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江西地区待产孕妇慢性感染的HBV表面抗原"α"抗原决定簇变异特征,探讨HBV母婴传播相关的病毒因素。方法:产前24~48h,收集3948例待产孕妇血清,酶免疫法筛查HBV感染者。抽提HBV阳性血清HBV DNA,PCR扩增HBV S基因并测序。应用Clustal X和Bioedit软件将不同感染者的HBV S基因核苷酸与参考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分析"α"抗原决定簇的变异与HBV血清型。在线genotyping软件分析感染的HBV基因型。结果:3948例检测出178例HBV阳性标本,从146例血清标本中成功扩增出HBV S基因,112例感染B基因型HBV,属于adw亚型,感染率为76.71%;34例感染C基因型HBV,属于adr亚型,感染率为23.29%,B基因型和C基因型HBV的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18例S基因序列上检测到"α"抗原决定簇有突变(突变率12.33%),突变分为7种类型,5例T126A、2例P127T/S、2例Q129H/R、2例M132L、3例T140/I、1例T143M和3例G145R。B和C基因型HBV"α"抗原决定簇突变率和"α"抗原决定簇双环之间的突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江西地区孕妇感染的B和C基因型HBV及其"α"抗原决定簇的点突变可能是致母婴传播高度相关的病毒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从中分析得出在实际检案中对物证检材的合理规范准确描述应注意的问题,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为审判提供依据,对提高办案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调查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特征。方法收集10名HBV感染的儿童血清标本,抽提血清中的HBV DNA,采用PCR扩增HBV S基因并测序,利用Genotyping软件对PCR产物序列进行分型,并分析HBV S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10份血清标本中,扩增出HBV S基因并成功测序6份,其余4份扩增阴性不满足测序要求。6份PCR产物所测序列标本经Genotyping比对后,均属于B型,与NCBI收录的参考序列AF100309同源性最高;5例是adw,1例是ayw。HBV S基因中编码a抗原决定簇的核苷酸序列突变点分别为G529A、T531C、C534A、T562A、T581A、A589C。编码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序列突变点分别为I126T、P127T、S143T、G145A。核苷酸突变点G529A、T562A不引起编码a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序列突变,为无义突变。而其他4点突变均可引起编码a抗原决定簇相应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结论所调查儿童主要感染B基因型HBV;其感染的HBV S抗原a决定簇的氨基酸序列出现I126T、P127T、S143T、G145A的突变,可能是逃避乙肝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分析江西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儿童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方法:收集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医的13 117名乙肝疫苗免疫儿童(7.39±3.66岁)血清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HBV-M,抽提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的HBV DNA,扩增HBV S基因,PCR产物测序并与标准序列对比,分析"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与血清型;利用在线Genotyping软件对儿童感染的HBV进行分型。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从13 117份血清样品中,检测出HBsAg阳性标本230份(1.75%),扩增HBV S基因并成功测序118份。检测出24份标本有"a"抗原决定簇变异(变异率20.34%),"a"抗原决定簇两茎环间的变异率和男女儿童感染的HBV"a"抗原决定簇的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Q129H、G145A突变后,血清HBV DNA水平较未变异株降低(P<0.05)其他各组则无显著变化。118份测序标本利用Genotyping比对后,112份属于B型,其中adw血清型105份,ayw血清型7份;6份属于C型,均为adr血清型。结论:在江西省乙肝疫苗免疫儿童人群检测出"a"抗原决定簇变异的HBV感染,未发现有明显优势的变异株类型。HBV"a"抗原决定簇区突变对血清HBV DNA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宝坻区居民2007年恶性肿瘤死亡对人群全死因期望寿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借以增强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意识,主动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全死因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病人的麻醉效果以及电切综合征(TURS)的防治。方法择期行TURP病人60例,年龄60~87岁麻醉效果均满意。术前控制原有疾病,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SPO2等维持循环平稳。予胶体液琥珀酰明胶等。控制冲洗液面高度在60cm内。保证氧供。结果麻醉效果均满意,同时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均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生理影响小,同时控制冲洗液压力,维持呼吸循环平稳,及时处理并发症。可有效防止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增强子Ⅰ区基因突变状况.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例血清标本,抽提血清中HBV DNA,扩增HBV EnhⅠ基因,PCR产物测序后利用Gengbank中Genotyping对HBV进行分型,并分析核苷酸序列中的突变位点.结果 1例标本因PCR产物太弱,无法满足测序要求,其他6例测序标本经Genotyping比对,均属于B型,与参考序列AF100309同源性最高;发现HBV EnhⅠ共有17个突变点,分别为A970T、G973A、T991C、A994G、C1013T、A1042T、G1099A、C1127T、G1180C、A1182C、T1201A、G1204A、C1206A、C1211G、A1249C、A1309G、A1330C.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 EnhⅠ基因选择性突变,可能下调HBV基因表达,是导致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粒径的纳米ZrO2 填料对SiO2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探究纳米ZrO2的最佳粒径。方法:将经过硅烷偶联化的不同粒径的纳米ZrO2颗粒加入SiO2复合树脂中,合成ZrO2 质量分数相同,粒径分别为20 nm, 50 nm, 70 nm, 100 nm的ZrO2/SiO2复合树脂,分别为B、C、D、E组;纯SiO2组为A组(对照组)。将试件固定于万能试验机上,以1.0 mm/min的速度垂直加压直至试样破坏,在树脂材料断裂后,对断裂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不同组别的材料进行XRD扫描测试。结果:B组弯曲强度最高,与其他4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D、E 3组无显著性差异,与A组差异明显(P<0.05)。B组抗压强度最高,与其他4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粒径为20 nm的ZrO2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提高S...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重度心肌挫伤后不同时间段挫伤区周围心肌细胞中bcl-2的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探讨心肌挫伤的损伤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建立大鼠重度心肌挫伤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结合计算机彩色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大鼠实验性重度心肌挫伤后bcl -2、的染色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在正常对照组以及死后损伤组为阴性表达,重度心肌挫伤后, 在挫伤区周围组织bcl-2在6h即出现轻微表达,并分别在24h和2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6d仍有表达。结论:bcl-2参与了重度心肌挫伤后细胞的损伤;心肌挫伤后的时序性变化规律使bcl-2有可能成为重度心肌挫伤时间推断的客观指标以及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因转移载体脂质体介导转染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基因在B16F1细胞的表达动态及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方法:脂质体和质粒DNA复合,转染10^6 B16F1细胞,连续5d换细胞培养液,并检测其中的mGM-CSF含量。采用[^3HTdR]渗入法,测定DA1G细胞和转染后第一天收获的以1:10对倍稀释到1:640的上清液及[^3HTdR]混合培养后,渗入到DA1G细胞的[^3HTdR]量(cpm),以分析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转染B16F1细胞的mGM-CSF基因得到有效表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由第1天的135ng/ml下降到第5天的42.2ng/ml。渗入到DA1G细胞的[^3HTdR]量(cpm)随上清液的稀释而逐步下降,由1:10稀释度的9371下降到1:640时的3251。和DMEM混合培养的DA1G细胞的[^3HTdR]渗入量(cpm)仅为472。结论:脂质体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可有效地介导mGM-CSF基因转染B16F1细胞,并获得有生物活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