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4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49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267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213篇
综合类   761篇
预防医学   363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370篇
  3篇
中国医学   232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全红艳  宗晓明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48-184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液学相关肿瘤标志物与CT影像学检测的变化。方法原发性肺癌患者40例,均采用介入治疗,介入前后进行肿瘤标志物与CT影像学相关指标检测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有效率为32.5%。不同疗效分组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R组SCC、CEA、NSE及VEGF明显减低(P<0.05),而NC+PD组CEA及VEGF明显升高(P<0.05)。CT影像学检测显示肺动脉AT下降、AC增加明显,EDV流速明显减低,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明显改变血液学肿瘤标志物相关指标与CT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92.
宗刚军  秦永文 《心脏杂志》2012,24(1):138-142
1临床资料老年女性,75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3年,加重半月"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院查体: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肝、脾肋下未触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特发性急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IAE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解放军第81医院收治的1例IAE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特点,并综述有关IAEP的文献报道.结果 患者为70岁女性,咳嗽、胸闷、间断发热,急性病程,严重低氧血症.胸部CT示游走性肺浸润影伴少量胸腔积液.诊断性胸腔穿刺示胸水嗜酸粒细胞占28%.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粒细胞占59%.胸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示嗜酸粒细胞肺浸润.结论 IAEP是一种少见病,易被误诊为重症肺炎、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治愈后无复发,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通过Osterix基因敲除获得先天性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及表型分析.方法 应用Cre-LoxP系统繁育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Osterix基因小鼠.取4、12周龄的敲除小鼠各10只,以同龄同系野生型小鼠各10只为对照,行全身及脊柱X线摄像观察;收集脊柱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并检测.结果 成功获得成骨细胞特异性敲除Osterix基因小鼠,X线显示敲除小鼠中75%出现严重的脊柱侧凸,Cobb角平均值为35..HE染色显示敲除小鼠椎体生长板增宽,椎体骨量增加,TRAP染色显示腰椎中破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小鼠成骨细胞中条件性敲除Osterix基因后成功获得先天性脊柱侧凸模型,提示Osterix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2011年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46例78只手,采用瘢痕切除皮片移植、挛缩松解、克氏针固定38只手,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18只手,瘢痕切除植皮18只手,瘢痕切除腹部远位扩张皮瓣转移4只手,术区半年内均给予弹力套加压疗法、外用硅凝胶制剂及功能训练治疗,52只手部切口给予蜡疗药物导入治疗,26只手部切口有瘢痕增生,给予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0.5~3年,观察患手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配合弹力套加压疗法、外用硅凝胶制剂、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蜡疗药物导入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措施,因瘢痕挛缩制约关节功能得到完全或大部分恢复,外观满意.结论 手术配合术后物理康复综合治疗,是手部瘢痕治疗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例先证CADASI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家系研究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通过家系分析结合基因检测揭示该家系的遗传特征,结合文献资料探讨CADASIL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结果先证患者以反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颅MRI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桥脑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家系分析4代34人中有13例CADASIL患者,症状轻重不等,已有8例患者可能因该病死亡,现患病者5例;另有头晕及一过性肢体无力症状2例,未经诊治。基因检测提示NOTCH3基因的第4号外显子点突变。结论该CADASIL患者及家系中患同病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家系分析和基因检测对CADASI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揭示该病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内镜神经外科专业组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应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肿瘤颅内表皮样囊肿内容物镜下全切除,5例少量残留;6例将囊肿壁完全切除,其余部分切除,手术后恢复良好,无迟发性出血和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能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8.
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动态变化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收治的脓毒症患者,采集入ICU后14 d内血小板计数(PLT)动态数据。以第7天PLT较基线降低幅度大于20%为标准定义进行性血小板减少(PTCP),绘制ROC曲线评价PTCP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28 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对合并与未合并PTCP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48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死亡组30例,生存组118例,28 d病死率20.3%。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SOFA评分、高值D-二聚体(hD-dimer)占比、TCP、PTCP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入院5 d后死亡组PLT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第7、10、14天生存组PLT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CP、SOFA以及两者联合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91及0.778。Logistic回归显示,PTCP是脓毒症28 d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合并PTCP时28 d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PTCP是脓毒症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TCP对脓毒症28 d病死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基线SOFA评分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99.
中药外源性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航  杜锐  张旭  时坤  宗颖 《中草药》2019,50(10):2480-2490
中药外源性污染物残留现已成为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其来源不同主要包括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残留、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其他有机污染物残留。对中药的主要外源性污染物的检查对象及检测方法的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为补充、完善、提升中药质量安全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0.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由于其具有分化潜力大、增殖能力强、免疫原性低、肿瘤部位趋向性、取材方便、易于工业化制备等特征,有可能成为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多能干细胞。本文介绍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性以及其在肿瘤靶向递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现状,为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靶向递药系统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