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5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25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363篇
内科学   324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科学   398篇
综合类   92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66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476篇
  3篇
中国医学   376篇
肿瘤学   1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ardenia extract ZG on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 so a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ts antiviral activity,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was used as the fluorescent probe to label viruses and heparin sodium was used as control. Meanwhile , the effect of Gardenia extract ZG on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n the surface of Hep-2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adsorption of HSV-1 on the surface of Hep-2 cells exhibited the character of saturation and specificity and heparin sodium could prevent attachment of viruses on these cells. These results are in accord with those reported previously. It was also proved that the manner of drug-use prior to adsorption or simultaneous use of drug and adsorption was better than adsorption prior to drug-use, and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the former and latter manner were 84. 76% and 82.92% respectively. Three manners of drug-use with Gardenia extract ZG were all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f viruses, especially the manner of simultaneous use of drug and adsorption with an adsorption inhibition rate of 68.46% . From the above observation,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mechanism of anti-viral activity of Gardenia extract ZG may be via several steps involved in the HSV-1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32.
目的构建及表达人cTnI(28-110aa)-linker-TnC融合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人心脏cDNA文库中扩增出cTnI(28-110aa)和TnC基因,通过引物设计在两者之间加上linker序列即编码19个中性氨基酸残基TS-(G4S)3-AC的序列,克隆PCR产物,并构建成pET28a-cTnI(28-110aa)-linker-TnC表达质粒,转化人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后检测其纯度和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cTnI(28-110aa)-linker-TnC融合蛋白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高表达,在摇瓶中的表达量为20mg/L.经一步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获得条带单一的目的蛋白,采用进口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鉴定证实.目的蛋白有较高的免疫反应性。结论采用原核表达方法获得了具有高纯度和高免疫反应活性的cTnI(28-110aa)-linker-TnC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33.
带监测皮岛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监测皮岛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带监测皮岛的腓骨移植结合AO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1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结果:11例中1例监测皮岛于术后监测过程中准确地提示移植腓骨血管危象,及时手术探查处理,复通血供。11例监测皮岛全部成活,随访1~3年,股骨颈骨折端骨愈合,股骨头无坏死。结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监测皮岛是腓骨移植术后血供监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4.
支气管哮喘患者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粘附分子β2整合素(β2-integrin熏CD18)、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CD5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D18和血清sICAM-1的表达;采用酶连接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IL-8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和血清sICAM-1表达显著增加穴P<0.05雪;(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显著增加穴P<0.05雪;(3)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和血清sICAM-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91熏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18和血清sICAM-1表达以及IL-6和IL-8水平增加,可能是支气管哮喘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5.
动态脑电图对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和临床检测指标对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在45例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急性期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测和Glasgow评分、瞳孔对光反应、脑干反应检查,随访3个月时病人的预后,将动态脑电图检测和各项临床检查结果与病人的预后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动态脑电图对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在敏感性(83.3%)、特异性(100%)和对预后评估的准确率(91.7%)方面均比临床检测结果高,临床指标Glasgow评分、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3.1%、84.2%及77.9%;76.9%、73.7%及75.6%;76.0%、68.4%及68.9%。结论:动态脑电图检测对急性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有确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放射损伤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后在受体大鼠不同器官中植入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放射组大鼠心脏、肾脏、肝脏、肺脏的细胞凋亡率。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提取雄性大鼠骨髓MSCs,培养后把MSCs移植到[60COγ]照射和未经照射的雌性大鼠体内,通过PCR和Y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Y- FISH)示踪雄性大鼠MSCs在雌性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照射后大鼠心脏、肾脏、肝脏、肺脏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CR结果显示照射后移植MSCs的大鼠心脏、肾脏、肝脏、肺脏和外周血中可以扩增出Sry基因的DNA序列,而且Y- FISH显示照射后移植MSCs的大鼠在心脏、肾脏、肝脏、肺脏中可发现Y染色体阳性的细胞。但是未经照射行MSCs移植的大鼠在上述器官中未发现Y染色体阳性的细胞。结论:全身放射促进组织细胞的凋亡,并导致移植的MSCs在受体大鼠心脏、肾脏、肝脏和肺脏的植入。  相似文献   
37.
儿科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目前儿科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情况。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59株。使用E试验法检测金属酶的耐药表型,PCR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SPM和GIM4种基因型。结果 本研究59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29株金属酶耐药表型结果阳性,占49.2%。39株金属酶基因型阳性,占66.1%,其中扩增出IMP型阳性35株,占89.7%,VIM型阳性4株,占10.3%。未检测出SPM和GIM型金属酶。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产金属酶不敏感率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金属酶菌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MIC90均达到256μg/ml,MIC90均大于256μg/ml,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结论 从本研究分离的菌株显示儿科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率高于成人报道,产金属酶是儿科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且以产IMP型金属酶为主,少部分产VIM型金属酶。产金属酶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比非产金属酶菌株更严重,尤其对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高。E试验法易用于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初步筛选,但不能单独作为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酶的确证性试验。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建立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的分离方法 ,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为下一步细胞融合提供DC来源。方法 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4 + DC ,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 ,光镜、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S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DC的分子表达。结果 此纯化方法所得细胞纯度可达到 80 %以上 ,形态学观察可见纯化细胞具有典型的DC特征 ,该细胞能高表达HLA DR和S 10 0分子。结论 免疫磁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典型DC ,为进一步进行DC与肿瘤的融合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表达纯化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复活促进因子(Rpf)及结构域(domain)蛋白,研究其对结核分枝杆菌牛长的影响.方法 诱导表达含有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Pro-EXHT-Rpf和pPro-EXHT-Rpf domain,在变性条件下对目的 蛋白进行纯化.用不同浓度的纯化蛋白刺激不可培养状态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结果 获得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的纯度分别为95%和93%,相对分子质量(Mr)大小分别为30×103和12×103,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71 mg/L和337 mg/L.Western blot证实,获得的蛋白为我们所需要的目的 蛋白.所获得的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能够促进不可培养状态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抗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明显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结论 表达的藤黄微球菌Rpf及其结构域融合蛋白可以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而且藤黄微球菌Rpf蛋白与Rpf结构域蛋白具有一致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0.
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重要的神经细胞类型,主要发挥营养与支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存在密切的能量与物质偶联关系,能量偶联与物质偶联两者紧密关联、交互为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失衡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进展中发挥核心作用,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网络失衡已成为AD干预的重要靶标并受到日益关注。中医学认为,AD的主要病机是肾虚髓亏,临床常用益肾填髓中药方剂治疗AD取得较好效果。研究发现大量益肾填髓方剂对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失衡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中药方剂治疗AD的益肾填髓功效可能与其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失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该文就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偶联失衡与AD肾虚髓亏病机之间可能内在联系及益肾填精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