31kDa的表达蛋白带,Western Blot法证实该表达蛋白产物可和日本血吸虫兔血清发生特异的反应。结论阳离子脂质体将SjCL1/AD1-1转染入HeLa细胞后可特异地表达一个大小约为31kDa的可分泌的日本血吸虫蛋白产物。  相似文献   
153.
本文首次报道甲型肝炎病毒(HAV)HM175株在类似于其他肠道病毒致血凝的条件下,具有使多种红细胞发生凝集(HA)的特性.作者由此特性建立了检测HAV特异性抗体的血凝抑制(HAI)试验.感染HAV的MRC-5细胞培养液经澄清、离心、磷酸盐缓冲液悬浮及100倍浓缩制成血凝素,用同法以未感染细胞培养液制成对照抗原制剂.用人O型红细胞及豚鼠和鹅的红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AV使人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的最佳pH为5.4~  相似文献   
154.
手术中病人能否安全度过手术期,除与病人身体状况、病情、手术创伤、麻醉,以及手术和麻醉意外等有关外,还可来自上述以外的因素。例如:由于医护人员工作大意,误将某些不该应用的药物注入病人体内而致某些意外等等。且因管理、护理不当或不周所致的各种程度的损伤和意外,各家文献也屡有报道。手术中病人因术前术中用药、麻醉以及意识障碍等原因,可致感觉迟钝或感觉、意识暂时丧失如全麻,或使局部感觉消失如腰麻等,因自我感觉丧失,身体某部位(术野外)  相似文献   
155.
程明  刘金辉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146-2146
笔者将阿托品中毒致死1例患者的案例资料及法医学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某男,郊区农民,41岁。某日9时许突发上腹部疼痛、呕吐、腹泻,下午腹泻加重,经输液治疗至次日仍无明显好转,第2天14时到当地卫生院就诊,查体:体温35.9℃、呼吸20次/m in、脉搏65次/m in、血压20/13.1 kPa(150/100 mm Hg),精神差,流涎,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双侧瞳孔缩小约1 mm,对光反应迟钝,双下肢腓肠肌颤动。患者出现症状前2 h曾用1605喷洒棉花,因而诊断为“1605中毒”,入院2 h内,分4次静脉注射阿托品共12 mg。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体温由35.9℃升高到37.4℃,脉搏由65…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合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气雾剂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对12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予以阿奇霉素口服,布地奈德气雾剂、特布他林气雾剂吸入治疗;对照组63例单用阿奇霉索口服治疗。比较两组咳嗽缓解率、复发率。结果 合用气雾剂组患儿咳嗽缓解率为100%,咳嗽复发率为15.9%;单用阿奇霉素组患儿咳嗽缓解率为28.6%,咳嗽复发率为60.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阿奇霉素联台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气雾剂能明显提高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降低咳嗽复发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鼠抗烟曲霉菌早期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4组:正常组、免疫抑制组、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和IPA模型组。小鼠鼻吸人烟曲霉菌48h处死,取肺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核NF-κB p65蛋白和细胞中TNF-d的表达。结果正常+烟曲霉菌接种组和IPA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细胞核NF-κB p65蛋白和细胞中TNF—α表达的量高于正常组和免疫抑制组;正常组小鼠中检出NF-κB p65蛋白和TNF-α表达的量高于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组肺组织细胞核NF-κB p65蛋白量最低,并且未检出TNF-α的表达。结论烟曲霉菌早期感染可激活小鼠肺组织中NF-κB并上调TNF-α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对烟曲霉菌合成毒性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5×106烟曲霉菌孢子用DMEM液培养48 h,收集不同组的培养液滤液,计算其不同组培养液滤液作用的HeLa细胞和红细胞生存率;比较抑制50%细胞生长的不同组培养液滤液的稀释度;观察100 μl 0.3%H2O2在沙氏固体培养板上对一定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的抑菌圈大小.结果 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培养液滤液作用的HeLa细胞和红细胞生存率显著高于无药物处理组(P<0.05),抑制50%细胞的药物组孢子培养液滤液的稀释度低于无药物组,结果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00μ10.3%H2O2在沙氏固体培养板上作用一定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所产生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无药物处理组(P<0.05),结果呈现剂量一效应关系.结论 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可以抑制烟曲霉菌培养时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治疗烟曲霉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行CTA检查,与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CTA检查,检查出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其中大动脉瘤3例,小动脉瘤2例,一般动脉瘤3例;DSA检查发现动脉瘤9例.结论:CTA和DSA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延缓和阻止肾损害是治疗的难点。笔者应用丹贞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