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膜后途径、经腹腔途径及单孔腹腔镜技术行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21例。结果:21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35~150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5~100ml,平均30ml。术后2~5天(平均3.2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4~9天,平均6.5天。1例术中肾盂修补者术后漏尿1天,引流量为200ml,其余围术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2~36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疗效满意,是肾盂旁囊肿治疗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研究沙利度胺(Tha)作用于肝细胞癌(HCC)细胞株 SMMC7721,探讨Tha抗HCC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参考文献~([1]) 确定各组药物的最适作用浓度后,通过不同浓度Tha分别与HCC细胞SMMC7721体外培养,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组化法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不同时间Tha组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浓度Tha组作用于SMMC7721细胞48 h后,VEGF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随浓度增高而增加(P<0.05).结论Tha是有效的辅助抗肝癌药物.  相似文献   
23.
前列腺癌近年来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常用的前列腺癌筛查手段。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治疗(EBRT)、永久性前列腺近距离放疗(PPB)、雄激素阻断治疗(ADT)和等待观察。随着粒子植入治疗的计划系统不断提高和完善,植入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PPB已逐步成为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cPSAD在汉族人群PSA灰区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了265例PSA水平介于4~10ng/ml并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通过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法评价PSA值、f/tP-SA值、PSAD值和cPSAD值在预测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寻找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的前列腺癌早期预测指标。结果 265例患者中,63例为前列癌患者,占23.77%。PSA、cPSA、PSAD、t/fPSA、cPSAD 5个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3、0.706、0.865、0.800、0.875,在所有参数中,cPSAD的AUC最大,较其他参数有更高的诊断效率。cPSAD取截点为0.0970ng/ml2时可达到90%的敏感度和63.4%的特异度,取截点为0.1296ng/ml2时可达到85%的敏感度和78.7%的特异度。结论在汉族人群PSA灰区前列腺癌早期筛查诊断中,cPSAD较其他目前常用的PSA相关指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5.
膀胱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上一直存在难诊断、易复发的特点,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高。尽早发现肿瘤、明确诊断以及术后复查对于其治疗及预后有着巨大的影响。膀胱癌现有的诊断方式主要有: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及活检、尿细胞学检查以及尿肿瘤标志物检查,三者各有优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尿肿瘤标志物检查技术日趋成熟、膀胱镜检技术更新都在促进膀胱癌尽早被诊断。该文就目前膀胱肿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6.
对伴门静脉癌栓形成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学栓塞和加转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生物导向治疗,并与单纯肝动脉化学栓塞作对照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瘤体缩小〉50%的部分缓解率为58.3%,门静脉癌栓消失,缩小的有效率为8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2%和27.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影响生化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随访分析了笔者医院收治的51例接受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内分泌或其他治疗。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74.25岁;初始PSA 1.14~286.57μg/L,<20.0μg/L者33例,≥20.0μg/L者18例;临床分期T1c~T3b;前列腺体积19.49~83.90ml,平均39.72ml;D90(包容90%靶区体积的剂量值)为136.9~173.9Gy,平均147.17Gy;术后最低PSA为0~22.99μg/L,平均1.19μg/L;PSAD为0.05~9.87μg/(L·cm3),平均0.81μg/(L·cm3);其中22例联合使用内分泌治疗,2例联合使用了外放疗。分析无生化复发率与粒子植入组中患者危险分级、初始PSA值、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前列腺体积、D90、术后最低PSA、PSAD的关系。结果 随访时间1~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16个月。16例出现生化复发。低中危组、高危组的3年无生化复发率分别为54.4%、32.5%,组间比较可见差异趋势(P=0.273)。D90≥145Gy者无生化复发率高于D90<145Gy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术后最低PSA<1μg/L者无生化复发率优于最低PSA≥1μg/L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D90、术后最低PSA与生化复发密切相关;危险分期、前列腺体积、是否联合内分泌表现了与生化复发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8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 ,对比观察治疗组 (肝、脾动脉双栓塞组 )与对照组 (单纯肝动脉化学栓塞组 )对血细胞、肝功能、免疫状况、门脉压力等方面的影响。治疗组 82例治疗后血细胞均见不同程度增高 ,血小板呈现倍增 ,PT、APTT同术前比有较明显改善 ;对照组 86例治疗后均有WBC、PLT的进一步减少 ,PT、APTT延长。两组肝肾功能变化无明显差异。免疫指标检测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门脉压力有较明显下降 ,未发生一例上消化道出血 (UGIB) ,对照组介入术后有 10例发生UGIB。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有较好疗效 ,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降低门脉压 ,为综合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9.
应用LAK/IL-2单独或与经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TACE)结合,分别通过肿瘤供血动脉、外周静脉或浆膜腔输注等多种途径,治疗肝癌16例。B组、C组均为Ⅱ期与Ⅲ期病例,结合TACE治疗有效率达64.3%(9/14);而A组2例I期小肝癌病例,单纯予以肝动脉插管输注LAK/IL-2等治疗无效。提示这种过继免疫治疗不宜单独使用,而在TACE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开始恢复阶段,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项措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将一定浓度梯度的As2O3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孵育后,采用MTT法、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癌细胞株中骨桥蛋白基因(OPN mRNA)表达水平。结果As2O3作用后SMMC-7721细胞生长明显受抑,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在流式细胞仪上可见“凋亡峰”,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细胞OPN mRNA表达阳性,OP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As2O3体外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株生长;其机制可能为诱导细胞凋亡、下调OPN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