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并通β函数模拟牙弓形态来全面分析与比较安氏Ⅱ1错治疗前后牙弓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拔除2个第一双尖牙,下颌拔除2个第二双尖牙病例。共计17例(男6人,女11人)平均年龄13.8岁。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将模型平行于基准平面扫描到计算机。上颌为双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构成的平面,下颌为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及中切牙近中接触点构成的平面。由中切牙接触点、双侧尖牙牙尖点、和双侧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点5个点确定个体弓形。结果①上下牙弓宽度矫治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上下牙弓长度治疗前后尖牙长度变化不明显,第一磨牙长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③治疗前后上下牙弓形状无明显变化。结论安氏Ⅱ1错正畸治疗时,有时因治疗需要而改变牙弓大小,但应保持患者治疗前牙弓形状,以期获得稳定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82.
2006年新乡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医学生亚健康状态相关因素的研究,为开展亚健康状态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区组、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乡医学院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14.0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和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研究显示医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睡眠质量差、睡眠紊乱、运动过量、学习方面问题等。结论:医学生应该通过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疲劳发生,保持良好心态等措施减少亚健康发生。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波姆光及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和其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230例采用波姆光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与218例宫颈糜烂CO2激光治疗的疗效作对比分析.结果 波姆光组一次性治愈223例,占96.9%,好转7例,占3.1%.未见明显的并发症.激光组一次治愈200例,占91.8%,好转18例,占8.2%,其中3例Ⅲ度患者愈合创面可见疤痕形成,波姆光一次性治愈率较激光组高且患者无痛苦,治疗时间短,愈合后宫颈光滑无疤痕形成.治疗方法和疗效优于CO2激光组.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大鼠任脉线上“关元”、督脉线上“后会”针刺痛阈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针刺大鼠“关元”和“后会”腧穴,以热水甩尾测痛方法测定其痛阈,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关元”腧穴针刺前(5.73±0.19)后(9.72±0.56)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6.9763,P=0.0009);“后会”腧穴针刺前(5.85±0.14)后(9.31±0.37)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0.6735,P=0.0001);“关元”和“后会”针刺后痛阈比较未见有意义的改变(t=1.5451,P=0.1830)。结论:针刺任脉线上“关元”和针刺督脉线上“后会”对改变大鼠热水甩尾痛阈具有相近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微型钛钉支抗种植体内收前牙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评价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有效性。方法从临床病例中选择8例双颌前突患,矫治设计拔除4颗第1双尖牙,均采用微型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手段,种植体植入第2双尖牙与第1磨牙牙根之间的颊侧牙槽骨,植入2周后施以150~200g矫治力关闭间隙。比较8例双颌前突患拔牙间隙关闭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上下唇突度的变化、前牙内收情况及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①微型钛钉种植体在拔牙间隙关闭的过程中均保持了稳定而无松动。②8例双颌前突患面型均得到了显改善,获得了磨牙强支抗的效果。结论微型钛钉种植体能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起到磨牙强支抗的效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术后伴切口感染渗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通过心理、饮食、疼痛等护理方法来研究骨科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因素。结论:骨折和创伤是骨科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颈椎姿势的差异。方法:选择伴有和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各20例作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2,20例正常牙合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自然头位时拍摄的头颅侧位片进行颈椎姿势的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SN-CP、SN-OPT及SN-CVT明显小于对照组,HOR-CVT、HOR-OP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CVT-OPT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实验组1、2之间的各测量结果差异均不显著。结论: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成人骨性Ⅲ类患者的颈椎姿势均存在异常,颈椎成前倾位。应提高对无下颌偏斜的单纯成人骨性Ⅲ类患者颈椎姿势的关注。  相似文献   
88.
张苗苗  刘怡希  李为民 《医学综述》2014,(24):4438-4440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快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 Tn)检测较常规心肌肌钙蛋白检测诊断敏感性和分析精密度均较高,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快速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其在参考范围和诊断界值确定、检测结果判读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争议。该文阐述了近年来hs-c Tn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正畸复发过程中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 L-6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只Wi s t ar雄性大鼠上颌右侧第一磨牙建立正畸牙齿移动模型,装置安装10天后去除,分别收集安装装置前及装置去除后第4天、第8天、第12天的右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ELI SA法检测各时间段龈沟液中I L-6的含量,并将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去除装置后第4天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 L-6水平高于其余3组,P都小于0.05;去除装置后第8天与第12天I L-6水平相差不多,且P>0.05;而这两组I L-6水平分别高于未安装装置前的水平,P都小于0.05。结论:正畸复发对大鼠磨牙龈沟液中I L-6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伴有左右面部不对称骨性安氏Ⅲ类错的成年患者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软组织的三维头影测量变化。方法:选择10例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颌外科手术术式均为上颌Lef or 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切骨术+颏部成型术)的伴有下颌左右不对称的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分别在术前1个月(T0)和术后6个月(T1)进行三维CT(3DCT)扫描。在CT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三维模型重建,确定软组织标记点和变量并测量计算,从而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凹面型及面部偏斜畸形均得到明显矫正,口内牙关系理想、稳定。术后软组织变量的测量结果:鼻基底宽度、鼻翼宽度和上唇峰宽度明显增大;口角宽度、下颌宽度、颏唇角和下颌宽度角明显减小;上唇及颏部的不对称率明显改变。结论:①伴有下颌骨不对称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双颌手术后,其软组织在三维方向上各项测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变,患者的软组织外貌得到明显改善;②三维CT可以更精确的反映出颌面部软组织的特征,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