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11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566篇
预防医学   209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245篇
  1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88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70例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后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 Ⅰ)、干眼症主观症状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果.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2周、4周后,两组BUT、ShirmerⅠ、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87、0.570、0.267、0.392、0.686、0.623、0.375、0.718、0.736、0.599、0.311、0.415、0.714、0.676、0.450、0.738,均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BUT、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357、0.441、0.723,均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BUT、Shirmer Ⅰ、主观症状评分及FL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315、0.389、0.507、0.663,均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痊愈率为67.0%、总有效率为95.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9%、81.4%(χ^2=17.11、14.04,均P<0.05).结论 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柑柏止痒浴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薄荷脑和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1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3 mol/ml乙酸铵溶液(45∶55,V/V),检测波长为346 nm。结果:TLC图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的质量浓度在1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8%,RSD=1.58%(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柑柏止痒浴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3.
赵玉琴  刘春 《中国药业》2014,(18):102-103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发病均在72 h以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影响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的改革、优质护理等新的护理理念的深入开展,临床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对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1]。护士长是医院管理中最基层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沟通信息和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应体现护理的价值观,组织并指导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活动,既要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5.
目的深入了解减重代谢手术患者术前肥胖相关的病耻感体验,以期为提高患者手术信心和术后自我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名拟行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 结果减重代谢手术患者的术前病耻感体验归结为4个类属。类属一:病耻感体验,即自卑感、孤独、自责和被歧视的经历;类属二:病耻感来源,一方面来自自身,另一方面来自他人,如亲友和同事、医护人员、公众;类属三:病耻感的应对,包括盲目采取各种方法,减少社会活动、逃避、持有积极减重的态度;类属四:对手术改善肥胖的态度,包括经他人推荐相信减重效果,或对手术了解较少抱着尝试心态。 结论减重代谢手术的患者术前存在病耻感体验,医护人员应为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指导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同时应做好社会健康教育,加强公众对肥胖与代谢疾病的认识,正确认识减重代谢手术在治疗肥胖与代谢疾病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干部病房102例留置导尿管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27例,感染率为26.4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留置导尿管时间≥14 d、使用抗菌药物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共检出病原体68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2株,32.35%),其次为肠球菌属(11株,16.18%)、白假丝酵母菌(6株,8.83%)等。 结论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应注意避免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实现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方法集成采用条形码、证件识别和光纤技术建立信息系统并应用于口岸现场和实验室。结果本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和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结论本系统在深圳五个口岸应用以来,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效率大大提高;系统的应用为国境口岸传染病症状监测的开展和输入性传染病早期预测预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对深圳口岸出入境交通员工高血压病干预效果的研究,了解出入境交通员工高血压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行为干预治疗的方法,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增加行为干预,观察综合性行为干预措施对降压疗效的影响。结果干预组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各项问题的知晓率、生活方式改善、血压水平降低、血压控制率和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行为干预配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提高了深圳口岸出入境交通员工高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9.
目的实现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方法集成采用条形码、证件识别和光纤技术建立信息系统并应用于口岸现场和实验室。结果本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全过程的信息化和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现场与卫生检疫实验室间的信息共享。结论本系统在深圳五个口岸应用以来,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效率大大提高;系统的应用为国境口岸传染病症状监测的开展和输入性传染病早期预测预警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肌萎缩颈椎病患者采用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2.5岁。单节段椎间盘减压8例,双节段椎间盘减压4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观察患者术后肌力恢复情况。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并计算改善率,对手术前后JOA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部分患者肌力不同程度的恢复,采用JOA评分,术前为(12.40±0.95)分,术后随访为(15.4±1.15)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善率评定疗效,优2例,良5例,有效2例,无效3例。结论经前路手术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是一种疗效较确切的手术方法,及早手术治疗对于该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