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16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78篇
内科学   19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54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成人下凳骨第三磨牙阻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成人下颌骨第三磨牙的阻生关系。方法 根据吴氏《人类骨骼测量方法》中规定的年龄估计及性别鉴定的标准,观测成人颌骨的形态结构。结果 302个下颌骨标本的观察结果为,男女混合阻生率为10.60%,女性阻生率高于男性,肉眼见无第三磨牙萌出者106例,经X线拍片验证,5例有埋没牙存在,故实际第三睡缺如率为33.44%。从测量数据可见阻生组(无第三磨牙组)的第二磨牙后间隙、下颌斜长、下颌体长及髁突间宽均较正常组小。结论 无第三磨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与牙齿均衡退化的结果,而阻生是人类进化从有第三磨牙向第三磨牙演化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2.
采用外耳道及鼓室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完全闭锁29例。统计各种外、中耳畸形情况,比较耳廓发育程度、颞骨相当于外耳道口处有无骨性小凹、术前听力损失程度与中耳畸形的关系,将术前的常规横断位CT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结果显示,术前可通过耳廓发育程度、相当于外耳道口处有无骨性小凹、听力损失程度和颞骨CT扫描来综合估计中耳畸形情况,为术前了解手术难度和确定手术进路及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测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的各相关径值,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492例伴C5/C6椎间孔狭窄,在上海长征医院于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线、颈椎CT、颈椎磁共振等检查,数字骨科系统重建后观测椎间孔形态并测量最佳投射角度下的纵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横截面积、椎间隙高度等径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病例组与正常成人组C5/C6椎间孔之间、病例组病变椎间孔与对侧椎间孔以及病例组中男女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C5/C6椎间孔形态因骨赘增生等,以纺锤形、不规则形为主,病例组C5/C6椎间孔横径均值、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5.81±1.40)mm、(10.45±1.70)mm、(50.02±15.46)mm2、(4.99±0.89)mm,均比正常成人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的形态发生改变,导致椎间孔的横径均值及横截面积值均明显减小;椎间孔的横径在诊断颈椎间孔狭窄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术中减压时应更加注重椎间孔横径的有效扩大,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 ACI)与血浆内皮素 (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CGRP)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脑梗死组 45例、正常对照组 47例血浆 ET、CGRP水平。结果 :ACI组血浆 ET为 ( 10 8.80± 38.77) ng/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5 1.19± 16 .75 ) ng/ L,P <0 .0 1。ACI组血浆 CGRP为 ( 2 3.72± 12 .5 5 ) ng/ 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 36 .89± 17.30 ) ng/ L,P <0 .0 1。ACI伴高血压者 ET显著高于不伴高血压者 ,而 CGRP显著低于不伴高血压者 ,P <0 .0 5。结论 :ACI患者 ET较正常人升高 ,而 CGRP较正常人降低 ,ET和 CGRP的这种变化可能参与了脑卒中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5.
针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免疫调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理,并加以论证,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大鼠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分别以针刺治疗及胰岛素治疗,并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于3个月及6个月取大鼠血清及视网膜检测IL-2和TNF及电镜检察。结果:各时段IL-2针刺及胰岛素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TNF明显氏于模型对照组。两与正常对照组无显性差异,针刺后电镜观察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6.
黄芪灯盏花注射液对阳气虚型冠心病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黄芪灯盏花注射液对 2 5例阳气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 ,并设对照组及正常人组 ,采用动态心电图含有 HRV时域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黄芪灯盏花注射液组 HRV数值明显提高 ,差异显著 (P<0 .0 5 ) ,或非常显著 (P<0 .0 1)。提示 :黄芪灯盏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 HRV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具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27.
应用反向被动血凝集抑制试验和血凝集抑制试验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血清(7病日内)中病毒核蛋白、膜蛋白抗体。103例患者血清,仅核蛋白抗体出现者33例,病情转径及无变化者31例(93.94%).而转重者仅2例(6.06%),且其血清抗体主要为IgG型。仅膜蛋白抗体出现的患者9例,病情转重者8例(88.89%),其抗体主要为IgM.核蛋白、膜蛋白抗体均阳性的61例患者,病情转归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提示:核蛋白抗体先出现的患者,病情多转轻,而膜蛋白抗体先出现的患者,病情普遍转重,似与病毒的"一次性打击"有关。在仅核蛋白抗体出现的患者中,有2例病情转重,但其抗体球蛋白类型为IgG,故尚不能排除本病有"二次感染"的可能,这一现象在推行本病预防接种时值得重视,另对进一步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及预测患者的病情转归亦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Kremer试验与伊红Y水试验在精子功能检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作为精子功能检查的Kremer试验与伊红Y水试验的临床意义。以Kremer试验精子穿透CM高度分组,I组精子穿透高度<2.0cm/30min,Ⅱ组精子穿透高度2.0~3.9cm/30min,Ⅲ组精子穿透高度≥4.0cm/30min。伊红Y水试验Ⅰ组精子头部未着色同时尾部膨胀率为16.2±12.6%,Ⅱ组43.1±11.1%,Ⅲ组56.9±8.5%,Kremer试验与精液常规检查,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Ⅱ组与Ⅲ组比较只伊红Y水试验有非常显著差异,显示Kremer试验与伊红Y水试验临床意义的区别。两种方法各自在不同角度反映精子的功能状态。作为精子功能检查都具有方法简便、经济、结果有临床意义的优点,均可作为临床检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29.
针对居民的医疗保健要求探索全科医疗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宜川街道赵园二委1700余户居民进行家庭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大约有30%居民愿意接受全科医疗服务模式,40%居民需要上门服务,当遇到常见病时首选一级医院医生为对象占50%,70%居民认为上门服务应该是有偿的。为此,笔者认为基层医院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大力地探索,只要有市场就应去占领,而且是一级医院赖以生存的社区,应以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去改变医患之间关系,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融为一体,使  相似文献   
30.
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与老年性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耳组织线粒体DNA(mtDNA)大片段缺失与老年性聋发病的关系。方法 :取Wistar大鼠按年龄分为A组 (青年鼠 ,4月龄 )和B组 (老年鼠 ,>2 4月龄 ) ,每组 15只。测试听性脑干反应 (ABR)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大鼠内耳膜迷路组织mtDNA 4 834bp缺失片段进行检测。结果 :A、B组大鼠ABR反应阈均值分别为 :(4 0 .0 0± 4 .6 6 )dBpeSPL、(6 4 .79± 10 .88)dBpeSPL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大鼠内耳组织mtDNA检测发现 :A组大鼠未检测到 4 834bp缺失 ;B组大鼠有 9只存在 4 834bp缺失。 结论 :老年大鼠内耳膜迷路组织存在mtDNA片段缺失 ,这种缺失与老年性聋有关 ,可能是引起老年性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