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3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根据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估算河南省2016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 分析2010—2016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方法按照《中国肿瘤登记手册》以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登记质量标准评估2016年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10编码(C15)提取食管癌数据, 并分城乡、性别、年龄组计算登记人群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合2016年全省人口数据估算河南省食管癌发病、死亡情况。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进行计算。采用Joinpoint模型估计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6年河南省食管癌新发病例数为4.01万例, 占河南省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3.46%, 位于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第3位。食管癌粗发病率为37.21/10万, 中标率为26.74/10万, 世标率为27.1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性和女性中标率分别为34.53/10万和19.1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中标率分别为28.13/10万和20.90/10万。河南省20...  相似文献   
32.
康瑞华  刘曙正  陈琼  王一先 《中国肿瘤》2022,31(11):847-852
摘 要:淮河流域是我国癌症综合防控工作开展较早的地区,该地区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是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取得显著成效。自2007年开始,河南省连续15年开展淮河流域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共检出肝癌547例(检出率0.63%),早期病例469例(早诊率85.74%),治疗505例(治疗率92.32%);检出上消化道癌447例(检出率0.64%),早期病例323例(早诊率72.26%),治疗405例(治疗率90.60%),群众获益明显。此外,项目开展地区的恶性肿瘤监测工作质量和覆盖范围也在持续提升。全文系统介绍河南省淮河流域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及其对河南省癌症防治工作的辐射引领作用,为下一步全面建设癌症防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34.
陈琼  刘曙正  郭兰伟 《中国肿瘤》2020,29(8):571-578
摘 要:[目的] 估算河南省2016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按照《中国肿瘤登记手册》以及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登记质量标准评估2016年河南省肿瘤登记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分城乡、性别、年龄组及部位计算登记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6年全省人口数据估算全省各部位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计算各项统计指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和Segi’s 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进行计算。[结果] 河南省2016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约29.83万例,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5.77/10万(男性为286.18/10万,女性为265.31/10万),中标率为210.21/10万,世标率为207.71/10万,0~74岁累积率为24.41%。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06.87/10万,中标率为215.27/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69.19/10万,中标率为209.22/10万。河南省2016年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约为18.75万例,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73.28/10万(男性为201.89/10万,女性为142.61/10万),中标率为124.16/10万,世标率为124.12/10万,0~74岁累积率为14.07%。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5.38/10万,中标死亡率为127.63/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68.77/10万,中标死亡率为123.75/10万。河南省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前10位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1.08%。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是主要的肿瘤死因,前10位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86.66%。[结论] 河南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其城乡差异及男女性别差异明显,肺癌以及消化系统肿瘤是河南省高发肿瘤,应针对恶性肿瘤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加大综合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肥胖与中国人群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分析BMI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系统性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BMI与肺癌发病关系的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等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和Google Scholar,时间范围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9月,共检索到93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肥胖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合并OR(95%CI)值,运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GLST)估计BMI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篇,纳入肺癌病例2351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肥胖与肺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OR=0.68,95%CI:0.59~0.79),并且这种负相关不受研究类型、性别、吸烟状况、BMI获取方式和病例来源的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I2=0,P=0.594。BMI与肺癌发病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BMI每增加5 kg/m2,肺癌发病风险降低21%(OR=0.79,95%CI:0.71~0.89),异质性检验结果q=22.43,P=0.002。结论 BMI较高是中国人群肺癌发病的一个保护性因素,由于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能有一定的混杂作用。  相似文献   
36.
河南省1996-2000年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河南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趋势,为肿瘤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0年河南省的恶性肿瘤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肺癌居恶性肿瘤前4位,男、女分别占恶性肿瘤的86.48%、75.0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结论:恶性肿瘤特别是胃癌、食管癌、肝癌和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需大力开展肿瘤防治知识普及宣传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7.
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描述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以死亡率为观察指标分析河南省食管癌的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结果]河南省1984~2002年食管癌粗死亡率为31.71/10万,中调率为23.51/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1.52%,居第1位.死亡率由1984年的35.91/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5.50/10万,下降了约50%.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河南省食管癌的死亡率居全国较高水平,20年来食管癌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8.
河南省居民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河南省宫颈癌流行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居民全死因登记报告资料,统计分析宫颈癌死亡率.[结果]河南省居民宫颈癌死亡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10.44/10万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3.46/10万;90年代后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较小,且有增高势头.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结论]宫颈癌是河南省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仍需加强对该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描述河南省肠癌死亡水平及分布特征。分析河南省1987—2006年肠癌死亡率及年龄调整死亡率。方法利用河南省1/10人口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统计结果河南省1987—2006年肠癌粗死亡率为5.01/10万,中调率为4.32/10万,古恶性肿瘤死亡的4.36%,居第5位。男性肠癌的死亡率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5.40/10万和5.02/10万,女性分别为4.60/10万和3.69/10万。20年来肠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河南省肠癌的死亡率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40.
1988-2003年林州市食管癌、胃癌死亡率时间趋势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林州市肿瘤登记处的食管癌、胃癌死亡登记报告资料,描述性分析林州市居民的食管癌、胃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 从林州市肿瘤登记处抽取1988-2003年期间死亡原因为食管癌、胃癌的全部记录,共获得记录18240例,其中食管癌10138例,胃癌8102例.分别按性别、年龄、年份分组后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食管癌、胃癌各个年份死亡率及世界人口年龄调整率.采用Jionpoint模型估计年龄调整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率,评价林州市食管癌及胃癌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2003年林州市人群食管癌、胃癌年龄调整死亡率分别为68.47/10万和57.01/10万;自1988-2003年期间2种癌症的年龄调整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的EAPC分别为-3.82(-4.81~-2.82,P<0.001)和-2.95(-4.16~-1.73,P<0.001).同时分性别、胃癌分解剖部位(贲门、胃其他部位)以及食管合并贲门癌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也均呈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趋势.结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环境条件改善及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林州市人群食管癌、胃癌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