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5篇
  免费   1242篇
  国内免费   923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1453篇
口腔科学   136篇
临床医学   1458篇
内科学   1676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607篇
特种医学   5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37篇
综合类   279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969篇
眼科学   243篇
药学   1293篇
  8篇
中国医学   853篇
肿瘤学   101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508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463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590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423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689篇
  2003年   983篇
  2002年   904篇
  2001年   743篇
  2000年   481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江门市区实施乙型肝炎免疫策略16年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对江门市区198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策略进行效果评价。方法:运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资料对比分析,比较实施“免疫策略”前后江门市区0~15岁人群乙肝发病率和感染率变化情况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增长情况。结果:实施“免疫策略”后16年,0~15人群的乙肝发病率由1985年的367.39/10万,降至2001年的21.10/10万,下降94.26%;HBsAg阳性率由1985年的9.17%降至2002年的0.6%,下降93.46%;乙肝病毒总感染率由1985年的35.82%降至2002年的1.20%,下降96.65%;抗-HBs阳性率由1985年的24.64%上升到2002年的93.00%,上升2.77倍。结论:江门市区现行乙肝免疫策略效果显,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地区性大面积的乙肝流行与传播。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能彻底改变人口乙肝高发病率和HBV高感染率及高携带率的状况。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乳酸杆菌属细菌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菌落形成的影响。方法 使用多菌种混合培养技术,菌落形成单位培养技术。结果 在MRS培养基上混合培养显示:乳酸杆菌属中的嗜酸乳杆菌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从形态观察,被抑制生长后的白色念珠菌单细胞孢子的细胞壁和细胞质都有较大的改变,加入嗜酸乳杆菌后可将白色念珠菌的菌数由原来的(11.62±2.68)×10~3CFU/ml(每毫升菌落数)降低到(4.23±0.62)×10~3CFU/ml。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嗜酸乳杆菌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破坏白色念珠菌细胞内正常结构。  相似文献   
43.
低张结肠水灌肠CT检查诊断结肠癌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低张结肠水灌肠CT检查对结肠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肌注 65 4 2 2 0mg后 ,结肠灌注微温生理盐水进行CT扫描。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 8例结肠癌资料。结果 :CT显示肿瘤部位准确率为 10 0 % ,CT分期与手术分期符合率为 92 % ,低张结肠水灌肠CT可见病变肠壁增厚、突出腔内的肿块、肠腔狭窄及其浆膜面毛糙 ;可见结肠癌侵犯邻近器官、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结论 :低张结肠水灌肠CT检查对结肠癌的术前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4.
Poly-L-Lysine玻片在寡核苷酸芯片制备中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制得适合固定未修饰寡核苷酸的芯片,提高检测灵敏性,对Patrick Brown实验室的多聚左旋赖氨酸包被玻片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玻片经清洗后用缩水甘油-丙氧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硅烷化,然后应用Poly-L-Lysine在玻片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经次亚苯基二异硫氰酸盐表面活化后可使寡核苷酸共价连接在芯片表面。设计了各种实验考察方法改进前后芯片表面的性能,并将改进后的玻片初步应用于SARS冠状病毒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中。结果 方法改进后芯片表面性能优良:固定效率高、点的同一性好、杂交效率和热稳定性好、寡核苷酸结合牢固、芯片可以重复利用。结论 利用共价连接,方法改进后的芯片表面适合固定未修饰的寡核苷酸,解决了寡核苷酸与玻片之间物理结合不稳定、易剥离的缺陷,提高了芯片检测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45.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国产盐酸吗啡普通片及合资厂产硫酸吗啡控释片于蒸馏水、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进行体外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片剂的溶释均符合中国药典95版标准,控释片在人工肠液中溶释参数T50、Td、m与在蒸馏水及人工胃液中的溶释参数差异具显著性(P<0.01),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过程明显缓慢。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肽P物质(SP)对离体培养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其对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P对成纤维细胞EGF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观察时间及剂量-效应关系。结果:10^-9~10^-5mol/L的SP在体外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均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γ=0.594,P<0.01),EGF抗体只能部分抑制这一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10^-7mol/L SP组比较,P<0.05)。10^-7mol/L SP可诱导成纤维细胞EGF mRNA的表达,在作用后6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SP在10^-8~10^-6mol/L范围内可以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EGF mRNA表达,在10^-7mol/L达到峰值,当浓度>10^-7mol/L时,其促EGF mRNA表达的效应强度随浓度升高而有所降低,至10^-5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SP对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这种作用与其诱导成纤维细胞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在微量注射大量肝脏mRNA之后,通过电压箝方法进行功能鉴定,两栖类卵母细胞成功地表达了AVPV1a受体。但在灌流AV4-8溶液时,却不能诱导卵母细胞产生内向振荡电流反应。提示AVP4-8不能通过AVPV1a受体而介导生理学效应。  相似文献   
48.
B超测量皮脂厚度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皮脂厚度测量 ,探讨B超与皮皱厚度卡尺测定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健康成人 2 19例 ,非疾病死亡 10h之内尸体 11例。用B型超声诊断仪和皮皱厚度卡尺分别测量皮脂厚度。 结果 :B超与皮皱厚度卡尺测量值比较 ,二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结论 :B型超声诊断仪用于临床评价皮脂厚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直接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QT离散度 (QTd)及QTc离散度 (QTcd)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AMI患者行直接PTCA ,使病变血管血流达到TIMI血流 3级 ,于PTCA术前、术后 2h、4 8h作同步 12导心电图并测量QTd及QTcd ,然后与 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AM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QTd及QTcd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有室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其QTd和QTcd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但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PTCA术后其QTd和QTcd下降 (P <0 .0 1) ,室性心律失常好转。结论 成功的直接PTCA可降低AMI患者的QTd和QTcd ,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0.
移植肾破裂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移植肾破裂的防治水平。方法  6例移植肾破裂 ,手术前 2例 ,手术后 4例。 2例术前供肾破裂 ,采用切开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 1例术后移植肾破裂早期 ,出血少 ,针对顽固性高血压采用“硝普钠”降压 ,配合常规抗排斥药物。 3例术后移植肾破裂出血量估计超过 10 0 0ml者 ,采用手术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结果  ( 1)手术前 2例手术后 4例 ,采用切开或者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并配合“硝普钠”降压的方法处理 ,均未再破裂出血 ,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 ( 2 ) 1例术后移植肾破裂早期的患者 ,针对顽固性高血压采用“硝普钠”降压 ,配合常规抗排斥药物 ,非手术治疗成功。结论  ( 1)采用手术切开或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可以有效治疗移植肾破裂。 ( 2 )移植肾破裂出血少的情况下 ,可以在密切观察下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