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医用分析化学是卫生学校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从生源特征、课程设置、学生学情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医用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对医用分析化学教学的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做了定位。  相似文献   
92.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部,辖5旗2区1县1市,全部是碘缺乏病(IDD)病区。全市已于1996年普及碘盐。掌握和阐明补碘后出生的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对全市IDD病情监测、病情判定及防治效果评价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笔者于2006-2007年在全市范周内开展此项工作,现汇总分,1析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脊柱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脊柱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证实的25例脊柱椎体及附件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2例行DR检查,23例进行CT检查(其中4例行增强检查),25例行MR检查(其中13例行增强检查),5例行全身核医学检查(其中3例局部图像融合检查),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总结规律。结果 25例患者,发生于颈椎4例,胸椎8例(其中1例胸椎病变累及相邻2个椎体及附件),腰椎9例,骶椎4例。骶椎以外21例同时侵犯椎体及椎板,其中5例以附件为中心累及椎体。DR中19例表现为低密度影,其中3例见“皂泡”样改变,14例单侧椎弓根环不完整或消失,1例双侧消失,5例椎体压缩骨折并其中1例椎体滑脱;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密度不均匀减低,8例病灶边缘见局限性硬化缘,7例见骨嵴;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为主,T2WI等、高或高、等、低混杂信号,22例见软组织肿块,5例椎体压缩骨折并其中1例椎体滑脱,其中2例椎体呈“哑铃”形改变;5例全身骨扫描表现为病变区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其中3例局部...  相似文献   
94.
MR 除具有调节肾脏远端小管重吸收钠和排泄钾以控制血压和细胞外液稳态的生理功能外,在组织损伤时 MR 过度激活还可通过刺激炎症、促进纤维化、诱导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等引起肾间质纤维化。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 mineralocorticoidreceptor antagonist,MRA)可阻止 MR 引起的一系列肾脏损伤反应,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从而延缓 CKD的进展,提示 MRA 可能是 CKD 靶向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滑膜肉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22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同时行CT检查者18例,行MR检查者20例,3种检查都进行者15例.分析其X线、CT及MRI表现,总结影像学特征.结果 22例滑膜肉瘤均临近关节,16例位置深在.X线及CT表现为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5例肿块内有钙化,7例邻近有骨质破坏.MRI 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3例肿块内有坏死、囊变区,9例肿瘤内可见条形低信号间隔,增强后肿瘤10/13例呈显著且不均匀强化.结论 滑膜肉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MRI是诊断滑膜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6.
绩效考核是对职工完成指定任务和工作实绩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绩效考核能达到发现问题、分配利益及促进成长的目的,随着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推行职工绩效考核制度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与技能,进而能拓展医院的生存空间和适应新形式的能力;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将医院行政管理运用于职工绩效考核中,能为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本文将探讨医院行政管理应用于职工绩效考核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研究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进行分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与抗生素治疗措施;40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远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00%,远低于对照组的3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宫血宁胶囊在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8.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呼吸肌活动度在预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11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采用M型超声测量患者在仰卧位时的膈肌位移。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基础疾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及膈肌超声测量结果并进行两组对比。采用 Logistic 回归进一步筛选影响撤机成功的潜在独立影响因素。利用 ROC 曲线评估潜在指标预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成功的效能。结果:撤机成功组84例,撤机失败组34例。潮气量(OR=1.015)、MIP(OR=0.765)、左侧膈肌位移(OR=0.765)、右侧膈肌位移(OR=0.854)和平均膈肌位移(OR=0.679)可以预测撤机成功(均P<0.05)。平均膈肌位移和潮气量(r=0.787,P=0.000)、MIP(r=0.771,P=0.000)的相关性最高。ROC曲线分析发现,平均膈肌位移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其最佳诊断点为8.25mm,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6.9%。结论:超声可早期发现膈肌功能障碍,在指导撤机方面膈肌位移优于传统参数。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急性黄胆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黄胆肝炎新生儿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首先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STB、CB自身对比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后2组STB、CB值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急性黄胆肝炎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含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补中益气加减方对胃癌荷瘤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该中药复方治疗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小鼠采用腋下皮下注射MKN-28人胃癌高转移细胞悬液的方法制作胃癌荷瘤小鼠模型,待瘤块长到5 mm3时视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加减方组(中药组)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另取8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中药组按每日25 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灌胃24 d;阳性药物组按每次10 mg/kg,每3 d腹腔注射1次给药,共给药8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每日1次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4 d。给药期间监测各组小鼠体质量,给药结束后收集小鼠粪便颗粒,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小鼠粪便中的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多样性,随后分离肿瘤并称重。结果:给药期间各组小鼠体质量波动不大,给药结束后各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结束后,中药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瘤质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OTUs)共有17 905个,每组特异性OTUs分布为正常组1309个,模型组6236个,中药组1110个,阳性药物组462个。α多样性方面,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P<0.05),而中药组、阳性药物组小鼠肠道菌群上述指数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β多样性方面,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明显,而中药组和阳性药物组与正常组接近。在门水平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rmicutes/Bacteroidetes值(F/B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肠道菌群中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丰度升高,Firmicutes丰度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B值显著降低(P<0.05,P<0.01)。在属水平方面,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和阳性药物可共同调节胃癌荷瘤小鼠肠道菌群MuribaculumEnterorhabdusAnaerostipesBarnesiellaClostridiumLacrimisporaLactonifactorDoreaStreptococcusMediterraneibacter10个菌属(P<0.05)。结论:补中益气加减方对胃癌荷瘤小鼠瘤体有抑制作用。胃癌造模使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补中益气加减方与PD-1抗体均能有效改善胃癌荷瘤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这可能是两种药物抑制胃癌进展的共同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